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平烽台 (第2/2页)
又听南帆渡续说,诸人赶紧竖起耳朵来听。 孙安图道:“你知我在此处,却能登台,这是大勇,你本惧死,却愿为群修赴死,这是大善,你巧妙破我之言,这是聪慧,你能看穿世情,这是练达,你知一死,就可拟平战祸,却不愿立即赴死,这是不舍,你这样的人,开拓不足,守成有余,不过在乾沦海周边,守成才是大善。” 那人福至心灵的跪倒在地,拜道:“师尊在上,请受……” 南帆渡徐徐收声,“这人就是弈象宗第二代宗主,孙奇,这个奇字好啊,奇缘奇思,恰好应了这人。” 诸人听罢之后,纷纷开口,“高人啊!” 贺从叡捻须道:“高人行事,非我辈能忖度,不管是孙安图真人,还是孙奇真人,皆是一代奇士。” 南帆渡笑了笑,“弈象宗守成,基业传数代,今日我等开拓,诸位均堪奇士。” 贺从叡等人忙是笑着推辞,不敢承受。 南帆渡目光落在平烽台定,暗道:“我的路,从此地开拓。” 随着他们步步登台,周边群修纷纷来观,看见南帆渡时,更是个个侧目,惊叹不已。 “青剑湖在莽山立足数百载,秋斩楼何其狂傲,可南帆渡战书一下,此人立即望风而逃,卷铺盖远遁他方,看来,秋斩楼也就是泛泛而已。”有人议论道。 “那是,你也不想想,南帆渡是何许人也,海蟾宫古道楼出来的,那家伙,了不起啊了不起。”有人卖弄道。 旁人就问了,“古道楼哪里了不起?楼里有多少人?” 那人只听了些许传闻,哪知古道楼的根底,当即被问的哑口无言,吱吱呜呜道:“反正了不起就对了。” 不得不说,秋斩楼的遁走,帮南帆渡把威名竖起,传播极快,现在莽山中群修,普遍认为,南帆渡绝对是莽山第一人。 平烽台上,按照势力大小,分布着数十个座次,这些势力均无丹境道者坐镇。 还有些没家的小散修,在外圈里三层外三层的看热闹,这些人议论个不休,交谈声阔,叫嚷呼喊声不绝,乱糟糟的,嘈杂一片。 午时已至,三通号罢。 南莽道者差不多全数来齐,宣真府坐在凤山府进边,双方人马冷着脸,彼此看不爽。
南帆渡侧眼看去,见得宣真府这边,有几个人气息醇正,心有所悟。 素青渔隐有所觉,回看一眼,点首一礼却不言,南帆渡微微点首,报以微笑。 孙伯长觑了南帆渡一眼,见后者点头后,向下看着,眼瞧平烽台上人头攒动,胸中如燃炽火,不由有些兴奋,站起啦,团团一拱手,“感谢诸位道友,应贫道之邀,来此共会,如有怠慢,还请海涵。” 声落时,下面一静,齐整整的,却是惧凤山府威风,不敢造次。 少顷,纷纷起身客气。 孙伯长道:“大伙都在南莽修道,想必知道,此地修道甚艰,在坐的,有友朋,也有仇敌,大伙以为如何?” 有位八旬开外的老道,座次靠前,看去颇有声望,说道:“孙府主这话,咱们也都明白,可这事是世代如此,我等纵有心更改,消兵止戈,也是有心无力,孙府主即开此议,想必有上好章程。” “这章程是有,召集大伙,也是集思广益,多多参详。”孙伯长沉声道:“南莽多乱,根本原因是散修甚多,为修道宝材而互相争执,这话想必大伙也都认同,贫道就不再赘述。咱们修道,无非是求长生二字,争执耗损,于此何益?” “再来北莽威胁在侧,我等若不改变,必生祸端。”孙伯长忧心忡忡,道:“今日我有意,歃血为盟,协力同舟,和衷共济。” 老道欣喜万分,“此举大善,正要锸血为盟。” 孙伯长早有安排,于是乎,在场半数以上的人应从。 事情顺利,孙伯长脸庞通红,加紧道:“今日此地,我孙伯长对天立誓,以此残躯,捍卫众位道途安平,赴汤蹈火,百死不悔,誓与南莽共存亡。” 语出惊人,声动八方,诸人听得热血沸腾,有人忍不住跟着立誓,齐声呼喝,叫声震天掀海,气势如虹。 有些别有异心,亦或放不下仇恨的,在此大势卷裹下,也不得不服从,跟着大喊。 还有一小嘬人,是跟着宣真府来的,支秉谦不表态,他们也不发话。 孙伯长笑道:“支道友,贵府可愿为南莽安平出力?” 在此氛围下,敢反对的,真还要些胆子,索性支秉谦也不反对这事,“道友此议甚好,我府是否入盟暂不来提,只问这盟主之位,道友属意何人?” 南帆渡开口道:“依我之见,孙道友就极为适合。” 支秉谦眉头一拧,“南道友非是我莽山人士,怎敢擅言?” 南帆渡淡声道:“凤山府为我派下府,如何?” 支秉谦又道:“盟主之位,至关重大,还得细细商榷。” “在场之人,没有人比孙道友更为适合。”南帆渡一指脚下平烽台,“此台是弈象宗祖师孙安图所立,莽山地界皆为弈象宗旧址,而孙道友,正是弈象宗宗主孙氏一脉的嫡系后人,由孙道友担当盟主,接管先人遗地,此乃天经地义之事。” 语惊四座,群修皆动,支秉谦心头一震,压下惊意,冷冷道:“口说无凭。” “有我弈象孙氏宗谱为证。”孙伯长取出宗谱,“道友有疑,尽可一观。” 支秉谦接过宗谱翻阅着,发现纸质古老,少说也有万载历史,笔墨间,尽显古风,这是件古物,翻到最后一页时,孙伯长的名字格外刺目,他猛一合上,冷笑,“这是伪造之物。” 南帆渡跨步上前,直视支秉谦,“伪在何处?” 随着南帆渡的靠近,支秉谦脊背一寒,只觉恐怖,要说何处作伪,他也说不上来,只得闷闷不言。 南帆渡呵斥道:“仅凭臆断,擅自断言,可笑。”斥罢之后,目扫群修,温文尔雅疏懒的脸庞,叫人无法正视,“谁赞成?” 群修相顾无言,宗谱且不说,这会儿都看出来了,有南帆渡为孙伯长站台,又有凤山府依附者帮助造势,今天这局面,孙伯长的盟主位子坐定了。 八旬老道首先喊道:“我……” “我反对。”在老道开口之前,宣真府的位置上,有声荡开,在这静谧无比的台上,犹如山岳坠湖,掀起万丈波涛,纷纷侧目震惊,不知何人如此大胆。PrintChapterError(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