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梅蕊嫣_25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50 (第3/3页)

你自是佳人清似露,我却也要放开吟饕饮露嚼花髓。”

    奚梅羞极,便拿脚去踩他,被他一转身就躲过,见三宝正朝这边走来,他满面含笑道:“好了,不与你玩笑了,我要先出去一下。过一阵子,有惊喜给你。”

    “嗯,我让姝娈陪着我走走。这园子这样大,不多走几次,怕是会迷路。晚上,我给你……给你洗手作羹汤,不过,你别嫌难吃。”奚梅脸上的红云还未褪尽,话说完时,脸越发的烫。

    朱棣抚着她的脸颊,爱不释手道:“好,我去去就回来。”

    朱棣与三宝回到涵元殿,张玉将朱棣不在府中时的事宜一一回禀:“回王爷,奉命把守折香苑的,皆是卑职的亲信,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王妃偶尔会隔着湖面望一望,终究不曾上去过,安排的暗卫也未曾发现有何可疑之处。不过,王妃也是习武之人,暗卫们为怕被察觉,也不敢靠太近。折香苑内的事宜皆是由姝娈和两位工正先生打点,据暗卫回报,葛先生和卢先生只尽心尽力打点折香苑,第一季梅花儿开的时候,为了遵照王爷的吩咐收集梅花,还着了风寒。出了隆福宫看了几次大夫,并无可疑之处。折香苑内所用物什由王爷亲手检验过后,卑职安排人亲自盯着,也无差错。奚小姐的衣裳首饰等贴身用的物件是姝娈日日盯着做的。不过方才暗卫来报,不知为何,王妃今日回到香依殿后甚为不快,卑职怕王妃一时激愤,会着人格外留心。”

    朱棣想是日日对着奚梅,连甘棠这个人都越发地不愿提及,冷哼了一声示意张玉继续说下去。

    张玉继续道:“姝娈她娘二月二龙头节时去庆寿寺上香,为姝娈求了一支上上签,王爷请看。”

    签文上只有四句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朱棣看了一眼已然明白,问道:“解签的是怎么说的?”

    “解签的说了,前两句虽是春寒料峭,又冒雨赶路,雨湿衣衫、伤怀至极。但凡事总有否极泰来之时,正如这后两句,有着小牧童的热心,远处杏花已开,春意闹枝,酒旗飘飘,即将迎来繁花似锦。”

    “嗯,”朱棣思忖道,“是个好签。清明节快到了,该是时候让庆寿寺准备祭拜孝慈高皇后的事宜了。”

    “是,那卑职就去庆寿寺给道衍住持传话,卑职先行告退!”说罢,领命而去。

    涵元堂内只剩三宝,三宝给朱棣换了杯热茶道:“昌盛传来消息,皇上自开春儿一场风寒之后,一直没起色。年轻时常年累月地东征西讨落下的病根儿一下子都被激了出来,虽然太医们日日小心诊治着,终究还是不能去根儿,越发地严重了。”

    朱棣凝神道:“本王此次进京也觉得父皇一日不如一日了,连除夕夜的大宴都没办,说是只想与儿孙们聚聚,本王瞧着父皇也有怕累的意思在里头。父皇既连身子都起不来了,那朝政之事自然都交由皇太孙处置了。”

    三宝回道:“王爷英明,现在朝堂的事儿都是皇太孙主理了。若是有什么要紧的大事儿,也是由皇太孙在乾清宫回禀了皇上,皇上听了大半也是按皇太孙的意思办。”

    “嗯,”朱棣颔首道:“真是难为了昌盛,这么多年小心谨慎地伺候着,父皇身边倒是只肯留下他能随意进出。如今父皇身体一倒,越发地不避讳他了,他是个得力的。”

    “是啊,”三宝附和道,“当年才十一岁大的娃娃,被王爷从生死线上救了下来,一门忠烈落了个剥皮实草,抄家三族,株连蔓引的下场。皇上怎么也不会想到,蓝玉案中一直未找到的蓝家遗孤化了名一直就在乾清宫伺候着。”

    说到此节,朱棣笑道:“还是多亏了你提醒,当年他还是蓝家小少爷的时候不慎被蛇咬了。恰巧被你碰见,当年你不过也才**岁的样子,只是他们家的粗使奴才,又处处受人欺辱,却还不顾性命地救他,他才会在满门没落时只信任你。”

    三宝慌忙跪下:“王爷的话,恕奴才不敢听进去。当年被蓝大将军抓住二话没说就成了一辈子的奴才命,那年救他不过是人性使然。纵是如此,当年的蓝家小少爷转头就忘了,奴才在蓝府的日子也依旧不好过。还是王爷在蓝府做客的时候,奴才天大的福分给王爷遇见,这才有了机缘跟在了王爷身边,还得王爷亲手**。那蓝家小少爷也是王爷救他时看见奴才,才想起奴才救过他的命。”

    朱棣的手指无意识地在自己的额头上来回:“本王当年也没想到他能有这样的谋算,自求净身进宫潜到父皇身边做了本王的眼线。父皇也算是识人不明,当年蓝玉为表忠心跟懿文太子说本王迟早要造反,没想到自个儿却先被父皇赐死。死前出现在蓝玉这位昔日的大将军眼前的人,让他临终托孤的人,竟然是他当初要告发的人。蓝玉死的时候的惨样本王故意让你带昌盛隐在人群里亲眼见了,只有恨得深了,才越发地能忍。”他饮了一口茶继续道,“那父皇和皇太孙对本王还是那么忌惮?”

    三宝沉吟道:“回王爷的话,昌盛传来的消息是,经过王爷这一次的进京以及一路从苏州回北平路上的观察,再加上早年间王爷吃的那些苦,世子又在宫里头,皇上触景伤情倒是放心了不少,不过皇太孙却还是有些疑虑的。”

    朱棣冷冷一笑:“父皇既不放心本王扣住了炽儿,本王也不能白白放着他在宫里头,总要让他派上点用处。那么如今朝堂上,皇太孙倚重的又是谁?”

    “原东宫伴读,今官至太常寺卿的黄子澄;近年来皇上甚为器重的兵部左侍郎齐泰;还有一人,方孝孺,皇上一直不用,是想留着让皇太孙自己启用。”

    朱棣听到方孝孺这个名字时露出些许赞赏之意:“方孝孺是个人才。”不过旋即冷了颜色,“父皇替皇太孙想得真是周到,邀买人心的事情都让皇太孙去做。父皇这是没做到父慈子孝,如今用爷慈孙孝来慰藉自己呢。”

    三宝见朱棣神色不快,小心翼翼道:“是,昌盛也觉得皇上确实觉得内以仁德治国,外有藩王抵御外敌,皇太孙便可坐稳龙椅。”

    朱棣忍不住发出一声嗤笑:“想来父皇是觉得自己戎马一生,登基后功臣良将诛杀殆尽,众儿子们给他守着江山,让皇太孙以孝儒坐拥天下,给自己身后留下美名,流芳百世。”

    涵元堂中久久无声,直至茶亦凉透了,朱棣才道:“从今儿个起,让香依殿每月列了单子来按实支给,其余的银两皆拨入折香苑由姝娈管着,折香苑中所需物品须得由你打理,一样一样皆经你的手。另外昨儿个让你预备的东西都备好了吗?”

    三宝躬身回道:“回王爷的话,都准备好了。”

    “好,即刻赶工!不必瞒着王府众人,但是先别告诉梅儿,本王要给梅儿一个惊喜。”朱棣起身负手向外走去,“皇太孙还是不放心么,清明节那天,就让整个北平都看到,本王如今有美在怀,忘乎所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