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又来耍花枪 (第2/2页)
了,后面的车厢还在继续往前开,开到刚才火车头转向的地方,这些后面的车厢才开始转向! 这种转向叫做“蛇形转”。“蛇形转”的好处是,能够有效保持队形不乱。 经验丰富的骑兵将领,只要一看对方的转向动作,就能大致判断出对手将领的指挥水平。 作战时转向用“蛇形转”是非常危险的。 因为转向延迟太久,很容易就被人咬住你的尾巴,被人家一路咬住,一直到吃干抹净才罢休!这也是菜鸟指挥官和高手指挥官的区别之一! 高水平的骑将一定是用随心转。 “随心转”就是当长官下令转弯的时候,全体骑兵在同一时刻一起转向跑个小圈,左排变前排,前排变右排,右排变后排,几秒钟就完成了向左转向九十度的动作,雷厉风行,干净利落! 只有能够做得出“随心转”的骑兵队伍,才具备在瞬息万变的骑兵对决战场上,做出各种细微动作,完成各种高等级战术的能力! 刚才刘在明在转向的时候,花枪一摇,整支两千人的易州骑兵便毫无阻滞地瞬间完成了一个随心转,就将三千契丹骑兵甩在了身后,可把那契丹骑兵将领给惊着了。 这支三千人的契丹骑兵方阵,全部是来自迭刺部的精英骑兵,并不是契丹边防军,平日里都在上京周边作为首都卫戍军,以前从来没有跟刘在明打过交道。 但是既然是迭刺骑兵,水平当然不会低! 而且领军的将领,正是“契丹十大英雄榜”中,排名第二位的耶律绾思!
耶律绾思本身在军中只是皇帝身边的一个跟班,没有任何职务,但是皇上耶律德光特许他可以领任何一支部队!只要不是远离自己身边就行。 所以,这一次在排阵上,由耶律察割建议,耶律绾思作为先锋队将领,排在了最前面! 至于耶律察割为什么要将耶律绾思支走,赶到先锋阵营里去,你懂的! 耶律绾思虽然为人呐呐寡言,但却是不傻!能学一手惊世骇俗的武功,怎么可能智商会低! 尼玛前方的两千多唐军,冲出来时排阵排得跟一坨屎似的,乱七八糟看上去就像是乌合之众!怎么转个随心转却转得那么顺溜? 这哪里是乌合之众!这分明是一支扮猪吃老虎的精英骑兵! 你不就是想吸引我们跟过去吗?我们跟过去,你就可以贴着汴州兵跑,然后等汴州兵冲出来打我们侧翼吗? 这坑挖得也太浅了,我们不上当! 那么,既然这三千契丹骑兵已经冲出来了,难道还要回去吗?当然不是! 骑兵最重要的,还是士气!士气可鼓不可泄! 你易州骑兵让开了,前面不是又有一支骑兵冲出来了? 那好,既然你逃开了,我也不理你了,我就看看前面那支骑兵是不是敢与我们正儿八经地干一仗! 耶律绾思手中一杆土黄色的红缨枪随手指向了刚刚启动,正在冲出阵的第二支易州骑兵。所有的三名小将军心领神会,领着各自的手下,丝毫没有做任何转弯,完全不理会猥琐逃亡中的两千易州骑兵,保持着笔直的方向,向着前方冲去! 前面,正是易州军方阵里,第二波启动的三千名伪军骑兵部队,“银鞍契丹直”! “银鞍契丹直”领队的郎将名叫惕隐,原来是赵德钧俘虏的一名契丹军百人长,勇猛魁梧,甚得赵德钧看重,当时俘虏了六百多契丹人全部杀光用鲜血来祭阵,就留下几个人,包括这个惕隐。 惕隐本来是渤海国的粟末靺鞨族人,渤海国被契丹国灭掉吞并后,便加入了契丹军。 虽然惕隐本事不小,作战也勇猛,但是因为是附庸民族出身,在军中总是被正宗契丹人欺负。加入赵德钧的幽州军后,赵大人对他却是非常好,亲手提拔他做了校尉,还赐给他两个高句丽女人做老婆,在幽州城里立了家,儿子也生了三个!不久前又提拔他做了郎将!独领这支三千人的“银鞍契丹直”! 这份知遇之恩,足以让惕隐死心塌地地为赵德钧卖命了! 易州军的刘在明刘将军在河北也是声名显赫,惕隐当然十分敬重,这次跟易州军一起打仗,赵德钧大人已经说了,必须百分百执行刘将军的命令。 所以,看到对面的三千骑兵朝他们冲过来的时候,刘在明刘将军的话犹在耳边: “今天执行丙字计划。” “什么叫做丙字计划?你们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要是看到契丹骑兵朝你们直冲过来,不要跟他们拼命,转身就逃吧!” 是啊,还是刘将军懂我们啊,大家都是契丹人,没事干煎来煎去的,有意思么? “不好啦,契丹人冲过来啦,大家逃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