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先见之明 (第2/2页)
的说辞,又给允泰和兆庆逗乐了。 父子俩都觉着洪衍武诚意可嘉,可偏偏又油嘴滑舌,让人哭不得笑不得。 而最重要的问题是,这事儿现在又该怎么办呢? 总不好真让洪家白白出钱出力,他们也没这脸面占这么大的便宜啊。 要说事上的事儿就是这么绝。 今天看上去让人束手无策的死结,竟然一百多年前,早就有了解开的伏笔。 就在兆庆坐着冥思苦想里的时候,允泰却是胸有成算。 他故意指着房子发问。 “小武,兆庆,你们知不知道,咱们坐着这间屋子是何处啊?” 兆庆率先回答,“爸,刚才进来时,我看见了,匾上写的是‘拜石轩’。” 允泰欣然点头。 “对,过去,这里我父亲喜欢作画之处,可你们知不知道这个名字由何而来?” 俩人一起摇头。 “这是由那处亭子而来。” 说着,允泰站起往门外一指,并招呼洪衍武和兆庆跟他一起过去。 等几个人再走近一看,这亭子不大,仅能坐进去三四个人。 是立在一块被许多石头堆垒的石台上的,上方也没地方挂匾。 唯有亭子前头立着一块半截埋在土里,高矮如同凳子的大黑石头上,似乎有字。 只是这石头确实有年头了,不但上头已经长满了青苔,附了泥垢。 上面三个镌刻的字迹,也因此模糊不清,全不知究竟出自哪位完颜先祖的手迹。 还是允泰说石头上的字是“叠石亭”,洪衍武和兆庆才恍然大悟。 可不嘛,亭子建造在这么多的石头上,难怪叫这个名。 但这时,他们俩也更糊涂了。
因为全不知允泰带他们看这亭子是为何意。 但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允泰跟着还提了个匪夷所思的建议。 “小武,这亭子和此处的大石,舅舅用来谢你如何?总不好让你出了这么多钱,这处宅院的一切都与你无关吧?你要乐意就这么办了,不过是个意思,舅舅我也就安心了。” 此言一出,兆庆就想要阻止。 因为照他看,这样太亏了洪衍武,一个破亭子顶什么用啊? 糊弄人呢。 可洪衍武不这么想,他就觉得如此挺好。 无非是个象征意义,也没人会为这个亭子改房契呀。 便赶紧表态同意。 随后还跟兆庆开玩笑呢,说以后兆庆要在这儿歇脚,别忘了付钱给他。 可没想到与他们想的全然不同。 允泰却并无半点笑意,反倒尤为郑重的又叮嘱兆庆。 “兆庆,今日我与你当面说清,此处已被我赠给小武了。日后你万万不得反悔,再与小武相争。” 虽然一头雾水,可兆庆马上答应。 因为说实话,这时不管是他还是洪衍武都觉察有异了。 果然,随后允泰给揭开了谜底。 他用武当山徐本善传授的指功,缓慢的花开了石头“叠”字最上的“又”字。 然后叫洪衍武和兆庆都过来看。 这一看,俩人都傻了。 只见允泰指头划过之处,青苔字痕全没了,露出的竟然是绿得流油的颜色。 兆庆尚且懵懂,可洪衍武确是个识货的。 他已经不顾脏湿,俯身在石头上,仔细察看。 光看还不行,末了又掏出了身上的打火机。 打出火苗,用手捂了,在石头上仔细照。 兆庆这就更糊涂了。 连着问,“小武你照什么照?太阳是真火,比什么不亮,打火机那点亮跟太阳比早吓得没影儿啦!” 却没想到洪衍武根本顾不上理他了。 看了半天一屁股坐地上了,又费了半天劲,抠斥下来“亭”字的下面的“丁”字。 跟着就叫上了。 “唉呀妈呀,满翠,全是绿的!这么一大块料子,还埋着一半!不得三四百斤啊?” 结果允泰以特别平淡的口气纠正了他。 “你说少了,这块石头是五百四十七斤三两,算是我们老祖宗从云南陇川弄回来最大的一块。下面的那些没这么大,可质地都不错,比这块好的不知凡几。总计一万三千余斤,现在全归你了。” 洪衍武忍不住再次惊呼。 “妈呀,这么多翡翠,您没跟我开玩笑吧?这亭子底下,合着是座翡翠山啊!我的天!” 而允泰只笑了一笑,没再言语。 却又对兆庆很认真的说。 “咱们老祖宗千里万里把石头运回家里,一直藏宝于此。我自小还想拿出一块去给你太太和姑爸爸做首饰,结果被你祖父一顿好打。” “他说怀壁其罪,不可随意流露,招人眼红,否则定将惹祸。” “看来咱们家的老祖宗是有先见之明,他早料定了有这一天啊。” “一样的道理,我不给你也是为你好。你和小武不同,是护不住这笔浮财的。这个道理你要明白……” 兆庆立刻点头。 “爸,您别说了,我都明白。这样很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