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 南方起义 (第1/2页)
汴京城内斗志全无,举家投奔叛军的梁王柴桂几乎是上赶着将自己最宠爱的女儿送到了宁王赵刚的床上。 面对对方这拳拳的善意,赵刚自然是开心的笑纳,却是将柴郡主的整个人生给彻底毁掉了。 不说宁王现在春风得意的就跟已经做了皇帝一般,就在其欢天喜地迎亲的前一天,他的封地金陵却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搅动了天下大势的风云。 金陵织造府后花园内,徐家老太爷徐达正坐在一辆木制的轮椅上,对着满园的腊梅、冬青长吁短叹, “唉,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也不知我徐府是否能平安渡过此次危机,尤其是灵儿那丫头,这个节骨眼上,竟然还跑到汴京城去,也不怕遭了乱兵的劫难!” “父亲大人请放心,有大妹和妹夫的照顾,灵儿不会有什么大事的。更何况宁王北上时,我们徐家可是资助了大量的银钱和物资,这不看僧面看佛面,想必他也不会太过为难我徐家的人。” 在后恭敬侍立的长子徐渭接下了话茬,宽慰着老夫心中的担忧,只是在徐达听来却没有半分的说服力,摇头苦笑道, “文长,宁王的性格你还不清楚吗?此人外宽内忌,绝不是个良主,别看我们给他的资助那么多,要是让他当了皇帝,他绝对会拿我们徐家开刀,到了那时,我们徐家离灭族也不远了!” “爹,那我们现在怎么办,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他登上皇位,拿我们开刀吗?” 听了父亲的分析,徐渭越发的担忧起来,却是想不出什么有效的法子来,只得再次求助于自己的老爸。 只不过他想不出的事,徐达又怎么可能轻易想出,思索良久后,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无奈的叹道, “目前这种情况下,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宁王大势已成,可以说攻到汴京城下,已经说明他成功了,登基为帝只是时间问题,若是实在不行,只有遣散家中的优秀子弟,让他们隐姓埋名,去延续徐家的香火了!” 这位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半辈子的老者面对这种无解的局面,最终也不得不做出最坏的打算。 就在这让人沮丧的时刻,徐府的家丁突然前来禀报, “老太爷、老爷,有位自称董重的先生前来拜访,说是故人来求,有要事相商,现在正在前厅等候。” “董重?这个时候他来干嘛,难道是商议怎样讨宁王欢心的吗?” 徐渭有些不知所谓,一头雾水搞不清对方的来意,唯有徐达紧锁着双眉,似乎在思索着什么,忽的眼睛一亮,大喊道, “哈哈哈,来得好,来得好啊,这下我们徐家有救了,文长,快,赶紧推着我去见见这位总督大人,说不得他就是我们徐家的救星啊!” “他,救星?” 徐渭百思不得其解,不过老父既然如此说了,他也不敢怠慢,上手推着轮椅,便吱吱呀呀的往大厅而去。 “哈哈哈,贵客临门,我们徐府今日还真是蓬荜生辉啊!” 未及近身,刚刚看到来人的身影,来到厅门口的徐达便大笑着打起了招呼。 坐在厅中的董重正在品茗香茶,看到徐老太爷一脸开心的模样,也是猜到对方知道了自己的来意,忙起身施礼道, “不敢不敢,在下来的唐突,实在是情况紧急,叨扰之处还请海涵!” “不叨扰,不叨扰,董大人这个时候来,可是来救我们的,我们求都求不来,又何来叨扰一说?” 徐达见对方客套,忙回应着,却是一句话就道出了事情的正题。 “原来徐老太爷已经猜到了,那在下也就不废话了,不知这里说话是否方便?” 徐家之主已经开门见山,董重自然也不会藏着掖着,只是心存疑虑的朝着大厅周围扫了一眼。 “放心吧,董大人,刚刚老夫就已经吩咐过,所有的下人都不会在附近出现,有什么计划大人但说无妨,出得你口,入得我耳,不会有第四个人知道!” 见董重那谨小慎微的样子,徐达会心一笑,随口解释了一番,打消了他的疑虑。 徐老太爷都这样说了,董重当然没什么不放心的,当下也是试探着问道, “既如此,那我也就不客套,二位觉得宁王此人如何?” 听到宁王二字,徐渭脸色惶恐,赫然望向淡然以对的父亲,一时间差点没惊为天人。 徐达则紧紧盯着董重,直到将对方看的有些不自在,闪避开了目光,这才悠悠回道, “董大人这话问的好,宁王此人雄心壮志,颇有建立功勋的气魄,然而正如当年的刘邦一样,属于狡兔死,走狗烹的人物,一旦登基称帝,恐怕第一个遭难的,就是我徐家!” “难得徐老太爷如此坦诚,那我也就开门见山了。在下想要联合南方的有识之士,推翻宁王的统治,还大宋一个朗朗乾坤,不知徐老太爷是否愿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