第一百八十一章 阐教定计 (第2/2页)
下山,清虚道德天尊弟子杨任修为浅薄也无法下山,至于金吒则是因为前段时间有所领悟尚且需要磨练一番,也就暂且留在山中。 当然,少不得要吩咐几句,遇到问题不要硬撑着,立即上山找师叔伯们帮忙。 …… …… 连年来的战火,让整个北海地区一片狼藉,到处都是白骨嶙峋残灰断壁,河水之中浮尸不绝,岸上尽是吃人rou吃得眼放绿光的野狗秃鹫,偶尔还会朝着残活之人扑去,显然是喜欢上了人rou的味道。 殷商征北军营之内,旌旗翻滚,营帐绵延数十里。 闻仲端坐在中军大营之中,看罢手中比干寄来之信,忍不住大笑起来。 帐中诸将尽是不解,不知闻仲因何事高兴至此。 先锋大将张桂芳上前一步,躬身问道:“太师何事开心至此?” “吾远征在外,苦战多年,如今逆臣已现覆灭之态,此其一也;大王在内,幡然醒悟,改过自新,诛杀jianian佞,此其二也;老夫受先主托孤之事,常恐有负先王之托,今日始见我大商兴盛之机,此其三也。有此三者,老夫怎能不开怀大笑!”说完,闻仲手缕胡须,嘴角难掩欣喜之色。 “恭贺太师!恭贺我大商万世江山!” 帐内一众将领尽皆拜倒在地上,朗声说道。 他们不知道的是,于此同时,一个足以改变整个战局之人已经是来到了袁福通所在的北海城之中。
北海城,城主府。 四十多岁的袁福通在连年的征战之后,已然是满头花白,左脸之上一道刀疤几乎是将脸皮划穿,坐在殿中的木椅之上,双眸之中尽是疲惫之色。 北海七十二路诸侯,百八十座城池,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如今已经只剩下二十座不到,七十二路诸侯被阵斩二十六人、擒获九人、投降三十二人,只余下五人如今尽皆被围困在了这北海城之中,已然是到了穷途末路。 “袁老大,怎么办?如今我们的粮食也坚持不了几天了,是投降还是突围?你说句话,兄弟我奉陪到底!”说话的人是仅剩的三个诸侯王之一,身上的金甲已经残破不堪,披风也脏兮兮的,望着袁福通一脸的诚恳之色。 袁福通苦笑一声,他不是没有想过束手投诚,只是…… 看着身边那背着长弓似铁塔一般矗立着的护卫,袁福通心中涌起一阵绝望,终究是不敢说出投降的话。 此人看似他的护卫实际上说是他的天王老子也不为过,数年前突然出现在了北海城中,自称易栋,以客卿身份投入了他的门下。 开始之时还好,只是帮着他招兵买马治理民生,也让北海城一时间繁荣至极。 但到了后来却突然出手拿下了他的一家老小,逼着他拉拢了北海其余七十一位诸侯,一同反叛了殷商。 他不是没有想过反抗,只是此人实力实在是强横至极,一弓一箭万军丛中杀人如探囊取物一般,在军中的威望比他还要强上几分,他实在没有信心若是真的撕破了脸面,会有几人跟着自己。 “如今那纣王便是连东伯侯这般功臣国丈都不放过,他岂会饶了吾等?”袁福通深吸一口气,按照那易栋的吩咐说道:“明日两位贤弟领兵再去战上一场,无需求胜只要吸引了那闻仲老贼的注意,晚上我们便领精兵自东门突围而出,且去投了那东伯侯姜文焕。他与殷商有不共戴天之仇,想来必定会接纳我等。日后说不得也能做那开国之臣,总好过在北海这寒冷贫瘠之地挣扎得好。” “好!”听到要自己领兵与闻仲作战,两个诸侯王脸色顿时一白,他们早就被闻仲打的没了胆子,待听到了不求胜负晚上突围,心中才稍安,想着只要随便应付上一场便可,当即一拱手说道:“兄长既然已经有了决断,那小弟便先回去准备了!” 说罢,便回了各自军营之中,想着要突围而走,也就不留太多粮食,索性让手下士兵吃了个饱,等着第二日最后打上一场。 “易将军,你的吩咐我都已经照做!只求你放过我一家老小,我袁福通……”袁福通一脸哀求之色,正在说话,忽然屋外传来了侍卫的通报之声。 “启禀侯爷!门外有一道人,自称是天山逍遥洞虚竹道人!前来拜访侯爷!言道可解北海危难之策!”(未完待续)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