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色的盾牌 (第2/2页)
成了危楼。但是沒有倒塌。沒有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田苗苗她们到的时候也沒有听说有人因为地震遇难。 2008年的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还记忆犹新。第一时间更新在车上的时候最担心的就是发现阳曲县成了一片废墟。大原几十年來也沒有发生过这么大的地震;老听新闻报道说哪哪发生了6.几级地震。造成多少多少房屋倒塌。多少多少人死亡。听说有5.9级的时候大家都慌了。尤其有亲戚在阳曲的更是一路上焦躁不已。 安居已久的政府部门。在灾难面前显得措手不及。应对的无疑是慌乱的。天下太平的时候职位排名是最重要的。发生事故的时候追究的是领导责任。人民群众平时并不值钱。可一旦和天灾挂上了勾。也就等于和帽子挂上了勾。市府所有的乌纱帽放在一起。都重不过数万受灾的老百姓。这个时候他们是真的急了。沒人敢把这事儿当玩笑。下意识的觉得子弟兵和武警战士应该冲在最前线。可能是觉得光这样还不够。政府手里可用的除了军。不就是警了么。所以省城的警力迅速也被布置到了第一线。 有5.12的经验在前。政府启动的应急预案还是周全的。首先把受灾群众转移出來。接着清理受损路面、倒塌房屋。拆除危房。修复公共设施。组织施工队修建临时板房...一项项计划安排的有条不紊。市府会议室里。大屏幕上显示着阳曲县的详细地图。省地震局的一个专家正在大屏幕前做灾情说明:“目前总体情况还是乐观的。地震震源深度不大。只有15公里。据初步情报显示:阳曲县县城部分房屋损毁严重。大多是60、70年代修建的老房屋;城区有条主要公路路面开裂。造成了交通困难。就是这里。就在县政府的背后。 各位领导。阳曲县县城的情况好一点。现在主要存在的问題是因为这次地震。二广高速马坡村至北留村路段大面积龟裂、塌陷。路面受损严重。当务之急就是要抢通这段高速公路;此外、十合村、碧山村、兰家咀、枣树湾、牧角村等11个行政村房屋受损严重。需要对人民群众进行转移。” 担任总指挥的是市委书记赵书明同志。听到耗资两个多亿修建才通车不到5年的二广高速阳曲县路段竟然受损如此严重。脸色变得铁青铁青的。一定要组织好受灾群众的安置工作。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赵书记摘下眼镜。无言的揉着眼角。声音变得沙哑:“张局长。你们公安上的人到位了么。” “赵书记。我们从大原抽掉了大约3分之一的一线公安干警的警力。此外还有特警、交警的部分警力。总计4000人已经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嗯。很好。转移受灾群众。尤其是十合村等11个村的受灾群众就交给你们了。这方面咱们的公安比部队的子弟兵有经验。下一步民政部门要在最短的时间拿出安置方案來。通知阳曲县政府从现在开始制定灾后重建方案...” 一个个的决策从这里发出。反映到第一线的时候田苗苗她们接到的命令就是转移十几个刑侦村受灾群众的任务。由來自大原的一半警力负责。一大队刚好也在这一半之内。 大巴车到了半路就被迫停止了。沿途的二级公路、桥梁损毁状况严重。周斌铺开地图。仔细研究了路线之后。带着两辆车上的共计90名干警徒步行进。急行军二十公里。用了两个小时才到达指定救援地点。枣树湾村。 村上的领导早就翘首以待了。见到了人民警察就跟见到了亲人似的。在这些村官的带领下。干警们挨家挨户的检查。帮忙抢救物资、转移伤员、还有重点检查安全隐患。明火、电线、沼气这都是重中之重。 此时已经是夜里两点了。地震导致阳曲县大面积断电。拖家带口的老百姓挤在村委会门前不到两个篮球场大小的空地上。抱着孩子的、搀着老人的。村委会那台柴油发电机轰隆轰隆的转着。维持着这一片地方的灯火。空地上孩子的哭声。大人的骂声。还有漫天的蚊虫让周斌头大不已。 今晚上是走不了了。黑灯瞎火的借周斌几个胆子他也不敢带着一个村的老百姓摸着黑转移出去。可是这一百号警察也不能这么干等着。找了个台子跳了上去。放开嗓门吼了句:“警察听我口令。集合。” 干警们快步跑过來站队。老百姓不明所以的指指点点。周斌大声说:“二队留下安抚群众。维持夜间治安。剩下全体队员从枣树湾村出发。以队为单位。向其它各行政村进发。沿东向西挨家挨户检查。发现受伤群众务必转移到安全地方。等待天明。不许拉下一个。绝不能拿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当儿戏。都明白吗。” “明白。” “好。出发。”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