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正文_第五百八十二回 周瑜袭营 (第1/2页)
刘备死后,他的儿子刘禅去向不明,再加上名将李严与原徐州富商糜竺同样失去了踪迹,又虑及关羽、张飞两人的后人亦不见,若隐若现中,一切都指向当时擅离永安的赵云,这让陈翎明白,若想得赵云倾心相助,自己在这一事情上就不能彻查下去。 人活百世,谁没个自己关心的人? 刘备于他赵云有知遇之恩,在不清楚他究竟为何叛刘来助自己之时,这些能够遮掩一下的就遮掩一下,让他过去罢。 如此想了之后的陈翎,遂在川中降将一事上,不清不楚的拖延着,直等到杨修去到成都宣诏,才彻底撇清了这一干系。 于此,赵云一路跟随而来,这是陈翎心底自我的认知,是否为赵云真正的想法,不得而知。 不过看他没有起意对付薛兰,陈翎就明白此时的赵云彻底的放下了过往的一切,为与自己相同的心愿一起向前努力着。 喝了个半醉,陈翎回至营帐,趁着醒酒的片刻时间,想写点什么。 旁有近侍伺候,笔墨准备就绪,陈翎提笔欲写间,却不知道落笔为何。 江东与益州不同,益州多高山峻岭,而扬州一片湖泽,于此征战,有船有舟方为正道,还得麾下军卒都需习水性,不然在战斗间隙中,孙策的将卒泅水过河远遁去了,自己等人只得干巴巴的提刀看着,望之兴叹,如之奈何? 又江东不凡高明之士,诸如周瑜、鲁肃,又有张昭、子纲,过得几年还有吕蒙… 幸好陆逊使计不成,为自己送往了许昌,不然这战事更为艰难一些。 子义、兴霸,皆当世豪杰,万夫不当之勇自然不必去说,假如还是像关羽、张飞、黄忠等大将丧生于沙场,岂不是枉费了他们一身武艺? 关羽、张飞是刘备的结义兄弟,在自己的心中对于能否劝降两人,其实早有定论,因此不觉得如何可惜,但甘宁与太史慈毕竟不同,他们仅仅是孙策帐下大将,而非是浓于血脉的亲兄弟,若是能够为这个天下保留下这样两员大将,岂不善哉? 招抚为上,诛灭为下,如此胡思乱想着,陈翎披风伏案打盹。 至凌晨时分,饥渴难耐的陈翎突兀醒来,欲想召来侍者,念及他们从早到晚服侍自己也非是神人,乃迷迷糊糊的扶头出帐来寻水喝。 晨曦中,太阳还没有升起,但东方那一丝光亮已经随时准备照耀大地,陈翎的双目中一片青蓝色。 湖面的波涛在徐徐向着自己卷过来,看了一会,陈翎有些走神,呼吸着清洗的空气,身后一人轻声的问候道:“大人?” 稍转首望了一下,见此人乃是自己的近侍,见他的双眼惺忪,一脸的萎靡不振,陈翎呵呵笑了一声,说道:“给我取些茶水来,就摆放在这里。”陈翎说着一指自己身侧的案几上,然后接着说道:“天尚早,做完这些回去再睡一会罢。” 听着身后离去的步伐声响,陈翎继续看向着湖面。 世人皆说“养尊处优,树恩收名”,在陈翎看来,其实不然。 其他人等如何过,那是其他等人之事,而自己不同,自己是有着抱负的人,是有着大志的人,现在所得的一切,其实并非是自己所求,自己所求的乃是结束这个乱世。 这个理想是高尚的,但整个过程却充满了血腥与残暴,自己有自己的理想抱负,而其他人等亦有他们的理念。 诸如刘备、曹cao、孙策这三人,刘备的信念是“重兴汉室”,曹cao是一个说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人,而孙策,在他身上有着孙坚余晖,他的抱负理想大约就是让他孙氏长立于江东不倒,进而取得天下。 说来说去,温侯吕布的志向亦不例外,亦是天下统一。 如此这当世数人,他们的理想各不相同,但若是能够达成他们的意愿,最后最终的结局其实是一样的,与自己相同。 但就是源于各自立场的不同,这兴起于黄巾之乱的汉末乱世,在他们这数家的争夺中,千家百户的黎民百姓沦为齑粉。 汉家天下的百姓何故如此? 他们为何要承受这妻离子散之痛? 这一切都源于自己与他们的野心! 成王败寇,理所当然的结局,纵观上下数千年的历史,就是缘由每个人的立场趋向,相互抱团争夺着那最高的权柄。 璀璨的文明似乎就是这样形成的,野心、**既是一种罪责,亦是一种推动世界前进的动力。 没有这样的人的存在,这个世界会怎样? 陈翎不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