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八章 潜龙升天 (第1/2页)
第六十八章潜龙升天 我呵呵一笑说道:“我瞎猜的。” 那布依拉朝我瞪着眼睛,一脸的不相信:“不会吧,这你都能猜出来,看来你真是神仙啦。” 我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转了一个话题对那布依拉说道:“大哥,我想请你和我们一块儿去插天云,你有什么条件尽管开口。” 大家伙儿都因为我帮着他们揭发了猫脸老太太的事情,纷纷劝那布依拉帮我。那布依拉也是个直爽的藏族汉子,说道:“看在你帮助了我们村里的份上,我就领你们去一趟吧。不股哦可要说好了,这一路上你们可得听我的。” 我和刘麻子相互会心的笑了一下,答应了那布依拉的要求。 在张本初家吃过了饭,待那布依拉收拾好了东西,我们三人一块儿来到乌林镇,这时候王伟林也到了。把那布依拉介绍给了王伟林和老李头,我们商定明天一早开始进山。装备有点多,幸亏那布依拉帮忙找了两匹好马。 风水学中,古人认为中国的龙脉起源于昆仑山,所以一般将其看成是神州大地群山之首。昆仑山处在西北之地,向东南方延伸出三条主线龙脉,分别是北龙阴山,贺兰山,中龙是岷山,秦岭,南龙是云贵,浙江,福建一代的天山等,这三条龙脉最终全部以入海而终,才有了龙归大海一说。 中华文明崇拜的是龙,所以自称是龙的传人,在全国各地,不管是中原地带还是边疆之地,各处皆有以龙命名的地方。可以说,几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就是龙的文化。 昆仑山延绵数万里,与川蜀之地的蜀山群系遥相呼应,宛若两条巨龙一般,盘旋在整个神州大地。从两条山系衍生出去的支脉,在风水学上也各有名称,比如飞龙,潜龙,干龙,支龙等等。 昆仑山是道家的发源地,道家始祖老子在昆仑山函谷关得道成仙,留下了很多传说,所以从道教这方面来讲,昆仑山就是万山之祖。 闲话少叙,书归正传。 我们几人在那布依拉的带领下,沿着乌林镇西边的昆仑山东南入口开始进山。昆仑山外围,山势倒也不是很陡峭,景色颇为秀丽,有很多道观不时从浓密的绿茵中出现,真是美不胜收。 虽是十二月份,但这里的气候可不比西北高寒地带,气温恰如秋天一般,爽朗无比。满山不知名的草木挂着累累硕果,树叶呈现各种不同的颜色,站在高处眺望,满山五颜六色,异彩纷呈。 我们走了整整一天,在下午日落时分到达了玉虚峰。玉虚峰有两个传说,一个传说是玉皇大帝曾经到过此处,命人修建了玉虚宫。第二个传说是此地是玉皇大帝的meimei玉虚在此居住,所以就叫玉虚峰。 玉虚峰是道家道观觐见之地,素有道家福天洞地和神山之最之称。玉虚峰最大的景观就是绿荫雪海,高达几千米的峰顶之上,常年白雪皑皑,而山峰下面,却是绿荫遍地,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玉虚峰峰下,就是玉虚观,依山而建,颇为壮观。 站在山麓之上,遥看整个玉虚观,但见后面的玉虚峰和不远处的玉珠峰高插入云,山下一条玉带环绕而过,我忍不住说道:“好一个潜龙升天格。” 王伟林奇怪的问我:“兄弟,何为潜龙升天格” 我笑道:“你可别以为这道观是随便建的,它可是很有讲究的。古代修道之人,其修炼的目的就是为了成仙。何为仙,长生不死者就是。之所以叫仙人,将字面拆开来看,人在山中。古人认为凡人只有进入名山大川,才能得道成仙,因为山势越高,离仙界就越近。” 刘麻子插话说道:“张兄弟,你这番话我可是闻所未闻啊。” 我看着他笑了笑说道:“风水学中,建宅有四大原则,那就是龙,xue,砂,水,其中只有找到龙脉,后面三种才能孕育而生。就拿这座玉虚观来说,你们看,它是建在主峰下的山梁之上,这也就是龙脉。确定了龙脉的位置,接下来就要寻点xue。点xue的学问很大,首先选的位置要能跟整个山势的走势相互配合,还要藏风留气。” 望着几个人,看到他们脸上一脸茫然,解释道:“所谓藏风留气,就是要把地脉中的龙脉之气留住,不能让风吹走。你们看这玉虚观,背后两道直插如云的高峰,像不像是两道天然的屏障,遮挡住了从北而来的风。而环绕在玉虚观周围的水脉,更加锁住了灵气,只要水脉不断,灵气就会聚而不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