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唾弃人生_发小董丽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发小董丽丽 (第1/2页)

    丽丽是我的发小,其实整个村子的孩子都可以叫成发小,只不过丽丽比他们跟我更亲近,为什么?因为我俩可是订了娃娃亲的!

    村里人本就不像城里住对面都不认识,就算是离个好几条街,那也是亲的不行,到了外地,老乡的情义更浓。

    丽丽姓董,她的父亲与我父亲是同学,只不过后来一个去了机关上班,一个在家务农,但丽丽他爸可不是省油的灯,而是我们村里的标杆式人物。

    那时候所有人都削尖了脑袋找个好工作,如何让能找个正规工厂当工人时,他爸爸就反其道而行,做了人人喊打的“投机取巧”之事,做生意,那时丽丽她哥还没出生,她妈成天挺着个大肚子跟她爸满世界跑,从南方倒腾一些小商品回来,然后拿到各个市区去卖,当时可不像现在简单的被城管追,交罚款,东西没收,或者说说好话,下不为例,那时这犯的可是政治错误,你走的是资本主义,在社会主义国家,是不可能允许的。

    她爸被抓了N次,就连自己儿子出生,还在号子里面蹲着,村里的老人都说他不着调,不去干正经事,成天想着发财,甚至一度成了村里的最佳反面教材,当时像父亲那样与他年纪相仿的,都被家里大人告知不许与其来往,怕被带坏。

    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的到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成了那个时代的口号,丽丽她爸虽然之前一事无成,干啥啥赔,但机会永远是属于有准备的人,常年的经商和走南闯北的经验让他第一时间嗅到了发财的味道。

    他背着丽丽她爷爷把房子给抵押了,拿着钱进了两大车饮料,她爷爷知道后心脏病都气犯了,大骂自己上辈子造的什么孽,真是冤成父子债转夫妻,没他这个混蛋儿子,可丽丽她爸跪在自己老子面前说我这次一定成功,漫说这房子,就是给你盖个村里最高的小楼,也不在话下。

    没人相信他的话,都是凭着以往经验看他的笑话,看他彻底的一无所有,流离失所,可事实证明,经验 运气 胆识 敏锐的嗅觉成就了当初最早下海的那批人,丽丽她爸进的这批饮料,就是风靡世界的可口可乐,而更令人想不到的是,人们对这个颜色暗沉、还会冒泡、喝起来嗓子像被刮痧一样的饮料非常喜欢,丽丽她爸就租了个小摊位,找了他小舅子和meimei来帮忙,每天排队的人络绎不绝,不到半天,就能把一天的备货全被售罄,而且,决不多买。

    丽丽她爸确实是做生意的料子,当时就知道饥饿营销,而且还大肆宣传,买几瓶赠几瓶,小孩子来了有礼品,大人来了送首饰,这些,其实都是他当年折腾时没卖出的东西,现在,当成了这周边做生意的最大的亮点,加之服务周到热情,他的生意是越来越好。

    最终,丽丽她爸也没有食言,不仅还清了所有的外债,还给他爹盖了一所二层小楼,直到今日,也是村里的最高建筑物,到了此时,人们的口风才转变过来,每每提起,都是挑大指称赞,懊悔自己当初没有那份胆子,只能土里刨食,挣点小钱。

    按理说丽丽她爸生意好了,应该乘胜追击,做大做强,可丽丽她爸这时又给所有人来了个大跌眼镜,她把当初买来的范围经营权卖给了当地一个老板,用这笔钱和之前所赚的钱,跟乡里谈判,买了一大片的土地的使用权,合同一签五十年,给的租金比其他普通人家给的多出一成,而且现金全额支付。

    不出所料,老爷子的心脏病又犯了,辛苦赚来的钱就这么一下子全没了,而且不是开工厂、办公司,却要回来种地!这不是脑子被门挤了吗,全家人又是劝又是哭,但丽丽她爸天生就是个不识劝的主儿,你越劝我我越要这么干,没辙,只好让丽丽妈,他媳妇儿去劝,可人家不不愧是两口子,到什么时候都一条心,丽丽妈说的好,他怎么决定我就怎么跟着干,成了享福,成不了就是要饭也能把孩子养大,而这个时候,丽丽她妈刚怀上她。

    一家人生拉硬拽也没拦住,丽丽爸到底还是去跟乡里签了合同,之前挣的钱,一股脑全给人家了。

    村里人都说他这是有钱烧的,非把自己折腾的啥也没有才甘心,火命,留不住钱。

    秋去春来,草长莺飞,我们这个村子也随着社会发展起了不小的变化,本来的砖瓦房换成了北京平,家家户户有了自来水,拖拉机也换成了四个轱辘的汽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