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治沙是项长久的伟业 (第2/2页)
万耶,我们家这么多年的收入累起来都没这么多。” “瞧你那点儿出息。”江雅不屑地撇撇嘴。 江城听了不由吐了吐舌头。 看到两个儿女在嬉闹,江大叔笑了笑,抿了口奶酒,问方浚道:“小方,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啊?” “暂时没有。”方浚摇了摇头:“一切都等开春了再说。不过我现在倒有个粗略的计划,想将沙场承租面积扩大一些。” “嗯,”江大叔点点头,笑着说道:“你小子在挣钱这块儿是个能手,我觉得这主意不错。” “可能还要再麻烦江大叔跟我一起去一趟。”方浚不好意思地说道:“我就只在承包沙地的时候跟肖大叔见了一次面,估计他早就忘了我了。” 江大叔想也不想就点头答应了:“嗯,反正现在牛羊都吃得干草,我现在有空,就我带你去吧。熟人相谈价格要低一些。” “哦,那实在是感谢江大叔了,”方浚感激地说道:“我是不是要准备些新年礼物送给肖大叔?” “不用,千万别这样。”江大叔连连摆手:“这两年纪委查得很严,你这样做可是要让他犯错误的。” 方浚忐忑地问道:“那就这样两手空空地去吗?” “要不咋地?”江大叔好笑地说道:“你去是给他创造政绩的。要知道,你种植沙柳是治理沙漠、保护环境的。听我那老朋友说,光你承包的沙漠,就是我们县去年绿化面积的12%以上。” “这么多啊。”方浚有点不敢相信:“以前就没有人承包沙漠吗?”
“咋没有,还多着呢。”江大叔苦笑着说道:“不过很多都得不偿失。大家只看到蒙省库布其沙漠的治理使村民致富,但我们这儿的情况跟他们完全不一样,沙漠治理难度也要大了许多。久而久之,大家的积极性也就降低了。” “是不容易啊。”方浚点点头道:“要不是我承包的沙地在河边,估计也会折戟沉沙的。” “是啊。”江大叔说道:“县林业局的一班领导花了大气力,治理了十几年,才将前段时间被黑沙暴掩埋的耕地治好呢。据说那场黑沙暴还死了几个人呢。所以这两年,县政府对环境问题异常重视。” “这样啊。那我收割沙柳,”方浚迟疑地说道:“会不会违反县里防沙治沙的政策?” “它的根还在吧?”江大叔笑着反问道:“只要根还在,就能再次萌芽,长大。长大了就能成为天然沙障,你就可以在里面再种些其他作物。况且它的根系发达,可以牢牢稳固住方圆百十米的土地,这已经算是很好地治理沙漠了。” “呼,那就好。”方浚轻舒了一口气:“过段时间我会再补种些乔木,切切实实地绿化环境。” “也好。”江大叔笑道:“其实你大可不必那么小心翼翼地,防沙治沙是一项长久的事业,可不是一两代人就能做好的。” “是,江大叔说的是。”方浚附和着点了点头。是他想多了,就像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所说的一样,他现在手头有了点余钱,所以基本实现了第一层次——生理上的需求和第二层次——安全上的需求。而保护环境,防沙治沙,则基本上属于最高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了。 他现在离最高层次还差得很远呢。就凭他手里那百把十万的钱,对治沙这种国家层面的事业来说,完全无异于杯水车薪。 “江大叔,咱们村里就没有其他人想承包沙漠吗?”方浚好奇地问道:“虽然我去年挣的不算多,但怎么说合起来也有两百来万呀。” “有啊。”江大叔笑着说道:“怎么没有,村东头的老杨家就想包个三五十亩的。” “那敢情好。”方浚激动地拍了拍腿:“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才能春满园。大家一起做,才能将这片沙漠越治越好。” “治沙是需要成本的。”江大叔苦笑着说道:“我们这里是个穷地方,大家家里都比较困难。一万多块的投入都已经够多了,而且前期还见不了成效,比较短平快的沙柳种植也得三年才能成熟。” “没事。”方浚安慰着说道:“这不是还有我嘛,只要有我在,我一定会帮助大家解决难关。” “只要你肯帮忙就行。”江大叔欣慰地说道:“村民们世世代代都生活在满天黄沙中,实在是都不容易。只要你能带领大家致富,大家都会念着你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