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章:墓冢 (第1/2页)
山涧清泉,飞瀑溅珠,石凳两张,中摆青石圆桌。网,一路有你! 鸟语花香,盛幽谧境,山间气息沁人心脾,凳上坐有一位中年道人,道风隐隐,山风送来,拂动道袍微微摇摆。 他双目有神,亮如点漆,双指扣在桌上,发出笃笃声,恰与旁侧红炉沸水声相应,契合自然。 这时自外飞来一只青鸟,他目望过去,微微一笑,“神隐真人。” 那青鸟敛翅一落,化作一道青烟,凝出一人形貌,正是太一神隐化影而来,他亦是笑道:“方才异象,太羽真人,可有感应?” 太羽真人一笑,“我派离中柱最近,岂无感应。”说罢,疑惑道:“对此异象,惊戟却是不解,不知那中柱究竟发生何事。” “我亦如此。”太一神隐道。 虽则他们都是天象真人,可感知到中柱的变化,但此感觉,只是模糊印象,不如亲眼所见,只能凭借以往经验,判断发生何事。 “来,先饮茶。”太羽真人却是不急,笑了笑,伸手一捉,斟出清茶两杯,茶香蔓散,闻上一闻,便感骨头酥/软,品上一品,更是悠然自得。 他们寿命太长了,这般漫长的生命,见识过太多太多的事情,不说荣辱不惊,也可言淡看江湖,听风观雨,一切一切,都是那么悠然。 站在这天下修士之巅,自有这股子风采,他方纵是地动山摇,江河改道,也不能动摇他们的心情,坐在绝巅之上,一览众山小,万事万物,如观微尘。 除非牵扯到自己及宗派的事情,他们一般都是心怀不乱,任拂。 慢悠悠喝完一杯茶,又聊了数句,太羽惊戟才道:“回到方才的事情吧!” “真人请说nAd1(”太一神隐稍一点首,示意道。 “如今六玄皆有弟子在中柱,这动静想必与他们有关。”太羽惊龙道。 “真人可知道些什么?”太一神隐侧首问道。 “不多,仅知中柱出现一物,名作神仙园。”太羽惊戟说到神仙二字时,似笑非笑,又道:“这名目究竟何意,暂不去说他,只说这神仙园,我派没有丝毫记载,仿佛此园凭空而来,来历莫测。” 太一神隐眉目微动,“近日我在闭关,还未听得此事,这神仙园想也有趣。” “趣味极了。”太羽惊戟悠悠一笑,“试想看看,我派立派数千载,直追三大派门,纵是上古一二事,也有所了解,可这园子,我派却没落于文字,可以想见,祖师也不知此园。” “这般说来,唯有三大派才知其来历了。”太一神隐道。 “未必!”太羽惊戟道:“不过这异象就近发生,不同寻常,我派却可前往一看。” 太一神隐微一皱眉,“真人要去?” “已经去了。” 话音一落,天外飞来一只纸鹤,飘空一散,显出一张巨幅画作,这张画作中,有一块神碑,看其样式,则是件墓碑,而行,但逢物事,一概收拿,如那不知饱食的饕餮,见物就吃,无所不吞。 太一神隐一观,讶道:“原是异宝作祟。” 看了片刻,便瞧出几许端倪,此碑看似神勇,实则后继乏力,有灵机飘散,点如星屑,回光返照而已,只见大碑振动间,悠忽隐空不见。 太羽惊戟叹道:“此宝正在毁灭途中,可惜不能收用,不然或可救回nAd2(” 他以道法前去相探,比真身去快上不少,才能收摄此景,如真身前往,在大碑消失前,万万见不到。 看完整个过程,太一神隐对中柱情形已有了猜测,“想是他们破阵,惊动了内中禁法,引起阵崩气散,大碑被天地奇力挤推,自发奔行,镇封万物,却为此碑自发如此。” 太羽惊戟对着大碑多看了几眼,“这神仙园,应是前辈大能的墓冢,安居在此,被这些后辈惊动,不过也无妨,此碑并无杀机,他们应该无恙,据我观来,这奇物消失,短时内不会再现。” 太乙观动用手段,窥视此景时,其它五派也有感应,各出手段观瞧,均是得出如此判断,但对于神仙园,皆无所知。 除六玄之外,四灵道脉,也各有所觉,虽有三重天阻隔,但这异象发生所在为中柱,此柱贯通两界,灵机相牵,这等惊人的气机变化,凡是天象真人,无一不知,但却不知具体,一片茫然。 数天后。 一口漆黑棺材,小心遁过三重天,来到乾界这边的中柱上,微微掀开一线,要看个清楚明白时,忽自中柱西北方位,升起一颗明珠,却是一道剑丸遥斩,咔的一声,切的棺材四分五裂,从中跳出一位道人,让开一边,他一脸蜡黄,眼圈飘烟,色做黑红,一脸死相。 空留一声冷笑,在天际回荡,“太魃坛的道友,过界了,可需贫道教你分寸二字?” 那道人一笑,“何须动武呢,白白伤了和气,既不欢迎,贫道离去便是。”言讫,望了那中柱一眼,拔空而去。 少顷,又有一片树叶飘落,这片树叶大如山岳,沉甸甸的飞来,咚的的破开三界壁垒,荡开极天罡风,上面附有魔头,纤细如脉。 在中柱东位,悬起一道风火之气,遥空一立,对着此叶,爆出一道极尽刺目的清光,一气东来,飞龙蜿蜒,只见一道神虹在空,火屑纷飞,如是焚山煮海nAd3( 那树叶一旋,返身而起,不与剑光相对,从中传出一道笑声,“洗道友,动气亦伤身,且意了!” 言毕,不闻回声,他也不以为忤,知事不可为,轻笑一声,化影径自散去。 又过片刻,一只魔头跨界而来,此魔生的神圣庄严,面浮宝光,背后浮现宝塔一座,广夏万间,状似天宫,可见香火之气,熏盖八方,下方有生灵无数,叩首膜拜,煌煌然,大气磅礴。 突然,从太乙观中冲出一条恢宏长烟,笔直如柱,稍稍一定,那魔头当场破碎。 观此一幕,两州诸真,无不侧目,烟气凝住,化作一道人影,目望一处,“黄泉道的来客,可知你到了何处?” “乾沦海。” 那人道:“知此还敢过来,当真以为,本座不敢越界杀人?” 黄泉道的来人,借气而显,对着那人一拱手,赞道:“天下道冠,风采依旧。" 那人负手而立,“这赞誉,我收下了。” 黄泉道的道人,“不过你的恫吓,还吓不着贫道,恕贫道失礼。” 说罢,他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