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交换 (第2/2页)
终于开声,抚掌叹道:“燕道长洞察秋毫。” 晋神宗不得不承认,盖因宁舟无法离开这,他承不承认,早晚也会露出这一事实,“你既然与我说这些,必非无因。” “我有一法,可解你困顿。” 晋神宗眼神一动,盯瞧过去,见宁舟凭崖而立,道袍满涨似旗,猎猎有声,侧首正向他望来,“请暂收敛欣喜,此法不白赠。” 晋神宗莞尔道:“出入法子,我可告诉你,但你却需立誓,罗浮峰中的事情,不可传给第二人。” “尽可放心,贫道虽不认可贵教,却也是灵门道人。”宁舟点首道:“这是你可提的唯一条件,不可再多。” 晋神宗面无表情,不知在想什么,良久后,才道:“依你,立誓吧。” 宁舟当即一手举天,发下一个毒咒。 见誓毕,晋神宗也很痛快,当即说了出入诀窍,“此峰奇异,能生内宙空境,但万事万物,绝无尽头,有进自有出,有生自有克,这座罗浮峰,每隔一段时日,便有天外流火飞来,穿透内宙空境,在此之时,无需借助其他,只凭自身,就可出去,需注意的是……” 言毕之后,他道:“现在请道长说了。” 宁舟道:“怎能证明,你这话为真?” “你别无选择,我也别无选择,常言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你我皆在绝境,坦诚才可互救。”晋神宗略有感概道。 宁舟没有选择,是因这话他不信也没办法,毕竟出入之法,他不知道,只能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 晋神宗没有选择,则是宁舟道破关键,知道罗浮观群修对他很重要,晋神宗若不吐实,宁舟大可将这里的人,全数杀掉,折断晋神宗升灵大典之路。 先前晋神宗故作无所谓,实是以进为退,期望宁舟别把目光,放到罗浮观身上。 现在两人是互掐咽喉,谁也不会轻易放手,亦或退步,宁舟若拿罗浮观威胁,晋神宗断不会允许。 有些事,不能简单的计较,他宁可失了升灵大典,也不能向自己低头。
这时他们二人,如愿相信对方的话,则是真正身怀大勇气。 宁舟想了想,洒然一笑,“我知浮峰中,有两位丹境灵门道者,他们孤家寡人,你将他们纳入府下,立即可用,绝无人来寻你晦气。” 因玄灵之别,玄门道者拜入摩相教,必损功果,如方黛一般,道身枯朽,一切重来,而灵门则无此虑,道行不增不减。 晋神宗微有笑意,他确实有件大事要办,若是成了,这次升灵大典,他可拔得头筹,但办此大事,却需要人,宁舟口中的两个人,对他而言,意义重大。 “说来吧!” “虞落花、黄须儿,他们身处不同之地,在……”晋神宗一一听罢之后,精神微感恍惚,知时间到了,对着宁舟一礼,“道长有闲,可在罗浮峰随意闲玩,若我回来时,流火未至,道长还未走,届时亲自招待。” 宁舟还了一礼,目视那教徒眼睛一闭,绝了声息,却是身死。 宁舟稍看一眼,把江继风扔在一边,不去理会,留待他与三寸斜阳宗交锋。 反身向下,寻到罗浮观的几位箓境道者,将其道行一一废去,使晋神宗未来丹境力量,就此夭折。 对此,罗浮观诸修大眼瞪小眼,拿宁舟毫无办法,他做完此事后,不再停留,起了一阵轻风,遁往天中。 居天千丈往下一观,罗浮观边沿似是野兽齿咬,不甚规整,绕有三万余里,外山内平原,有城池百数,分落各处,人烟稀疏。 罗浮峰凡人的性命,不在宁舟之手,晋神宗身上罗浮主人,他救一分,后者必毁十分。 稍看一眼,便落下地处,在罗浮峰闲逛着,走走停停,权当陶冶心智,连那罗浮观,他也住过几天。 晃眼过去月余光景,宁舟心有所感,豁然睁开眼目,向天一观,就见天际尽头,裂开一处大口,周边白风涌动,内里则一片黑暗,只闻呼呼声响,如是蛟龙出洞,还未现身,就已引起好大动静。 他知时机已到,不做犹豫,往天中而去,到了罗浮观内宙空境边界之外,到此,他稍稍一停,静待天外流火而来。 过了半个时辰,洞中现出一光,烈阳初开,一片灿烂,一道斗大流光自天驰下,这火团很是迅猛,来使汹汹,越烧越煭,炽气充斥在眼目之内,尽是烨烨之辉。 据晋神宗所言,这流火飞落时间不定,有长有短,稍一耽搁,出去机会便没了,这等火势太凶,人逆行之,真如飞蛾扑火,危险万分。 但宁舟却不能不走,错过这次,下次机会没来时,晋神宗压服虞落花,黄须儿二人,这两人还罢,晋神宗此人,在宁舟看来,必然非凡,有他为主,其它人为辅,宁舟心里还真有些犯嘀咕。 待流火冲开内宙空境壁障,他猛然纵身,一飞冲天,刚刚入了流火通道中,就有一团赤风迎面吹来,口干舌燥,恨不能立时饮尽五湖之水,来消暑解热。 运转法力,在体表布下一层气芒,隔了热风在外,往前而去。 这流火不知多少团,无有穷尽,怕是不下百里,满空尽是赤霞爉光,行在此间,耳畔呼呼声不绝,且流火边界,似有无形墙壁,不可穿行。 有时火团擦中洞壁,发出闷雷震响,打鼓声一样擂动,咚咚荡荡,震的他头晕眼花,心火直冒。 宁舟心下一凛,自身是力道之躯,尚且如非费力,以晋神宗丹境之身,在此种环境下,几无可能,只凭自身就可出去的法力,必然依仗他法。 未行多久,他就发现,要走此路,至少丹境不可,至于罗浮观一众,则是麻长老以前带过来的,都没出去过。 这时耳闻凄厉音啸,宁舟闻声一看,见得两株火苗呈梭形,挨在一处,摩擦之下,啸音不断,且还有股股黑火喷出,这火一看就知厉害,他也不来硬抗,侧身避过。 这条流火,如果在外隔着老远看,实则不是直来直去,而是一条极长弧线,成环扭曲,实长有千余里。 这一内一外,看到的景象及长度,却是不同,rou眼所见,未必是真,大抵可以形容此处。PrintChapterError(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