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十 惜芳菲 上 (第1/3页)
这日朝议散后,隋静文约了几名同僚小酌。天色渐晚,珠玉河畔已经红灯高悬,画舫沿着河道徐徐而行,放眼望去,两岸灯火绵延,通明璀璨,与满天星斗交相呼应,宛若明珠铺就十里长堤,一派奢华富贵的景象。 几名乐工在弹奏着悠扬的曲子,桂花醇酿在小泥炉上慢火温着,十色小菜样样精致,但新晋的户部参事邹梓萍似乎有些心不在焉,旁人劝她一句,她才饮上一口,少时,旁人饮了三、四杯,她却连一杯也没喝干。 吏部的路芳扯动着她的衣袖,“萍姐,你今儿是怎么了呀?大伙儿为了恭贺你升迁才相约出来玩玩儿,你反倒闷闷不乐起来。” “是呀,咱们几个同乡,也都是同科,如今除了静文姐就数梓萍你官职高,你是前途无量的,不像我们,不知道还要苦哈哈的熬多少年才能混上个参事当当呢?”元葵是个直性子,说话没什么避讳,“户部是肥缺,吃香的喝辣的,你们瞧李彬,不声不响竟吞了三十几万两银子。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别说三十万两,就是三百两,我家里头的那位也能乐得半宿半宿睡不着觉呢。” 她这话引得身旁一阵笑声。隋静文对元葵也算得上知根知底。元葵虽在工部任职,却是个正六品的闲差,官职不高且没有实权,整天往值事房里一坐,看着别人进进出出忙里忙外,一丁点儿的油水也轮不到她。唐国官吏的俸银是有定制的。正六品官员一年的俸银也就是三百三十七两银子,虽说吃喝不愁,比起小门小户的老百姓要强,但碰上年节应酬,手头便不够用了。元葵去年迎娶夫郎,因为宅子太旧太破,夫家来人挑理,迟迟不让新夫过门。最后求到隋静文那里,还是隋静文念着同窗同袍之谊,大方的送了她一处新宅,她这才风风光光的娶了夫婿。 路芳的母亲曾经也做过官,meimei经商,因此家境比元葵好得多,只是仕途上一直也得不到重用。她十分羡慕邹梓萍,吃了口菜,有些恭维的口气说道:“虽说参事也才从四品,不过管着地方税赋钱粮,实在是可遇不可求的肥缺。况且李彬一案牵连甚广,户部罢免了那么多官吏,现在空缺很多,萍姐只要做出些政绩来,不出半年,正三品的主事还不是你囊中之物吗?” 邹梓萍觉得这话听起来顺耳,便笑了笑说,“你们吏部的参事年事已高,估摸着也快上折子告老还乡了吧?你不妨也加把劲儿,事在人为嘛。平日和同僚处好关系,得到了上司的赏识,自然就有机会。” 路芳频频点头。元葵在一旁没心没肺的来了一句,“要说梓萍你人缘就是好,李彬犯的案子牵连了那么多人,罢了那么多官,许多人也都贬了,只有你是升迁的。” “当然了,萍姐清正廉洁,为官勤勉,依我说这次升迁都迟了,早就该升才对。”路芳见邹梓萍脸上的笑有些僵硬,连忙打圆场儿。 邹梓萍自顾自续了杯酒,“哪里,芳妹你过奖了。我不过运气好些罢了。”说完将脸侧到一边儿,不看元葵。 元葵许是喝多了,借着酒劲儿,絮絮叨叨个没完,“话说回来,李彬被抓我是真没想到。那平日里多斯文多体面的一个人呀!竟然干的是损公肥私的活儿。不过也算陛下开恩了,只杀了她一个,没把她满门抄斩。那天法场行刑我正巧路过,你们可不知道,老的少的六十多口哭得那叫一个惨。李彬两眼一闭算完,可家里的人呢?流放的流放,为奴的为奴,听说李彬的儿子都送到撷春坊当小倌去了,以后还能有好日子过?” 按照唐国的律法,入罪的官妓不能赎身。元葵说到此处有些唏嘘。隋静文看了邹梓萍一眼,“那天邹jiejie也去瞧了吧?” 邹梓萍点头,“皇上下旨,叫户部官员都去观刑。原本我也想着,毕竟和她同僚一场,她又是上官,我是该去送送的。