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朝鲜战争_第十九章 大海战(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 大海战(一) (第1/2页)

    2035年1月19日13:00,中国海军总部

    吴国鑫的头发是越来越白了,因为就在刚才,秘书通知了他第一特遣舰队遭袭的事情。“两艘航母啊,这就残了。”吴国鑫自言自语道。

    一个月后,威海港,第一特遣舰队航母基地

    定远号的维修工作已经完成,而镇远号却还在干船坞里躺着,那是肯定的,光是把镇远号从浅滩上拖回来就出动了十艘拖船,花了两天的时间。现在船水线以下被炸开的大洞清晰可见,但已经开始修补了。王震哲站在定远号的舰桥上,转过身来看了一眼远处船坞里的镇远号,下令:“出发,前往日本海。”

    定远号的推进器开始工作,连同四艘驱逐舰、四艘护卫舰、一艘潜艇和一艘补给舰,缓缓驶出了基地。没人知道他们的任务是什么,王震哲也不能说。

    2035年2月23日12:00,日本海军“瑞鹤”号航空母舰,冲绳岛正东方向100海里,“我们只是在例行检修”

    日本海军第一航空战队司令官南云守就在这艘舰上,但例行检修好像用不着舰队司令亲自出马吧。但这艘航母显然不是例行检修,因为就在这艘航母周围半径50海里的范围内,一共有六艘“海潮”级柴电潜艇在水下护航。

    天知道小日本想干嘛,不过定远号战斗群够他们喝一壶的了。

    三小时后,499号潜艇,日本,距日军“瑞鹤”号航母最大探测范围10海里,“我们的核反应堆发生泄漏,请求所有中立国及中方舰只立即救援”

    假的求援信号发出后,艇上搭载的海军特战分队就进入了袖珍潜艇,准备脱离母舰。

    杨怡文正看着海水密度表,参数正常,499号已经快要贴到海底了,那是为了尽量减低被发现的可能性。现在的深度是865米,快要到极限深度了,但在这个深度,没有深水炸弹和火箭深弹能有效攻击,声呐信号也非常微弱,极易被误判为沉船。“时间到,出发。”杨怡文下令。袖珍潜艇立刻脱离了母舰,迅速上浮。潜艇里面共有12名蛙人,队长叫李少成,少校军衔,参加过台湾战争。一身的伤疤显得他更加彪悍粗壮,潜水装具并不能盖住他一身的肌rou。

    袖珍潜艇正在全速前进,在进入“瑞鹤”号探测范围后,关掉了发动机,顺着海流漂向日军航母。

    十个小时后,袖珍潜艇,距“瑞鹤”号航母还有1海里。

    看来日军也把他们当成大型鱼类了,什么反应都没有,李少成静静地等航母过来。过了半小时,从潜望镜里可以看到航母的龙骨了,李少成下令:“全体出舱。”说着打开防水隔舱的门,让队员们都出去,开启潜艇的锚泊装置,然后关上门,游了出去。航母已经近在咫尺,李少成命令队员们开启水下推进器,到指定位置。好,这艘航母要遭殃了。李少成和队员不紧不慢地在航母水线下的指定位置安放了大量的烈性炸药,然后返回袖珍潜艇,顺着洋流飘走了。

    这时,499号潜艇

    杨怡文看着任务摄像机传来的即时影像,笑而不语。

    一天后,佐世保军港

    “瑞鹤”号在航行过程中发现船壳外有附着物,严重影响航速,于是回港检修,原定任务取消。中国的卫星正在天上监视着地面的活动,当看到“瑞鹤”号返回军港并正在加油,其他日军舰离航母不远时,站在显示屏前的杨怡文按下了炸药的起爆器。

    顿时,“瑞鹤”号水线下的大量烈性炸药一起引爆,把航母的装甲给炸成了筛子,海水大量涌入船舱内,爆炸引发了剧烈的震动,同时,“瑞鹤”号开始整体下沉,尽管水密舱门已经关上,但几乎所有在水线以下的船舱都被淹没,除了动力舱。燃油开始泄漏,又遇到了船舱内的明火,火势一发不可收拾,正在向弹药库蔓延,这时候,大火又引燃了还未拔下的连接加油口的输油管,但根本没有人能靠近那里,消防队又还没到,因为被困在水密舱里了。这时西北风又加强了,而火势正在向加油舰蔓延,海上的消防船也赶到了,但是……

    随着一声巨响,“瑞鹤”号上腾起熊熊大火,映红了整片天空,整艘船都烧起来了,甲板上的飞机因为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