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书大亨_第四百七十二章.宋版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七十二章.宋版书 (第2/2页)

的古籍知识,可是现在面对一大群行家,那种荣耀是难以诉说的。

    想到这里,刘教授就觉得,自己必须要拿出一些“干货”来,在这里露露脸,让大家知道他专家教授的名头,绝非浪得虚名。

    “众所周知,明代张应文在清秘藏中说:藏者贵宋刻,大都肥瘦有则;佳者绝有欧柳笔法。纸质莹洁,墨色清纯,为可爱耳。

    高濂在其遵生八笺中说:宋人之,纸坚刻软,字画如写用墨稀薄,开卷一种香,自生异味。又说:宋版刻,以活衬竹纸为佳,而蚕茧纸、鹄白纸,藤纸固美,而所遗不广,若喖背宋,则不佳矣。

    清代孙从添在藏纪要中说:南北宋刻本,纸质罗纹不同。字画刻手古劲而雅。墨色香淡,纸色苍润,展卷便有惊人之处。所谓墨香纸润,秀雅古劲,宋刻之妙尽矣。

    以上所谓古籍善本之:艺术代表性。”

    不得不说,刘教授这么一引经据典,还真就把大家给镇住了。

    看看,人家说的头头是道,古文物教授果然名不虚传。

    说到兴头上,刘玉教授更是开始滔滔不绝,介绍宋版的一些历代行情,而这些是林逸事先和他沟通好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体现出现在这些宋版的市场价值。

    刘教授说:“据我所知,宋版在清代中期有过几次行情。比如说杨诚斋易传记载:此宋本不易得,某王府许以二百金购此鲜有获者;见有朱淑英藏,前题后跋,索值一百六十金。三十三岁六月四日,从郡中赐楼蒋氏处购得宋刻本三谢诗一卷,每页白金二钱。三十六岁九月重阳前三日,以白金三十两有奇易得元刊本吴礼部文集二十卷;

    民国行情,张金阜著信都张氏古籍善本经眼录记载:大易粹言十卷,宋方闻一撰,宋刊本此余师王文进先生由沪收购,当时市价为十条黄金,秘藏不售。后因经济欠灵,不得以割爱,以市价黄金十五条出手。

    国初行情,黄永年五十年代前期沪苏市上的宋元本记载:上海修文堂孙实君1951年三四十册资治通鉴索价七八十元南宋建阳刻本,钱谦益旧藏,江标藏,费念慈题字,工作中只买一册付款二元。

    近年行情,已故著名文物鉴赏家秦公先生,在1993年从上海以400元竞得宋拓王羲之毅帖残卷,后来在2002年以16万元再次拍卖成交。这成了当代藏界‘天漏’的佳话!1995年,中国嘉德以132万元成交宋版文苑英华残卷一册,这是当时古籍单册拍卖的最高成交记录。而到了1996年,以429万港币拍出的宋代曾巩信札,又改写了前面的记录。宋列传六十卷,南宋绍兴十四年眉山井度刻元、明递修本,四函二十册。钤印较多。据藏印可知,此最早为明嘉靖年间著名藏家朱大韶所藏。此亦曾为清末著名藏家王锡元‘十四间楼’架上之物,又经当代著名藏家、版本学家、法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田涛先生珍藏,可谓流传有序。2010年6月,此在北京德宝拍卖公司春拍中以二百五十万元的价格成交,可见宋版之当今价值。”

    不得不说,这位刘玉教授真的是很有口才,林逸没请错人,经过他这么一串说,整个“宋版”的珍惜程度,就把大家弄得“热血沸腾”了。此刻全都虎视眈眈地看着林逸,等待他亮出即将分拍的宋版。

    看到大家全都双眼放光,只差流口水的模样,林逸知道自己这一招“”,已经彻底勾起了四大藏家以及周围人的对宋版渴求的,所以他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待价而沽!

    慢吞吞的,林逸不紧不慢地开始取出第一部宋版

    所有人都瞪大眼睛,看着他。

    会是什么?

    是什么宋版?

    是什么内容?

    宋代的到现在差不多千年了吧?

    千年古籍即将露出真容,好期待哦!

    可是当林逸真的把那部古籍拿出来的时候,所有人愕然了

    傻傻地看着那部古籍,看着古籍上面那再也熟悉不过的三个字百家姓!

    靠,不会吧,千年古籍,宋版珍本竟然就是这烂大街的百家姓?!

    无弹窗小说,百度搜索,里面小说更新速度快、广告少、章节完整、破防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