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二章 在车间里生下孩子的女工 (第1/2页)
就像柯富说的一样,买地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关键是该选择哪种棉花作为将来的主要种植品种。中文想要找出最适合的棉种,需要大量的实验才行,而这显然是一个长时间的问题,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解决的。 “看来只能把这件事情暂时押后了…”这么想着,严绍再次看向会议中的其他人。“那么接下来我们在谈谈另外两件事吧…” 严绍口中的另外两件事,一个是面粉厂的事情,另一个则是船运公司的事情。 办面粉厂的事情,严绍曾经和会上的人透露过,所以在场的人并不意外。事实上对这件事他们也没什么反对意见,因为就像严绍说过的一样,面粉厂本身盈利性很强,投入也很少,而且还可以使用纺织厂多余的动力。 事实上在许多人看来,办面粉厂可比办洋灰厂赚钱多了,再加上严绍只是打算办一家规模不超过十万银元的,办面粉厂的事情很快就得到了全体通过。不过同意办面粉厂是一回事,什么时候办,和该怎么办却是另一回事。 “从怡和洋行购来的八万枚纱锭和两千台织机,尚有六万枚和一千七百台还没有投入使用,这也就是说工厂的工人人数至少还要在现有的规模上在扩充数倍,工厂严重缺少管理层,这个时候要办面粉厂的话,恐怕抽不出人手啊…”对面粉厂的事情,李良发表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和那几个由陆元鼎推荐来的人相比,严绍还是比较信任李良这些人。所以在纺织厂和洋灰厂成立后,他将跟着他从美国来的这些人,都安插进了洋灰厂和水泥厂内担任管理,并让他们跟着柯富等人学习,只等他们学习的差不多了,就让他们出来独当一面。 李良他们也明白严绍的想法,一直都很努力,如今到不像刚开始时那样两眼一抹黑… 听了李良的话,柯富等人也都点点头。 其实如今单凭现有的人手,单是管如今这个只有一千多人的纺织厂就已经很吃紧了。有些位置上,甚至是一个人当两个或者是三个人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严绍也派人在芜湖安庆和上海等地聘请了一些人来。只是考虑到未来工厂的人数要比现在多出数倍,人这方面依旧是非常吃紧… 解决不了人的问题,面粉厂就算开了,也很容易出现管理上的混乱。 最后众人的意见就是,最好先把这方面的人手凑齐了,然后在办面粉厂。 虽说整个公司都是严绍的,就算他来了一言堂都没什么问题,但严绍在这上面毕竟没有什么经验。所以最后考虑了下后,也就点了点头。 和前两个问题不同,在最后一件事上,众人的意见就比较一致了。 这次会谈到船运公司的事情,主要是因为当前纺织厂的原料都是由南通购买的,通过芜湖码头上的一些船只,把棉纱带到南通去卖,然后在从南通购进棉花回芜湖。 这么做当然没什么问题,不过运棉花的船只都是租来的。 如果一直租船来运货的话,难免会有些不划算,所以按照严绍的意思就是干脆直接收购一家船运公司,自己来… 对此众人都没什么意见,虽说目前纺织厂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安徽和南通,但等到八万枚纱锭全部投入使用后,开拓江西湖北和四川市场的计划就要提上行程表了,那个时候如果公司能有属于自己的一家船运公司,事情无疑会好办许多。 而且和面粉厂的事情不同,直接收购船运公司的话,是直接连人带船一起收购的,这样一来,也就不需要担心缺人的情况。 于是三件事情的顺序很快就确定了下来,先办船运公司,再来是面粉厂,最后才是耗时最多的棉花种植… ———————————————————— 确定了先办船运公司的事后,严绍很快就瞄上了一家经常和他们合作的船运公司。这家公司有十多艘蒸汽轮船,排水量不是很大,不过跑跑长江还是没问题的。 在经过了一番接触后,严绍把事情交给李良去办,自己则是想办法偷懒。 这天就在严绍打算到工厂里巡视一番的时候,总算是把窗帘该用哪种争论完的伊莱诺和卡特琳娜两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