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六十六章 御驾亲征 (第1/2页)
清军探马都穿号衣。 而新军探马都是改良后的清军棉甲。 军服截然不同。 双反一眼,便能分出敌我。 短暂的呆滞过后。 清军那边大喊一声:“杀!”随即十余名骑兵架马冲来。 骑兵交锋,容不得犹豫。 刘杰也拔出刀来高举过头:“冲锋!” 随即十名探马,排成一线,弯刀出鞘,朝清军对冲而去。 墙势冲锋自然而然的施展开来。 二十名骑兵在百步之内对冲,其气势丝毫不输于千军万马对战。 电光石火间,双方骑兵撞到一起,顿时人仰马翻。 三个新军单场便被摔死。 而清军则有五人被马刀砍成了重伤。 骑兵相交之后,刘杰命令麾下迅速脱战,再次列阵冲锋,可清军死死的咬住新军缠斗。 一时间新军又有两人倒在血泊中。 直隶清军都是八旗精锐,战力极强,尤擅单打独斗。 刘杰拼尽全力,才裆下了数刀,回身一看,自己部下只有三个还骑在马上的了,他的儿子也被砍中一刀,在马上摇摇欲坠。 而清军尚有五人。 刘杰明白再打下去无异送死,连忙令剩下的人逃跑。 清军在其后追赶了十里,而后调头。 …… 永平府新军大营内。 胤祚听着探马接连不断的禀告,皱起眉头。 前线的探马已和清军小规模的交手,新军败多胜少,已损失了几十人。 探马也无法再深入通州。 谷行皱眉道:“奇怪,骑兵营对战八旗,每战必胜,为何小股人马遭遇,便接连惨败?” “因为新军骑兵是靠纪律取胜的,不是靠个人勇武。”胤祚淡淡道,“传我军令,骑兵三营二营,轮流冲击通州,武力侦查。” 胤祚此令一出,果然之后一个月内,再未接到探马战报的军报。 新军由骑兵营开路,一路挺进至遵化。 骑兵二营离中阵百里,行至通州永通桥附近,此地距通州只有八里,当地人俗称八里桥。 过此桥,则通州在望。 而此时,千余八旗兵骑兵正站在桥后凝神以待。 二营接到的命令是武装侦察,自然不会畏惧交战,直接行至河对岸,持火枪朝八旗兵射击。 八旗兵以弓箭还击。 但水牛角大弓,哪里是新军燧发滑膛枪的对手,对射小半个时辰,八旗兵就死伤近百。 八旗兵忍受不住伤亡,主动过桥交战。 新军骑兵撤退,让出了冲锋空间,待八旗兵全部过桥,未列阵型之际,猛然发动墙式冲锋,一击便将八旗军阵冲的七零八落。 只一个冲锋,八旗兵便乱了阵脚,有人吓得逃回桥面,有的跳下河中,可谓一触即溃。 二营营官没有追击,而是趁机渡河侦查,抵达通州城外。 通州城守军以鸟枪和弓箭射击新军。 可凭借骑兵机动,很快离开了清军射程,通州城骑兵,又根本不是二营对手。 通州守将,无奈之下,只得任由新军骑兵在通州游弋。 二营将通州绕了个便,傍晚前离开。 第二日骑兵三营又以同样的办法进行侦查,只是这次清军在八里桥一带设置了大量拒马,还布置了五百鸟枪兵防守。 三营无法过桥,便在附近游弋,清理了多股清军探马后回营。 后面几日新军就围绕通州运河附近侦查游弋,新军骑兵几乎将运河东岸的清军探马赶尽杀绝。 连续近两个月的侦查也使得胤祚对清军的布防了如指掌。 清军大致沿运河驻防,自八里桥至马头店一带,由五万满洲八旗防守,通州以北,驻防的是三万绿营军。 隆科多亲率禁卫骁骑营及火器营,共三万五千余人,驻防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