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章 王铁匠 (第1/2页)
王家村三面环山,一面环水。后山是王家村的东山,山不高,山脊不宽,山两边是斜坡,斜坡上土石相间,土里长着树,石缝里长着草。东山是一座南北走向南高北低的小山。北面树木葱葱依依恋恋一直平滑延伸到流水长长的福音溪。南面巍巍峨峨缓缓慢慢一直上升接踵到威武雄壮的南固山。东山坡是太阳升起的那面,坡度较陡,树木葱茏,野草绿长,杂棘丛生,人们一般不去那地方,只有贪吃的黄牛偶尔去那地方觅草。西山坡就是太阳升过来的这面,它是一个硕大的平坡,坡度不陡,花草果木园地样样皆有,从山脊一直延伸到村子。这里是小孩们常玩的地方,也是练家子练武的地方,村里若有大事,村口的公坪嫌窄时,也到这里聚会。 老犟头段世泉背着铁坨坨就是从这里上山的。他精力旺盛健步如飞,兴冲冲地走在最前面。老倔头王全杰拿着大刀板斧寸步不离紧随其后,那架式就像正在出征的武士。他一路在想,小小的一个铁坨坨,我就弄它不开,真太丢人了,一头黄牛三四百斤,我都能分骨削rou,就这个小东西,我怎么就找不到缝儿呢,叫后生们怎么看我啊?他越想越生气,越想越下了狠心,看着前面老犟头肩上的铁坨坨,他恨恨地说:“你这个该死的铁坨坨,跟我作对,我非扒了你的皮不可!”转眼就到了山脊,老犟头段世泉正要放下铁坨坨,突然,老倔头王全杰一掷扔掉手中的刀斧,一个箭步冲上前,闪电般地从老犟头肩上抢下铁坨坨,双手托到胸前,用力向前一掷就扔出去了。只见那铁坨坨在空中旋了两圈就掉向了山坡。说时太迟那时太快,轰的一声巨响,惊天动地,尘土飞场,老倔头王全杰和老犟头段世泉就倒在山脊上。 这一声巨响把跟来的人都吓惊呆了。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立时都傻傻地站着不敢动步了。足足好几分钟后,从后面飞也似的跑上一个青年来,他是王铁匠。王铁匠听到爆炸声大喊一声:“不好,炸弹爆炸了!”提起双腿就跑,口里喊着:“叔啊,叔叔啊,大叔啊!”一边喊一边飞奔,飞上山脊飞过人群两膝一跪立时扑倒在老倔头王全杰身上大哭起来。 王铁匠真名叫王大勇,是王全杰的堂侄。虽说是堂侄,但跟王全杰大叔亲密无间,好似儿子一样。因为王铁匠的父母死得早,全杰大叔从五岁就收留了他,和亲生儿子一样看待。由于王全杰家有二十几亩地,又有个做饭炒菜的好厨艺,还会杀猪宰羊做屠夫,一年收入不薄,家道殷实常年有余。有了这个经济做支撑,王全杰就送王大勇和儿子王明空一样去私孰读书。但大勇对读书之外,对舞棍弄棒却十分热热衷,一有空就和明空拳脚相向练武功。这里方圆几百里的人都尚武,人人都会点架式,以作强身健体和防身之用。王大勇喜武王全杰不反对,但他反对大勇习武轻学,屡屡被私孰先生王九如告训。王全杰也对大勇晓之以理,但大勇却是痴武不改。时间长了,王全杰认为大勇可能不是块读书的料,就想让大勇辍学,大勇求之不得。十二岁那年,大勇就没有上学了,在家侍候一头大水牛。村里有个武馆,是叫后生们学武功的,大勇常年泡在里面舞棍弄耙。放牛时就在牛身边练架式,有时还和壮水牛斗阵。大勇身高马大,十二岁就长得和大人差不多一样高,力气也大,能背得动一个石碓。 王全杰眼看着大勇就长成大人了,心里盘算着让大勇学门手艺,将来也好养家糊口。这里也有他的私心,总不能要自己一生养着王大勇。他试着让大勇学自己的营生,但大勇对炒菜做饭毫无情义,认为那是女人干的事情,男子汉大丈夫不干这个,气得王全杰哭笑不得只好另换办法。大勇十三岁那年,王全杰把大勇带到十二里镇,看看大勇喜欢什么门生,好送大勇去当学徒。用了好几天工夫,王全杰引着大勇在镇里转,看遍了镇里的从头到尾,问遍了商家的百行百业,看大勇喜欢哪一行。大勇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独在铁匠铺前驻足良久。那呼风喷火的炉膛声,那铁打铜锤的铿锵声,那四散飞溅的红火星吸引了王大勇。王全杰是个会算计的人,他估摸着大勇喜欢上了这卖力气的打铁的活,于是就称了两斤后膀rou送给铁匠铺的铁师傅。就这样,王大勇在十三岁那年三叩六拜成了铁匠铺的全职学徒。 当铁匠人累炭黑,一般人都不愿干这门生。王大勇却喜欢上了,主要是因为大勇觉得那大铁锤能练大力气。大勇在铁匠铺干得很卖力,从不偷懒又不惜力还乐于助人,一二个月就深得铁师傅喜欢并乐意教他真手艺。一晃过了三四年,大勇的打铁技术就炉火纯熟,铁师傅不在时王大勇就独当一面成了看家师傅,慢慢地王大勇就出了名了。加之大勇为人大方,有顾客差个一块几角的,大勇一笑置之就免了,话说“不打紧,不打紧,只是多费点力气,我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