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刺秦王 (第2/2页)
。 转瞬间那寒光已经到了眼前,却不见流血的美丽场景。 命定的国君天命未尽,怎能轻易死去? 却也不是众望所归。 一旁医师嘴角笑容已然冷却,也动作迅速。 有些轨迹最终会被阻挡。 比如匕首。 比如寒光。 比如血溅。 刀过血流只是心中所想。 刺客掷出的匕首刺穿了风向,怀着对鲜红世界与魂灵的探索,锋芒没入了一个药囊。 不知是有多少恨意凝聚成了力量,使匕首的手柄与药囊紧密相拥。药囊与匕首共同落地,点点药香升腾。 什么东西……沉甸甸的……落下了。 侍医的眉头攒起了几分焦虑,低促地唤了声:“大王,拔剑。” 秦王的反应远比一个医师要快许多,在御医说时已拔剑出鞘,银白纯净的剑尖蹿出,追寻其向往。 刺客看到了冥冥中期待的血光。 秦王的剑从颅顶穿过了尚还躬身的刺客。 穿透,拔剑,不过片刻之间,甚至于他的手未尝停顿,把其二连成一个动作。 颅脑上细微的缝隙破开最后的防御,秦王的剑上红色倒少了些,与那些异样的白合为混沌,像夕阳与一轮惨淡宁静的月在午后交融。 一瞬间的痛。 荆轲瞪大瞳孔,可画面已然破碎……好像浸没在红色的液体中,一切都被扭曲成穿透鲜红的光。 他却被前所未有的宁静祥和席卷。 而疼痛早已被抛之脑后,记忆里对血腥的向往被口中足够多的鲜血冲散。 原来这就是他每一剑、每一刀挥出时心心念念的死亡。 和平,自由,宁静。 这可真好。 再也没有那个叫恨的东西了吧。 那个世界也不分什么秦国赵国和燕国。 还好他没有把这个暴君杀死。他才不会让这个暴君提前感受到这种美好。就让他为功名一生征战;为天下忧心劳神;没有爱;没有幸福;没有纯净;没有一刻的放松;拥有江山万里却无法拥抱;拥有黎民无数却无人爱戴;拥有声名万载却毁誉参半;穷其一生渡不过生死无相之苦;蹉跎半世寻不得魂灵长存之道。
愿一念成谶。 荆轲闭上了眼,嘴角噙着若有若无的笑,比那个年轻侍医更加温暖。 那是荆荷从未见过的。 医师的心中升起一丝惊惧的不悦。 这个人,的的确确是死了的,可是一个死了的刺客怎么会有这样的笑容?怎么比他在宫中夜半冷清时对着不知哪宫丢弃的铜镜练就的笑容还要自然温和?难道不是他抵死倔强的骄傲让他做出这般无谓?都是这个笑容让他超过了身边所有的人,让他有朝一日成为了大王身边的侍医,就算平时极难轮到他在君王承值,也总强过在宫中一生无权无势受人随意指使或者变成赵高那样不人不鬼的东西强。 为什么…… 真是个……奇怪的人。 他走上前去,欲检查刺客的尸首。 秦王拉住了他的衣袖,摆摆手,一剑划上了刺客的脖颈,执剑的手平静,却已然使出了极大的力气。 刺客的头颅滚到了医师的脚边,一支青玉簪断裂在地,一半落在镶金边的台阶,一半或许藏在刺客的身下,寻不到踪迹,而染了血污的长发散在了侍医的长靴上,还隐隐有些温热的痕迹。可他没有避闪,又捡起了笑容,恭敬地看着眼前漠然的君王——尽管刚刚刺客的血已经喷溅了几滴在面颊上。 实在是……太不舒服了!这尸体的血……好像透进他的鞋里了。看来回去可要好好洗洗,可别永远留下个死人的血迹。 “总归还是小心点的好。”秦王傲然而立,瞥一眼刺客,瞥一眼侍医,神情淡漠得好像地上放的只是个被不小心碰断了头的偶人。 而荆荷已觉她与秦舞阳无路可逃。 越发密集的侍卫聚集在大殿之上,甚至一刀一剑占据了心中未来得及为长兄感慨的悲伤。 乱世之中,命如草芥,根本是不可能拥有爱的罢,就连君王也不能。 不过,这很好。 她爱秦舞阳。 所以至少从现在看起来,她比那个连一个王后都没有的君王还要好。 其实这就够了,对吗? 荆荷忽然卸去了一切防御,手中的短剑撕裂人墙。 自己的王遇刺,这种消息一定传得飞快。过不了多久,不知这大殿里会聚集多少人,等到那时,就真的、真的走不了了。 四面的剑在她眼前汇集,疼痛来自不同的部位,荆荷迷茫中分不清楚。 “秦舞阳!我喜欢你!是真的!但是我一点也不想嫁给你,你就当你没说那话,回到家去,找一个比我好的算了。你现在赶紧给我滚!我告诉你秦舞阳,我要是在黄泉路上看到你,我会恨你的!” 那些本该柔声慢语,细细说来的情话被荆荷在极短的时间内喊出,生硬的如同念出既定的台词。 染了血的风景在秦舞阳渐行渐远的瞳孔中消散。 傻子,别哭啊…… 可是我怎么也哭了? 荆荷的眼睑垂落前,画面定格在秦舞阳眼中。 真好。 尽管刺客逃跑了一个,可这并不是一个君王应该cao心的事情。 赵政想到了他身后的侍医。 “过来。” 年轻侍医缓缓走到秦王面前跪下。一只靴子是纯净的白,另一只夹杂了刺客头发染上的红,像交错耀目的红发晶。 “你叫什么?哪儿的人?”君王的话语一贯简介。 “臣姓夏,名无且,祖籍沛县。” “寡人记住了。” 夏无且的头磕了下去,面上尚余几点血迹。 仍是鲜红,未到那陈旧颓败的褐色,却已然干涸。 那是…… 心跳的颜色,脉搏的颜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