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章 往事 (第1/2页)
李莞闻言没有应声,等到花期的时候自己应该已经回葵园了…… 王曼卿看在眼里,心里不由有几分后悔,这种事莞儿肯定不好擅自答应的,自己这么说倒是让她为难了。 “没开花也没什么可看的!”她一边大声道,一边挽了李莞的手臂,“走吧!” 李莞自然不会揪着这事不放,顺着她揭过不提。 没走几步路,王曼卿正低头跟李莞说些各府的趣话,一晃眼看到迎面来了几个人,脚步一顿。 李莞见状抬眼一看,一个小厮引着个华服公子朝他们过来了。她不由侧身让到王曼卿身后。 等他们到了跟前,王曼卿敛了神情,恭敬的行了一个福礼:“三爷。” 原来来人正是要去凝雪居的董临之。 李莞现在对京城的勋贵们向来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名字和人从来对不上号,只好跟着王曼卿轻轻一福。 “哦,王六小姐,没想到在这儿遇到你。”董临之笑着对王曼卿道,眼睛却盯着她身后的李莞,“这位是?” 王曼卿闻言退开半步,站到李莞身侧,道:“莞儿,这位是朝阳公主府的三爷。” 李莞只好又行了个福礼:“三爷。”态度恭敬,低眉顺目。 王曼卿又对董临之道:“这位是礼部侍郎李大人府上的大小姐。” “李小姐有礼。”董临之笑道,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才移开。 李莞感觉到他并无恶意,不由抬头瞟了一眼,只见他正笑着跟王曼卿说话,面如冠玉,一双眼睛熠熠生辉。 好像在哪儿见过,她脸上露出狐疑之色。 一直在用余光打量她的董临之见了,眼里闪过一丝失落。 说了几句话后,王曼卿看了看旁边引路的小厮,问:“您这是要去找世子他们?” 董临之点点头:“你们呢?” 正想问她们要不要一起去,王曼卿已经道:“逛了会园子,有些累了,正要回去。” 他只好笑了笑,带着小厮走了。 等董临之走远了,王曼卿才松了口气,道:“吓我一跳。” 李莞微微一笑,她很能理解曼卿的心情,这位董三爷她也知道一些,是个能闹腾的主儿。 “我倒是真的有点累了,咱们回去吧。” 王曼卿知道她身体不好,自然赞同,俩人就带着丫鬟回了荣寿堂。 * 凝雪居是间两进的院子,东北角种了大片玉簪花。宽大碧绿的叶片中,抽出朵朵洁白无瑕的玉簪,正是临风玉一簪,含情待何人,合情不自展,未展情更真。 此刻花厅里,窗棂大开,范惟月、范惟劼、顾成昱、冯庭方、董临之等人随意地坐在一起,一边欣赏窗外的玉簪花,一边听顾成娇弹琴。 她弹得是一首《山居吟》,一曲终了,众人纷纷称好。 “顾小姐的琴技果然不凡,尽得顾夫人真传啊!”冯庭方笑道。 “世子过奖了,成娇自然是比不上母亲的。”顾成娇谦虚的笑着,眼睛里却有一丝傲色。 顾夫人是京城有名的才女,顾成娇从小跟着母亲弹琴读诗,自有几分才气。 “顾小姐过谦了。”冯庭方淡然一笑,见董临之一脸平静的坐在旁边喝茶,不由问他,“临之,你觉得此曲如何?” 董临之曾得翰林院大学士邺子琤点拨,在这乐理上颇有造诣。 邺子琤是先帝永熙二十八年的状元,出自江南望族陇城邺家,不但才华横溢,品行高洁,而且相貌俊美不凡,是位惊才艳绝的人物,在大康享有盛誉。 所以冯庭方的问题一出,在场的人都不由看向董临之。 顾成娇不禁挺直了脊背,一脸期待地瞅着他。 董临之刚才却在想,顾小姐毕竟是阅历有限,这首《山居吟》曲境高远清丽,而她的琴音清丽有余,高远不足。但总不能这么直说,落了人家小姐的面子,所以他只好道:“如诗如画,十分动听。” 顾成娇眼里闪过一丝惊喜,含羞带怯地起身一福:“谢三爷夸赞。” 在场的几位小姐纷纷露出羡慕的神色。 顾成昱与顾成娇朝夕相处,自是心中明白,看到她的神情不由一滞。 花也赏了,琴也听了,众人又略坐了会儿,就由丫鬟婆子簇拥着回了荣寿堂。 荣寿堂里,崔夫人几个已经收了牌,正陪着老夫人说话。 各位小姐少爷都回到各自的长辈身边,有丫鬟搬来锦杌给他们坐。 董临之坐在董二夫人身边,环顾四周,轻声问她:“二嫂,怎么不见李小姐?” 董二夫人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问的是谁,道:“李小姐身体不适,先回府了。”随即心中一紧,“你问这个干吗?” 董临之看到她的表情,好笑道:“你想哪儿去了!只不过先前在花园里碰到她和王六小姐,随口问问。” “真的?” “我骗你干嘛!”董临之撇撇嘴。 董二夫人看他神情不像作假,心想也是,临之虽然行事张扬,但向来大方磊落,绝不会背地里做出什么出格之事。就把这事抛到一边,一心一意的跟诸位夫人聊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