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兵发徐州 (第2/2页)
“唉!陶府君之盛名,恐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称道;今日又见子仲先生如此气度涵量,吾心中实是感怀无比,方才我是念及锐儿安危,故言语有所冒犯,还请子仲先生勿怪;这样吧,锐儿可领兵速往徐州,以解曹贼之围,要多多保重,凡事与公佑、子义等多加商量……”言语中仍是担心儿子。 孔融点头道:“也罢,好男儿志在四方,叫他出去磨练一番也好。既如此,辛将军听令。” 辛锐施军礼,躬身听令,孔融接道:“与你五千人马,可速去辞别母亲,即刻便动身兵发徐州,不得有误。” 辛锐郑重道:“属下遵命,只是属下以为,此事暂不要告知母亲较好,多则一月,少则十几日,必凯旋而归,请大人放心。” 孔融方欲再言,辛伯安却道:“也好,我自会与汝母说明,只说你营中事务繁忙。” 糜竺拜谢道:“太守及辛将军父子大恩,在下无以为谢,请受一拜。”说罢一躬到地,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孔融见状亦不再言,点头发付辛锐即刻点兵去了。 片刻之后,辛锐集齐太史慈、许褚、辛霸,负立点兵台之上。台下是八千北海军士,一听辛锐要带兵出征,都踊跃集结,争先恐后,唯恐迟些便会被留在北海守城。 辛锐望着士气满满的众军士,胸中涌起万丈豪情,慷慨道:“我等既投身戎马,当以国事为先,家事为后,天下事为重,自己事为轻;今山东曹cao,世食汉禄,不思报国,却因张闿杀父而起兵攻徐州,此事本与陶府君无干,皆是曹cao强加之罪,故今日吾在此点军,速往徐州相救,众人可愿相随?” 台下众军士皆齐声喊道:“愿随将军!”声震全营,整个北海城都随之起了颤动。
辛锐见士气如此,欣慰异常。遂令太史慈等挑选精壮军士三千人,又带领刀盾、弓骑、飞熊三营,太史慈许褚辛霸领所部三军在前,辛锐自统北海军为中,孙乾糜竺押粮草辎重合后,浩浩荡荡开往徐州而去。 一路无话,部队星夜开拔,终于不几日便到徐州地界。 堪堪将近下坯,辛锐令全军寻一山坡,安营扎寨,埋锅造饭不提。又召集糜竺等人,齐来中军大帐议事。 辛锐皱眉道:“曹cao甚为灭绝人寰,我等所经之地,只见百姓流离,焦土遍野;唉!只为报仇,却安得如此凶残!” 糜竺道:“杀曹嵩自是张闿所为,那张闿本是黄巾余党,后府君不弃,以恩义感之,遂投府君,曹cao得势后,欲取全家老小望山东团聚,府君本是好意相送,哪知张闿贼性未泯,见财起意,于半路击杀曹氏老幼,劫财而逃。唉,府君闻曹cao来攻甚为伤感,痛哭因自己而葬送百姓安乐。” 众人都俱感伤不已,许褚咬牙切齿怒道:“这曹cao忒也狠毒,来日撞上某家,定叫他不得善终。” 孙乾道:“话虽如此,但曹贼势大,此番又是精锐尽出,将军万勿轻敌才是。” 辛锐点头道:“正是如此,召集众人前来,一起商量破敌之策。子仲先生乃徐州人氏,因此相烦将地形城池等告知在下。” 糜竺道:“这倒不难,徐州城大壕深,乃坚城也,我军所屯之地叫蒙山,前方有密林;又有下坯,钱粮颇丰,傍沂、泗两水;此城有近邑名曰小沛,地理险要;故府君一向将三城互倚为犄角,分兵守之,故得不失。其余地界,皆无力保守,被曹cao……唉!” 辛锐同情道:“子仲先生莫要伤感,吾心中已有计较,不出旬月,必破曹兵。” 说罢下令道:“子义、向民可引所部前往前方之林埋伏,今夜不出四更,曹cao必来劫寨。我们就来会会这个大人物吧。记住,多布陷阱,呐喊鼓噪即可,不要久战,我们可不能在此折损精兵。” 二将得令前去安排,许褚叫道:“有这样好事,某家怎肯落后!请将军下令,某也去大杀一场。” 辛锐笑道:“你走了,不怕有人来取我的脑袋啊?” 许褚搔搔头,讪笑道:“嘿,情急下倒忘记此事。对,保护将军比杀敌立功更要紧,某哪也不去,在此专守吧。” 众人皆被憨厚的许褚逗得前仰后合,糜竺敬佩之情有增无减,只感觉这幼年将军魅力无限,能叫这般将才都俯首听命;又感觉他深不可测,每一言都是语出惊人。一时间心里竟是百感交集。 辛锐对许褚道:“今晚任你杀个痛快,你可速去磨刀备战。”许褚欣然领命而去。 ps:是不是写的确实不好,所以大家冲着名字点击进来,却失望而归,导致一直没什么推荐票!如果是,请大家留个话给我啊!我会努力修改。谢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