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趁火打劫 (第2/2页)
户百户,这是上万户人迁往陇右,涉及到几十万亩土地。几十万亩土地出售,还是京畿的土地,你应当知道这有多么的诱人的。多少人都在盯着这块肥rou,多少人想要趁机压价,可是现在张家却开出了这样高的条件?你知道吗,整个京畿那些移民,现在都不肯卖地了,都提出要卖张家出的价,而且要卖他们的地,还得按张家的办法,把他们的房子家具树木等全给买了,价也是按你们的来。你知道,张家一下子得罪了多少人吗?” 想买地,有钱买地的,都是长安的豪门大户甚至是皇亲国戚勋贵们。 他们有钱,但不表示他们愿意花高价。 哪怕张家出的价只是个市价。 可张家的行为,在这些人的眼里,却是破坏规矩。 “你知道吗,现在长安城都没有人愿意跟张家一样出价。” 崔莺莺无奈,“我们也只是想做点好事而已。” “好事不是这样做的。”郑善果也是叹息。 “那现在怎么办?张家说不收地了,还是降价?” “若张家真这样做了,那就名声扫地了。算了,我联系一下,看有多少人家愿意一起出手。” “那我也去联系下翼国公等府上,请他们帮下忙。” 郑善果点了点头,如果仅是张家一家,这次肯定难以收场。但如果郑家能联合一起大族,而崔莺莺又能联系下秦琼等勋贵出手,一起按张家的条件,同时收地。 那么就能改变下目前的局势。 “想做点好事还这么难。”崔莺莺走前感叹。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的。” 王永安和李崇高一直在密切关注着张家的动静,还有许多如他们一样的人同样在关注着事情的发展。他们都在等着张家无法收场,名声扫地,然后到时他们就可以进场收割了。 “郎君,不好了,郑家出手了!” 一名管事跑进来禀报,告诉了他们一个坏消息,郑国公郑善果出手了,直接在咸阳买下了上千亩地。 “郑家出手了?” “是的,就是按张家的那个条件买的地,买了地还买了房子家具树木什么的,打包买的,价格就按张家走的。”
“真的假的?” “契约都签了,直接给的张记钱庄的庄票,那些卖地的人有不少都在张记钱庄取了钱了。” 李崇高阴沉着脸。 一千亩地不多,但麻烦的是有人支持张家。 “别急,只一个郑家,只是一千亩地而已,改变不了什么。” 可没过多久,又有下人来禀报。 “翼国公府出手了,在栎阳买下了三千亩地。” 三千亩地,若加上房子等,估计得不下两万贯钱。翼国公秦琼虽是新贵,也不一定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来,不过翼国公如今娶了陛下第五女长广公主。他们不差钱,两万贯钱真不算什么,秦琼与张超合伙做生意,赚的钱也不少。 王永安脸色很难看,事情有些失控了。 果然,当天又接连传出坏消息。 沛国公郑元璹、舒国公李盖、曹国公李世绩等十几家士族勋贵都出手了,有的买下四五百亩,有的买下上千亩。 而随后更是平阳公主、长沙公主、高密公主等几位公主也都出手了,每家都买下了三四千亩。 到了傍晚,一个更坏的消息传来。 秦王直接在灞上买了五千亩地,秦王府的那些文武们也都纷纷出手,几十亩几百亩上千亩。 “不好,地要买光了!” 本等着张家自己收不了场,他们到时再进场,狠杀价钱,大赚一笔。 可现在,这么多人进场,一下子就买下了数万亩地,这已经是乱套了。那些小地主们,那些自耕农们,也慌了手脚。 拿着手里不多的一点钱,你十亩他两亩的,也连忙开始买买买。 虽然他们钱少,但积少成多。 三天,仅三天时间,过半的田已经被买掉了。 “我们还等吗?” 王永安也沉不住气了,再等,就汤都没得喝了。 原本是只想吃肥rou不想啃骨头,但现在,局势不一样了。 “买!” 田地只有这么多,而且是机会难得,不是常有的。要不是这次是迁移到陇右去实边,京畿哪来这么地可卖。那些地可都是均田的地啊,多半是口分田,不是移民实边,这口分田可是不准买卖的。 哪怕是勋贵是豪门,也一样只能看不能吃。 只是等他们再出手,好的地已经被卖的差不多了。 他们要买,只能按张家的条件来,买地还得打包买其它的旧房屋破家具这些玩意。 平均一亩地得五六贯钱。 “不行,我们只收现钱,见钱就签约。” 王永安想多买点田,可他手里也没多少现钱。买一千亩,加上那些破烂,就得五六千贯钱。 王永安希望能先付部份,可惜要求直接被拒绝。 “灞上张家都是付的现钱,全款。” “要么现钱,要么张记的庄票!” 王永安气的脸色发青,可那些乡巴佬就知道说张家张家,不见到现钱或者张记开的庄票,他们根本就不签契约。 任你说的天花乱坠,就是不行。 可王永安又舍不得放弃,哪怕是现在这个价钱,买下来其实也并不亏本的。这可是京畿的地啊,越往后,就越值钱。 哪怕是收的那些破烂,多花点时间,转手也是能卖了还赚点的。 最后,王永安只得东筹西调,可最后也只买下了一千亩地而已,这与他原来预计的相差太远。 “****玛的张三,人远在洮州,居然也还能在长安搅风搅雨。”王永安恨声骂道,可骂完之后,又有些不得不服气,这个王八蛋总有这样的本事。 不过他转念又想,这个王八蛋这回不知道坏了多少豪门大族的好事,让那么多豪族多花了钱少赚了许多,肯定也被恨上了。 总有一天,这王八蛋要为此付出代价的。 只是一转头,想到自己这回少买了无数土地,他心里又不免垂头丧气,该死的张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