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 天若有情天亦老 上 (第2/2页)
罢了,只是思宜的病……”水月彤萱的眉头拧在一处,“末将和他分别之前,他就已经断断续续的咳嗽,吃了药也不怎么见好。听说内府规矩多事情繁杂,末将只怕他受不了……” “据本宫了解,他的病症已经比你们先前好多了。这几个月来,一直有大夫给他诊脉,药也没断过。”宁婉这话确是实情,柳思宜虽然在双阳郡府为奴辛劳,却常有宁婉派去的大夫问诊用药,贺兰凝飞也没有在这方面苛责他。 水月彤萱感激地拱了拱手,“那敢情好,多谢殿下照顾,我们夫妻欠殿下的实在太多了。哦,对了,这是近半年来末将节衣缩食省下的三十多两银子,虽然少了些,但还烦请殿下替末将带回去交给思宜吧。内府不比别处,有了这些钱,万一思宜遇到个难处总可以疏通疏通。还有这个……”她将银两放在桌上,又掏出两个药瓶,“这是上好的伤药,末将怕思宜做事难免磕磕碰碰的,请殿下一并带给他吧。” “嗯,好吧。”见宁婉迟疑了一刻终于点头,水月彤萱猛地松了口气。宁婉看着她好笑,“本宫从小到大,还是第一次替别人当送东西的杂差呢!” “殿下……”水月彤萱不好意思地憋红了脸,双手使劲儿搓着,“末将也知道叫您给思宜带东西实在不应该。只是末将整整半年多看不见思宜,如今好不容易见到您,满腹的话只能同您说。唉,末将也不藏着掖着了,其实末将还预备了好些给思宜的东西,棉衣啦,夹衣啦,发簪之类的,还有、还有封信……” 水月彤萱将信递上去,宁婉接过一笑,“罢了,难得你们夫妻情深意重,看着思宜的面子,本宫就不和你计较了。除了书信外,其余东西都交给流鸢吧,本宫会命流鸢带回云京的。”说着宁婉唤了流鸢进来吩咐一番,流鸢领命自去打点。 宁婉见闲话也叙的差不多了,便问道:“本宫在普洲的时候,便听说庆丰楚寇猖獗,如今情形如何?” 水月彤萱展开地图为宁婉一一讲解,“殿下请看,庆丰地势特殊,东南方向五十里外便是縉河,縉河南岸为楚,北岸为唐,我国百姓有七个村镇沿河而居。縉河环绕縉山,縉山山势陡峭,易守难攻,楚寇多藏身于其间。他们每次来袭大多是在晚间,趁我百姓熟睡便抢劫掠夺。我军现在縉河北岸驻扎,先前也常在晚间遭到突袭。后来我军加强了戒备,几次交手后,楚寇吃了大亏,如今也不敢贸然来犯,只是会时不时sao扰过往的商队。”
“据你观察,楚寇大约有多少人?” “少则八百,多则上千。” “这么多人?”宁婉的脸色沉了下来,“那么说如果想从庆丰过縉河入楚,先要面临这些匪寇,很危险。” “是的。而且这些人其实并不是什么人都袭击的。据末将所知,唐楚虽然不和,却并未停止通商。原来燕国统辖时,大量的楚国商人在庆丰囤货,现在人数虽然减少,却仍有相当数量。庆丰地界龙蛇混杂,也有燕国人和魏国人会来此易货的。这些楚寇能分清是哪一国的百姓,他们会放过楚、燕、魏国的商人,却只会对我国的百姓发起攻击。” “哦?”宁婉和水月彤萱快速交换了一下眼神,“是否可以推断出,他们不是一般的匪寇,他们是有组织有目的的,而且这个目的又很明显。” “不错,末将也有同感。末将与他们交锋三次,那些人虽不是正规军,却也纪律严明,令行禁止,绝不似一般的山贼。高将军甚至大胆推测,说这些人很可能以前当过兵,不然不会那么整齐划一。” “换句话说,他们也可能根本不是山贼,他们伪装成山贼,就是为了要掩盖他们的真实身份。”宁婉自抵达普州,就开始策划如何最快最有效的秘密潜入汉国。然而,就在她准备采取行动的同时,楚寇作乱,闹得百姓怨声载道,她亦无法脱身。宁婉本就觉得天底下怎么会有如此凑巧的事?此刻经水月彤萱一提醒,思路反倒清晰明朗。 宁婉又仔细查看地图,“彤萱,如果本宫想从庆丰经魏国入汉,你看哪条路线可行?” “殿下要去汉国?”水月彤萱一愣,见宁婉点头,便指着一条狭长的路径道:“庆丰与魏国之间有将近一百里的野山,几乎都是悬崖峭壁,自古无通路,很少有人行走。所以说即便两国交界,却不通畅。魏国人也大多是通过燕国或者缙河入我国境的。” “这么说,就是无路可走了?”宁婉蹙着眉,“时间有限,本宫不可能取道燕国再经魏国入汉。如果山路不通,也只有选择乔装入楚这一个办法。” “这太危险了!”水月彤萱不解的看着宁婉,“末将不明白殿下为何要去汉国,但唐楚敌对多年,纵无战乱,也不过是一促即发的事。取道楚国凶险万分,殿下身为皇太女,无论天大的理由,也不可以置国家和百姓于不顾而孤身犯险呀!” 水月彤萱情急之下顾不得君臣之礼,一把握住了宁婉的手,眼眸中急切之情溢于言表。宁婉静静看了她一刻,轻轻拍了拍她的手,“你莫急,本宫有迫不得已的苦衷。你看看,你还认得他吗?”说着取出一幅画像铺开,里面一位含笑盈盈的翩翩公子,正是凤雏。 水月彤萱一愣,“这不是赶集时在映春斋替末将解围的那位公子……” 宁婉苦笑,“你记得他便好,你坐下来,本宫慢慢的说给你听。”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