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3章 丰收 (第1/2页)
方浚的农场约有2800多亩挂果。 远远望去,一排排,一列列,就像是一名名花枝招展、静候远方来客的西北姑娘。那挂在枝头的一抹抹鲜红,代表着边疆女子火一样的热情;那一茬茬压满枝头的硕果,就是女子们经历岁月洗礼的沉淀和见证。轻轻尝一口,甜在舌头,润在心头。 方浚看着自家那一畦畦鲜红鲜红的如同鸡蛋般大小的骏枣,心头不由闪过一丝nongnong的满足感。又是一年过去了,经过这么一大笔疯狂的投资,自己总算有了点儿收获了。 和市红枣产自世界水果优生区的核心中央区——新省和市。和市位于新省最南端,地处北纬36.6°-37.1°,是世界公认的“水果优生区域”。长达10小时的日照为和市枣提供了更充分的光合作用,全年长达220余天的无霜期,使和市枣的成熟期更长,碱性沙质土壤和冰山雪水的灌溉,使和市枣的矿物质更加丰富。这里拥有最适合红枣生长的无污染碱性沙化土壤,充沛的光热资源和富含矿物质元素的昆仑山冰川雪水资源。 与相比同类产品,它的果形更大、皮更薄、rou更厚、口感自然也更加甘甜醇厚。因为有了少许空间泉水的滋润,虽然方浚的农场里的红枣都是头一年结的果,但果rou口感比起那些三四年生的来说,还是要超过些许的。具体表现在,甜味更足,并且有一股沁人的果香直抵人的心脾,绝对是正宗的好产品。相信再经过几年的辛勤培育,它们的口感绝对是举世无双,风靡天下的! “怎么样,张大哥,你看我们地里的红枣能收获了吧?”方浚笑着问道。 “能!”张泽义大声说道:“当然能了。我的个乖乖啊,你这是用得什么肥料啊,我怎么总感觉你家的东西总比其他人的大一轮似的,这也太夸张了。” “那是!”方浚得意地说道:“你也不看看是谁种的。有我在这里,我们的产量还会少了不成?” 张泽义笑了笑,没有作声。这些枣是不是更好,光看卖相是不够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它的口感。于是,他一伸手,便摘下一棵硕大如鸡子般的红枣,轻轻一咬,一股醇醇的甜香瞬间便征服了他的味蕾,让他不由眼睛为之大亮。 “什么都别说了,”他紧紧拉着方浚的手,一热切地说道:“兄弟,这些枣子都是我的,我的!” “你的?”方浚顿时大吃一惊:“张大哥,不是兄弟我说你。这两三千亩的挂枣最少要值大半个亿呢。你一人能吃得下来么?” “放心吧,吃不下来我还有其他朋友。”张泽义兴奋得满脸胀红。说着,他赶紧掏出电话,然后按了个号码,就拨了过去:“喂,老霍。是我,老张。对,对,我这边有个大客户,就是今天跟你说的那个。对,对,就是那个有和市红枣的那家。有好几十万斤呢。那口感,比前天收的那一家还强多了。我跟你说哈,限你半个小时之内赶过来,不然我就叫老吴了啊。” 就这样又说了一通,他笑眯眯地挂断了电话,然后对方浚说道:“老霍那老小子就在附近,估计十几分钟就赶过来了。还请老弟和弟妹能够耐心地等待一下。” “没事,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方浚无所谓地扬了扬眉。 然后几人聊着最近发生的事情,谈到愉快处,不时发出阵阵爽朗的笑声。正聊着,不一会儿的功夫,一个电话就打了过来,张泽义笑着说道:“呶,是老霍,瞧,他来了。这老小子,没想到岁数不小了了,腿脚倒是挺利索。喂,老霍,你往哪儿看呢,这边儿!” “嘿,老张!”那个人看来是个急性子,五六十米的距离,还隔着那么多的草啊,树啊之类的,他三步并作两步就跨了过来。 “哟,慢点儿,老霍,别绊着了。”张泽义一脸慌张地说道。 “嗨,没事儿!”老霍说道,然后同样一脸热切地忘向方浚:“你就是老张老是说起的方老板吧,我是霍东成。” 方浚微笑地打量着他,三十七八岁的年纪,长得高高壮壮的,方额头,圆脸,宽下巴,乍一看过去还有点儿憨厚。不过方浚也算是有一定阅历的人了,他知道看人千万不要以貌取人,人家虽然貌似淳厚,心里兴许指不定比谁都精呢。虽然心里嘀咕了一通,但嘴上动作却是丝毫不慢,他连忙握着对方伸过来的手,热情地摇晃着:“我就是方浚,霍哥,初次见面,还请多多关照。” “唉呀呀,方老弟,最近我可是经常耳闻你们公司的大名啊。”霍东成翘起自己的大拇指夸道:“啧啧,一口气承包一百多万亩地,快相当于国土面积的万分之一了。” “唉,这些都是高成本、高投入的东西啊。”方浚苦笑着说道:“小弟我现在还欠着银行五个亿呢。不瞒你们说,最近这几天我是愁得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哇。” “所以啊,方兄弟,给你们解决难题的人来了。”霍东成笑着说道:“有我和老张在,你的产品就不愁销路。” “我的产品可不少。”方浚指指周围一望无际的沙场说道:“看到了吗?我们这边儿可是有很大一块儿地呢。今年虽然收成不多,但也有个几千亩,等过两年作物全长起来了,那产量可就海了去了。到时候还希望两位大哥帮我把它们销出去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