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王德瑞的因果 (第2/2页)
才病逝,怎么张氏脸上倒是一副春色荡漾的景象?再看张秀才吐在衣服上的血迹,这其中莫非有什么内情? 掌事人看着一旁哀哭的妇人,大呵道:“呔,贱人,把你的jianian情速速招来!” 张氏一听此话顿时六神无主起来,“没有,没有,没有!” 有那眼尖的已经看见领口露出的小半个吻痕,于是悄悄耳语。掌事人大喝:“送她见官!我看她不打是不会招的了!” 张氏一下子崩溃:“不是我,不是我,是王德瑞,是王德瑞!” 掌事人互相看了几眼,着人去报官,官府来人带走了张氏。 官府接到报案,先把张氏下了监,那边着人去通知王德瑞。王德瑞得知后,皱眉道:“谁这么多事?!少不得破财消灾。”说着跟着衙门里的人来到衙门外私会了王知府。 王德瑞见面就将银票往知府怀里一送,“宗家审案辛苦,在下孝敬几个茶钱。” 知府心知肚明,看也没看就收了起来。 随即知府先行回去,稍后,王德瑞才跨进了衙门。 到得堂下即高声喊冤。 王德瑞把自己如何看在故旧面上照拂张秀才一门,又如何被四邻冤枉。张氏如何辛苦照料相公,如何严守礼教一一说明。 知府道:“无良歹人!错把恩人当仇人!来人啊,把这诬告恩人的家伙打个五十大板,赶将出去!” 知府草草结案。被打族人有口难诉,拖着受伤的双腿被家人接回了家。
此案后,再无人敢对张氏说三道四。 料理了丧事,张氏嫌王德瑞往来不便,让王德瑞在他处置了房产安置她。王德瑞岂有不允之理?于是张氏热孝未除就成了王德瑞的外宅。 王德瑞许诺,等张氏除了孝就接她进门。 可是过了一年,张氏就对王德瑞道:“你常在家中居住,我这里,你一月不过来个三五晚,长夜寂寞,不堪独守。还请早日带我回家!” 王德瑞也嫌来回跑得麻烦,于是一顶小轿就将张氏带回了家,是为六娘。 人间事可以用钱买通,阴间事却不是钱财可以办通的。 张秀才死前目睹了妻子和王德瑞的jianian情,死后阴魂不散,到了阴间气也难平。先是滞留人间,不时向张氏显现。张氏心有愧疚,夜夜惊心。 后来王德瑞请来和尚做法超度才将张秀才的魂魄送入了阴间。张氏这才得到安宁。 没想到张秀才到了阴间也没有闲着,他不断地向阎王喊冤,阎王问清因果,判其投胎张氏腹做了张氏的儿子,向王德瑞讨债。他就是张氏后来在王家生下的孩子——王宝儿。 王德瑞好色,生下的儿子们也个个风流。只是混账起来更胜其爹。王德瑞好色,虽有偷鸡摸狗,可是从不用强。长子王香郎全不顾他爹那套坑蒙拐骗,用他的话说:“太麻烦!” 王香郎看上的人,要么买,要么抢,他才不会花前月下的花心思,费工夫。 而次子王宝儿就更混账了!他不仅在家外处拈花惹草,就是家里爹的那些年轻妾室,他也乘着爹年老体衰无力顾及之时代为照顾了。 王德瑞老年纳有一妾,名为采莲。本是有心无力的年纪,偏偏见美心动,花钱娶进了门。采莲进门,年纪轻轻地就守了活寡。 王宝儿见到如花似玉的九娘,那是满心满眼的欢喜。碍于人多眼杂不好下手,那年乞巧节,家里的女眷们都出门戏耍,王宝儿偷偷将采莲约到了偏僻处的家宅。 采莲年轻,没有心机,见到王宝儿还问:“二公子唤我来何事?” 王宝儿半用强,半哄骗地将采莲拉到了床上。王宝儿道:”我爹早就不中用了,你不如跟了我,包你夜夜似神仙!” 采莲被他揉搓地情动,哪有不应之理,于是一个庶母,一个继子乱了伦常。 采莲未通人事之前,对男女之事一知半解,并没有多少渴望。可是经过王宝儿的疏弄,对男女之事开了窍,好比猛虎野兽放出了笼。 几日不经云雨,便心慌rou跳。开始二人还躲到外面,择一屋舍**。后来日子久了,胆子便大了,只要兴致来了,于家中找一无人的屋子就行云布雨起来。 这日家中宴请,王宝儿拉着采莲于厢房中**。不料,王德瑞寻物来到屋中,一头撞见两人的好事,王德瑞如雷轰顶,气得吐血身亡。这正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王宝儿、采莲见状,赶紧穿衣逃开。等下人们发现王德瑞,尸首都凉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