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晋王的赈灾方案(下) (第1/2页)
寺庙的茶,茶汤颜色很淡,但是香味却很浓郁,陈光抿了一口,咂了咂嘴,道:“好茶。” 释然道:“这茶都是采自玉峰上的一株古茶树,若是晋王殿下喜欢,带会让可以带些回去。” “那就多谢了。我这次来,是想跟方丈谈一笔买卖。”陈光道。 释然身子一正,肃然道:“佛门清净之地,谈什么买卖,晋王殿下莫不是走错了地方?” 陈光笑道:“当然不是,玉峰寺的门脸那么大,本王又不瞎,怎么可能会走错了地方。佛门清净之地,怎的就不允许做买卖了?昔日如来也跟人做过买卖的。佛祖做得,你怎么就做不得?” “哦?此话怎讲?”释然面色缓和了些,看向陈光, 陈光道:“昔日如来曾有言明说‘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那些个佛徒都跟你一样疑惑。如来表明了原因,道‘只因早些年,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经书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跟人去诵了经书,超度亡魂,又去讨了黄金,你们说,这不是买卖,又是什么?” “这……”释然与旁边几位僧侣,都是面面相觑,随后相继摇头,似乎都没听说过。释然随后道:“贫僧自诩饱读经典,却也没有见过这个典故。没想到晋王殿下如此博学。” 陈光心中得意,你们要是见过那他真特么的是奇了怪了,这话是《西游记》里的,现在这个世界,连玄奘西游的故事都没有出现,又哪里来的《西游记》 他一本正经地说道:“我这不过是偶然见了,也不知是什么经典所说。只是记着了,佛祖都做得了买卖,你们怎么就做不得买卖。” 释然道:“那晋王殿下,是想与我玉峰寺做个什么买卖?” 陈光又品了一口茶,道:“北方普降暴雪,不知道方丈知不知道?” 方丈捋了捋自己白花花的胡须,道:“自然知道,最近几天城外已经有很多从北方来的流民。” 随后他脸色一变,道:“晋王的意思是让我玉峰寺接纳流民?” 这显然不是他想看到的,所以他的反应才会这么激烈。 “当然不是,那多没意思啊。不过那些流民不安抚好的话,对京城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威胁,一旦被有心人利用,那后果不堪设想。你说是吧?” 释然又感觉有些摸不着头脑了,既然不需要玉峰寺接纳流民,那你说个毛线? “那晋王的意思是?” 陈光道:“我想送给你们一场福缘,不知道你愿不愿意接。” “此话怎讲?” “根据记载,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是这样吧。” 见陈光对佛教的历史和经典这样清楚,释然自然有想法,陈光一说完,释然眼前一亮,略显兴奋地说道:“晋王殿下信佛?” 我信你妹嘞,老子信的是马克思!信秃驴有什么意思?都不能啪啪啪。 在心中吐槽了一句,陈光避开自己的信仰不谈,道:“我刚才出门的时候看了下,后天就是腊月初八了,你们何不利用这个机会,宣传佛法?” “这……也行?”释然表示已经完全跟不上陈光的思路了,貌似每句话都联系不起来吧啊喂。 看到他这表情陈光就知道释然已经蒙圈了,道:“在迦毗罗卫国,佛教徒为了纪念释迦牟尼,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做法,他们会在十二月初八这一天,将家中的剩饭拿出来,施舍给穷人,并且接着这个机会弘扬佛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你们为什么不学习一下呢?” “有这事?”释然很显然不知道这个典故。 其实佛教大体上还是跟陈光之前所在的那个世界的发展轨迹差不多,但是可能细节方面还是有一点不同,至少现在整个乾王朝对于宗教方面还是不怎么在意的。 还有一些典故或许也不一样,比如腊八本来就是佛教节日,但是这个世界居然没有。不过这或许也不能算差池,毕竟在华夏大地,腊八节兴起已经是宋朝的事情了。 陈光笑道:“当然有,不信的话你可以去查典籍。你作为方丈,这些典籍可不能不熟悉啊。” 方丈偷偷瞄了几眼自己旁边的人,咳嗽一声,正色道:“贫僧想起来了,似乎有这事,看来贫僧还是年纪大了。” 作为一名皇家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