怎奈当着那么多官员的面,没办法敬她一口断头酒喝,为这事儿我心里头还觉得亏欠她。” 路芳笑了起来,“萍姐心地好,若换作是我,我是定不会自寻烦恼的。李彬斩首是罪有应得,家眷得以活命也是法外开恩了。要怪只能怪她自己,犯罪伏法,还要连累丈夫孩子跟着受苦。” “是呀,真是造孽。不过前车之鉴,她这事儿也给咱们提了个醒儿。俗话不是说得好吗?正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梓萍,你说是不是?” 邹梓萍正看着酒盅怀揣心事,被元葵猛地一问,先下意识的嗯了一声,随后琢磨着话音儿有些刺耳,便抬起脸来,“你方才说谁?” “李彬哪!怎么?”元葵有些莫名其妙。“敢情你没听清楚我说的话呀?” 邹梓萍脸色讪讪,“可能最近事情多身体差,有些醉了。各位,对不住,我先走了,你们慢慢喝慢慢聊,别因为我扫了你们的兴,咱们改日再聚。”说着起身拱手,然后不等众人答话就匆匆出了船舱。 路芳见她连随身的斗篷也忘了拿,急忙拾起来一溜小跑追了出去。 元葵小声嘟囔着,“她今天真奇怪……” 隋静文打开窗户,目送邹梓萍乘小舟向岸边驶去,嘴角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常言道,人作孽,不可活,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三人又说了一会儿话便散了。隋静文登岸后乘轿回府,然轿子刚拐过一条街,隋静文的贴身家仆董玉就从后面匆匆赶了上来,叩打轿帘递进一张信笺。 先是一阵熟悉的梅花香气袭来,淡雅宜人。 隋静文翻开信笺,只有寥寥七个字:日夜思君不见君。 沉吟了片刻,隋静文吩咐道:“停轿吧。董玉,送信的人呢?” “大人,送信的是撷春坊的荣儿,属下已经打发他回去了。他问大人何时能去看苏公子,还说苏公子好像是病了。” “病了?”隋静文拿着信笺的手指微微一抖。“去撷春坊吧,轿子就不用了,你陪着我,咱们走着过去。”官轿太过引人注目,虽说开设官妓也是为了满足官吏们日常的需要,时常会有官吏出入,但隋静文并不愿意招摇过市。 隋静文下了轿,看看天色,董玉凑近了问,“您看,要不要给苏公子买点礼物?”隋静文想了想,颔首,“也好,照平时那样准备吧。” 撷春坊就坐落在珠玉河畔,是珠玉河两岸最大的官妓教坊。隋静文主仆二人前脚刚踏进撷春坊的红漆大门,鸨公李氏便一阵风儿似的满面堆笑迎了上来,举手投足一股子厚厚的脂粉气。 “哎呦,隋大人,您可来了!这掐指算算有一个多月了吧,您也不见个人影儿,可把我们青鸾给想死了!他成天就问我呀,‘公公,公公,这隋大人怎么不来了?是不是你把她给得罪了?’您瞅瞅,这怎么话儿说的,我没怪他怠慢了您,他倒埋怨起我来了。得了,您快里头请吧。青鸾病了,嚷嚷身子疼,吃了两副药也不见好,瞧着就怪可怜的……” 鸨公喋喋不休,隋静文示意董玉掏出两张银票塞给他,鸨公眉开眼笑,顿时也不鼓噪了。亲自将隋静文让到了后院的雅厢,碰巧荣儿端着盘子出来,隋静文示意他不要声张,轻手轻脚的走进了屋去。 屋内的陈设以梅纹为饰,别有一番韵致。薰香袅袅,几张薄笺掉落在软塌旁。苏青鸾背对着门委身靠在软榻上,只穿了月牙白的小衣,自腰身以下披了一张梅花报春的金丝薄被。他如瀑的长发柔顺的披散着,只用了一根雪白的缎带系住。隋静文弯腰捡起了薄笺,上面娟秀的字迹映入眼帘,“长相思,摧心肝。日**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不信奴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