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穿越 (第4/6页)
关南门直到华山脚下,四十里开阔,尽是高原,浅山平冈,此起彼落,并无险峻之处。依山傍壑,有路可通的叫做峪。 通向河南阌乡县境的峪很多,地势向东倾斜,他知道陕西巡抚孙传庭和潼关道丁启睿一年多来在这些山沟中建筑了三座大堡,每一堡相距十里,驻扎步兵二百名,又每隔三里设一个叫做墩的小碉堡,每墩驻兵二十名,都有火器。但他们是面对东方设防,企图堵住从河南来的小股起义部队。倘若人马从背后杀出,居高临下,这些堡呀墩呀,全无用处,闯王担心的不是这些墩、堡,而是听说孙传庭已经亲率重兵在这里以逸待劳。他对于孙传庭部不轻视,深知他们都是崇桢手下得力的统兵人才。众寡如此悬殊,劳逸如此不同,而对手又是孙传庭这样的人,他不能有丝毫大意……。 黄永青在洞里隐藏了三天,等李自成的大军走了以后才出洞,这三天可把他给憋坏了,出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做大米饭美美大吃一顿,吃完饭考虑了一会决定到山上躲几天,这才用石板把洞口盖上这才往后山走去。 无意间发现的离这三里远有一山洞,山洞在半山腰悬崖峭壁上。山洞很深离谷底有十几丈多高,完全被草木遮蔽,不管从山上,从山下都难瞧见。他把粮食全部转移上来。 山洞虽然是世外桃源,美中不足就是没有菜吃。看来需要出去找地方买点菜和rou,抽了口烟,黄永青心想老子本来自己就不属于这个年代,根本没有打算改变什么,只要没有人来打扰,我管你“朝廷、李自成、鞑子”,打不打仗。至于老百姓的生死老子也管不了,历史本来就决定了天下人的生生死死,老子如果救一个人不死那后世岂不是多一个家族,如果杀一个人后世不就有人消失吗? 这一天他探路发现一条路,无论在什么年代,修的最好的路一准是官道。在这儿的人一眼就能区别出官道和别的路来,路面宽,平整,压的也结实,这就是官道的最基本特征。黄永青虽然不知道看到的那一条大路就是官道,却也不妨碍他就认准了那条路。感觉告诉他,顺着大路走一定能撞到大点的镇子,或是县城。 冬天的山林象睡着一样。这一天,身穿买来的长衫黄永青头戴方巾,迈着四方步一边享受田园风光一边走入河南边界。 不知不觉太阳快落山了,他才发现不要说走出山林了,就是连一户人家都没有看到。不由得有些紧张起来。 就在太阳快要完全落下之时,在昏暗的余辉之中,黄永青突然看到不远处的山坳里隐约有一户人家。 在山里转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早就累得不行的黄永青猛然间像是被打了一剂兴奋剂,跌跌撞撞地朝那处屋舍跑去。 等黄永青来到屋舍门前时,天空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黄永青迫不及待地敲了敲木门,有气无力地叫道:“请问,有人吗?” 屋舍内没反应,于是黄永青又叫了一声。这时,黄永青听到屋内有响动了。 片刻后,一个老农摸黑将院门打开一条缝,问道:“你是何人?怎会来此?”,老人说话的腔调有点怪,语气之中颇有戒备之意。 对此,黄永青毫不在意,毕竟深更半夜敲开人家的们,不管是谁都会存着戒备心理的。 “老…… 人家,你不用怕,我是来这山中探险的游客,只因迷路了,才辗转寻到这里。希望老人家能卖我一点吃的。”,黄永青诚恳地说道。 老农伸出头四周打望了一眼,然后又借着月光从头到脚打量了黄永青一会儿,然后推开院门道:“想来这位相公是游玩的士公子,若不嫌弃,就请到老朽的农舍休息。”,语气之中颇有谦卑之意。 黄永青连忙道谢走进了农家小院,随即老农赶紧又将院门插上。 黄永青随老农走进农舍,只觉得黑暗一片什么也看不见。只听砰的一声,随即陈楚痛叫一声。原来他看不见脚下的路,撞在了床铺上。 “老人家,这漆嘛大黑的怎么不点灯啊?”,黄永青忍不住道。 “相公,这山里穷苦人家哪点得起灯啊!”,语气之中颇有苦涩味道。 黄永青不禁吃了一惊。点不起灯!?这怎么可能?!等等,这老农刚才叫我相公,迎我进门时还说我是公子,这,这称呼?恩!公子,我现在是公子了。 虽然心中如此想着,但还是恭恭敬敬地道:打扰老人家了。 老农笑笑说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这就到厨房去准备吃的去。 半小时后蹲在门口发愣的黄永青听见老农喊道:过来吃饭吧公子,吃食已经备好啦。 黄永青弯着腰走进火房,见老农笑眯眯一边饭放在桌椅上一边说道:家里穷点不起灯难为公子在这吃饭啦! 黄永青连连道:“还好,还好。 见黄永青用奇怪地眼神望着饭碗。老农连忙说道:穷苦人家,没什么好吃的,委屈黄公子了,老农非常歉意地说道。 黄永青捧着木碗呆呆地看着碗中食物才知道什么叫吃糠咽菜了,心中犹豫。这么粗的糠能吃吗!就在此时,肚子又咕咕地叫了起来。 管他呢!先填饱肚子再说。 饥饿难耐的他也顾不得那许多了,用小木勺挑起那黑乎乎的东西,略一犹豫,随即一皱眉头猛地送入口中。吃不出是什么味,不过感觉非常的粗糙,这东西在后世恐怕连猪都是不吃。 不过此时黄永青饥肠辘辘,倒也吃得非常快。转头看见那位质朴的老农正一脸微笑地看着自己,陈楚想到:说不定这黑乎乎的食物还是这位老人家能拿出来的最好的食物了!想不到古人的生活竟如此艰苦!想到这,黄永青不禁叹了口气。 看到黄永青叹气,老农微微一惊,于是急忙问道:“公子何故叹气?是否食物不合口味?”,说话时,老农心中黯然,初时听他口音虽然奇异,但却头戴方巾衣衫楚楚,相貌不俗,就猜测对方可能是到山中狩猎游玩的贵家公子,因迷路而投到他的农舍,此时对方突然叹气,想来是不满意这粗糙的食物了。 古时百姓质朴好客,一旦有客人到,必将拿出家中最好的酒水吃食待客。如果客人不满意主人的招待,这将是主人的耻辱和遗憾。 黄永青不明白这些道理,但见对方神色黯然,于是道:“这很好了,我已经饿了一天了,承蒙老丈款待,能在这荒僻之地饱餐一顿已经是天大的幸运了!” 听到黄永青这话,老农立马又喜笑颜开了。 吃过晚饭,老农请他先休息,然而当黄永青看着面前这张铺着稻草的破旧木床时,心中不禁凄苦起来。 想自己不久前还生活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