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之锋_第一百三十七中:镜下故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七中:镜下故人 (第1/2页)

    “这杀机。”宁舟讶异难解,强行压下思绪,却越压越冲,双拳紧紧握住,杀意已然待发。

    “莫不是这里灵气有鬼?还是有人动了一筑居,引发了颜真人所留后手?”宁舟又生疑惑,不怪他这般想,实因平白无故,不会发此杀机,他感觉这时一个按耐不住,怕是能杀所有人,包括亲熟者。

    这内中原因,他却是想不到,目望窗外,远方起了一层阴霾,似有来。

    “罢了,这灵气源头,就先去一探究竟,如遇晋神宗,也唯有生死一搏了。”动念间,他已拿定主意。

    这股杀意,泊泊沸然,难以压制,这幅情状被越长信等人瞧见,结果难以预料,此行不得不去。

    至于是否为一筑居变数,却也管不着了,那处即为颜寄北遗蜕所在,必然有多人前去相看,他这幅模样,去了反生不美。

    此去若查是灵气源头作祟,自当了然,若不能查得,务必要设法压下杀机,不然,只能推到行功踏错身上了。

    少顷,开了阁门,眼目稍一远眺,择了个方位,罡烟化气,一道银虹横绝云端,转瞬去远。

    随着越靠近源头所在,感应愈是强烈,心知没有走差。

    十天后,到得一处危嗽绝崖,风气不佳,细雨伴来,观那崖顶老松撑天,上覆琼云,树如翠屏,凉风习习,携露而来,真如丹青画卷。

    到此,身感微凉,稍一亭凭望,然后一袭寒衣直上清云。

    绝崖之上,漫天浓云,雨点扫落,沙沙声响,眼目难辨三尺之界,微一拂袖,云霭翻滚而去,现出一条弧形扇道。

    信步而走,盏茶工夫过后,把步一止,看见前方悬有一面镜状事物,这镜子不同寻常,黑底白边,中间花斑耀变,色彩多端,整体偏暗,仿佛世间千色,融揉在一起的彩光nAd1(

    从中心起,环圆放射,斑纹点点滢华,分不清是自正旋还是反转,花纹丰富,饰彩华丽,观去只觉生机盎然,耀斑光芒妖异,变幻莫测。

    似乎星空宇宙,尽藏一镜中,平视可望,触手可及,但宁舟却没拿过来,站在一边端详着。

    “妙,妙不可言。”宁舟只看一眼,便发出由衷赞叹。

    雾霭摇曳,云/雨飘摇,玉镜的淡淡光辉,挥洒峰顶,奇幻间如置身星天之中。

    “既然喜欢,为何不取走呢?”宁舟赞叹方落,背后传来人声,润如玉珠,分外好听。

    他转身一望,迎面走来一位文士,头系飘巾,衣着散漫,举止翩然,仪态非凡。

    宁舟上下扫量一眼,只觉对方形貌又有变化,已看不出律香主的痕迹了,但那气韵,却叫他记忆犹新,不能或忘。

    他欣然一笑,“先生,又见面了。”

    钟毓秀道:“一别数载,你可还好?”

    宁舟道:“尚好。”

    “那便是不好了。”钟毓秀道:“观你杀气横溢,泄如怒潮,怎么,是要杀我吗?”

    宁舟道:“先生这玩笑,开得晚辈惶恐。”

    “你也有怕时。”钟毓秀轻笑一声,饶有兴趣。

    宁舟微含笑意,道:“记得当时遇见先生,晚辈便说过,只有被逼上绝境,才能压下对死亡的恐惧,那时再无惧怕可言。”

    “你到绝境了吗?钟毓秀问道nAd2(

    宁舟心头一震,诚声言道:“无。”

    “既然无,你却怕了。”钟毓秀微微摇头,“自己能说下这样一番话,却不能坚守自己所言,这是什么?”

    “心口不一。”

    “你是口错,还是心错?”

    宁舟躬身一礼,“多谢先生指”

    “这就算指点了。”钟毓秀似笑非笑。

    “晚辈非智,自问也不愚,先生这番言语,晚辈听了却有感概。”

    “仅有感概?”

    “还有自省。”

    “这还不错。”钟毓秀微笑道:“我话没说几句,指点却也便宜。”

    “那晚辈就便宜招待了!”宁舟笑了声,伸手一拂,一片雾气铺卷而出,待雾消退时,桌椅酒水,亦是俱在,“请了。”

    “酒是躁烈物,我却不取,饮茶吧,平和。”钟毓秀洒然而坐,反掌摸出红炉铜壶,火煮壶中水,倾倒玉沸液,香气已扑鼻。

    淡香满怀,举杯对饮,饮罢半杯后,他放下茶杯,“你快到绝境了。”

    宁舟闻言知意,无需思索,道:“先生是说,我这一身杀气。”

    “这何止是杀气。”钟毓秀摇首道。

    “那是?”

    “戾气nAd3(”

    宁舟点点头,“晚辈原先还奇怪,自己向来修功修性,不乱自心,未有一丝偏差,怎会无故起杀机,且还烈如决堤江河,不可遏制,原是这般。”

    “你可知此气何解?”钟毓秀问道。

    宁舟摇头,“晚辈不知,劳请先生示下。”

    “宣泄。”

    “压而不发,结果如何?”宁舟问道。

    “死。”言简意赅,一音定论,让人不得丝毫怀疑,此语真假。

    宁舟微微一惊,叹然道:“原来绝境在此。”

    钟毓秀端起茶杯,以盖轻抚,瓷器撞击,玉音质妙,“你明白了?”

    宁舟道:“晚辈怀此戾气,杀意沸然,若不愿死,必要截人而杀,泄此戾气。这碑界中,有玄灵两道,杀灵无碍,杀玄,牵一发而动全身,动此杀机,结局殊难预料。”

    钟毓秀淡淡道:“告诉你一个不幸的消息。”

    宁舟淡笑道:“晚辈最近不幸,已经足够多了,虱子多了不咬人,不愁再添一件。”

    “看来你这无量真传,也过得也不如意。”

    “将相公侯,位压万般下品,尚有哀愁痛苦,晚辈未到五十之龄,难解自身所命。”宁舟语态平常,看不出丝毫不妥。

    “压抑自身个性,郁郁难舒,这可不是修己之道。”钟毓秀品评道。

    宁舟道:“先生经历丰富,学识渊博,可有指教?”

    “你既然诚心诚意拍了个这个马屁,我自当不会令你失望。”

    宁舟莞尔诚声,“敬候先生纶音。”

    “你跨步到七十年齿即可。”

    “从心所欲吗?”宁舟呢呢一声,沉默片刻,“未到此龄,逾矩。”

    宁舟所言,当然不是说自身年龄,而是立场及身份,皆不足以达成钟毓秀所说,杀人泄戾气,必备诸派共杀之,从心所欲,实为笑谈。

    钟毓秀笑问道:“规矩由人而造,由人而破,你说是吗?”

    宁舟微叹,“先生何必逼我。”

    “这是事实的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