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嫡庶之争 (第3/3页)
西,哪里能频繁发动的?说不定今天这事情一过,没被选上储君的人,就直接被送去见阎罗王了。
殿中气氛愈发诡异,但林玦却坐不住了。 她站了出来,“呃……陛下,民女有话说!” 这话一出,所有的目光全部聚在了她的身上,林玦有些无奈,别啊,别对她寄望太高,她只不过是想要说些无关紧要的事情罢了。 “说吧。” 皇帝今天似乎是特别耐心。 “陛下,民女有个不情之请,民女肚子有点饿,民女想要吃那边桌上的糕点——” 众人晕倒。 这林二不仅没有教养,还十分的没有眼力见,没看到这儿正在谈论正事吗?正儿八经的向皇帝提议肚子饿想要吃糕点到底是怎么回事? 而且那糕点还是今天上午的,早就凉了好吧?怎么吃啊! 昭阳帝也有点惊讶,但最终还是点了头。 林玦得到允许,一脸欣喜的跑了过去。那放糕点的桌子,就在南宫懿的身边。 “喂,南宫懿!” 靠近了些,林玦飞快的拿起一块糕点塞进嘴巴里,顺手还拿了另外一个,做足表面功夫之后,才伸手悄悄扯了下站在旁边南宫懿的衣角。 南宫懿回过头来。 对上他眼睛的瞬间,林玦差点就不争气的哭了。 多久了!? 她多久没有同南宫懿如此近距离的站在一起了?这几乎是这段时间以来,南宫懿第一次用没有敌意的眼神来看她。 如果不是在大殿之上,如果不是请客紧急,如果不是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她一定会先狠狠的给南宫懿一拳,然后再揪住他的领子好好的质问,到底是眼睛瞎了还是瞎了,她这么一个大活人屡次的出现在他的面前,他竟然还能认错,竟然还能将维卡错认为她! 不过现在却不是说这个的时候。 “兵变了。” 林玦仰头看着他,用唇语说出这三个字。 南宫懿眼神暗了一下,随后微不可见的点了下头,然后继续将目光落在大殿之上。 这样……他应该算是知道了吧? 林玦微微的松了口气。 随即她又开始担心起来,外面兵变,皇城里禁卫军集结,而这长春宫,更是危险中的危险,南宫懿就算是知道了,可留在这里也没有脱离危险啊? 所谓的宴会持续了一整天,大部分人都已经是饥肠咕噜,但因为精神高度紧张,所以就没有觉察,可刚才被林玦这么一说,众人也感到了饿意,大殿之中,竟隐约的传来几声肚子咕噜叫声来,着实不雅。 昭阳帝似乎是看出了众人的饥饿,便笑着吩咐姜大海道御膳房上一些菜品和点心上来。 可怜的是,姜大海从刚才开始,脖子上就一直被架着刀,这一下,他开始有点进退两难。皇帝是让他去御膳房,可脖子上的刀没拿开,但现在又没法直接对将刀架在他脖子上的那人动武,毕竟皇帝都没开口,一切还是要以和平为主嘛。 这种情况下,他要怎么去呢?可不去的话,那岂不是抗旨? “姜大海,还不快去!” 昭阳帝仿佛是没有看到那架在姜大海脖子上的刀一样,催促道。 姜大海欲哭无泪,看来他这一次,只能带着脖子上的刀去御膳房了,不知道这个样子,御厨会不会吓得直接不会做菜? “哦,对了,趁着这个时候,大家也可以想一想,有关东宫人选……” 就在众人神情缓和的时候,昭阳帝冷不丁的又来了一句。 众人,“……” 这还让不让人安心吃点东西了。 姜大海的脖子上架着刀,皇帝似乎不在意,但都要册封太子了,六皇子认为也不能做的太过,毕竟,在上一世,他可是内定的天命之人,所以他开口对姜大海身后的那位禁卫呵斥道,“还不赶紧住手!” 禁卫被这么一喝,赶紧将刀放下,姜大海松了一口气,心中不由暗骂一句,娘的,这有武功还得藏着不能用的滋味还真是不好受。 “关于东宫之位,老臣认为还是要按照先前的老规矩来。” 老狐狸李丞相站了出来。 六皇子凌墨虽然不是嫡长子,但他是皇后所出,身份上无可挑剔,而且大皇子早已在多年前的一场叛乱中丧生。退一万步来说,就算大皇子还在,他只是年长,在身份上,并不能敌过皇后所出的六皇子。 太子之位未定,宫中除去根本就没有能力竞争的五皇子外,还有两位皇子。其实如果按照往常的规矩,按照辈分,太子自然要以出身为重。四皇子虽然年长一些,但他不过是赵贵妃所出,在身份上与凌墨相较起来,似乎要差一些。思来想去,无论是从哪一方面来考虑,六皇子凌墨都是绝佳的人选。 “老规矩?不知卿家口中的老规矩是?” 昭阳帝话里意味深长。 “臣愚笨,臣以为按照固有的规矩,东宫之位应由六殿下所有……” 李丞相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随即便有一大群人附和。 其实六皇子当上太子,也算是众人从一开始就希望的。毕竟,从小到大,凌墨所被灌输的思想都是,他长大后会成为太子,会成为东宫之主。十几年来,这几乎是大业国一个公开的秘密,现在众臣站出来力挺凌墨,也没有什么不对,只是延续先前的想法罢了。 “老四,你对各位爱卿的提议,有没有什么意见哪?” 昭阳帝好像是故意一般,又将话题丢给了从刚才开始就一直低头沉思的四皇子。 “儿臣……” 四皇子没有想到皇帝会如此直白的询问他的想法,一时之间,心思转了几转,却最终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那——”,皇帝微眯着狭长的眼睛,将音调拖长,“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朕就将那东宫之位传于六——” “等等——” 一直在旁边看好戏的赵贵妃终于坐不住,开口制止了昭阳帝接下来的话。 “皇上,大业乃泱泱大国,储君自然应该是嫡长子,既然如今大皇子已经不在,那臣妾以为还是得按照老祖宗的规矩——长幼之序,来选取太子的人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