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长快到钱包里来_第三十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章 (第1/2页)

    一直以来太祖陵出事的事情,在朝中之情的人不多,其实也不过就是肇启帝、靖王、以及初丞相罢了,为什么肇启帝要在这个时候将这件事说出来?

    大臣们原本只是因为活尸的事情心中惶惶不安,现在听闻皇陵也出事了,此时所有人都沉默了,不知道应该要说什么。

    肇启帝看着所有人都沉默,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缓缓道:“诸位,兵部尚书谋反一案尚未结案,涂山城刚派人安抚,皇陵被盗,京城出现活尸,这些事情都发生在了现在,诸位是否觉得太巧合了?”

    大臣们心中大概都猜得到,这些兴许就是因为肇启帝与晋王殿下争权,导致了这些事情,但是谁也不敢说出来。

    肇启帝与晋王此时心中都知道,在四件事情之中,变数就是兵部尚书谋反一案以及京城出现的活尸。虽说是变数,但是也是可以利用的大好机会。

    “自然不会是巧合。”晋王站了出来,然后道:“兵部尚书一事可以暂缓,臣弟觉得,现在太祖陵与活尸一案才应当作为首要处理的案子。”

    “二皇弟说得很有道理。”肇启帝轻轻笑了一下,然后道:“那二皇弟可有合适的人选来处理这个案子?”

    “据传,太祖皇陵乃是当年道门高人所建,所以臣弟以为,此事应当交由正一天道的献仪仙子来处理。至于活尸一案,虽然现在活尸已经在钦天监了,但是钦天监在术法上造诣始终不及正一天道,理应由正一天道协助。”晋王在这种时候是不会提出让浮云暖或是风飘渺来处理的。

    虽然之前已经将活尸的事情告知了风飘渺,按照风飘渺的性格,应当是对活尸感兴趣了,想来应该已经在赶来的路上了。

    “二皇弟此番说得有理。”肇启帝点了点头,然后道:“此事就交由吏部安排吧。”

    肇启帝话锋一转,然后道:“曌国自古相传,太祖陵之中藏有秘宝,然而太祖陵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甚至太祖提倡丧葬从简,也没有什么奇珍异宝在里面。有谁可知这太祖皇陵的秘宝到底是什么?”

    “这……”大臣们互相对视,是啊,这么多年了,大家都知道太祖留下了一些秘宝,但是这个秘宝究竟是什么,谁也不知道。

    肇启帝的一句话,也提醒了晋王。就晋王所知,一直传说只要得到这个秘宝就能得到天下。晋王一开始坐拥兵权,对这个传说实际上并没有太在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与肇启帝相争这么多年,到现在也不过就是平局,这让晋王急于希望在这个时候能够出现改变。

    晋王很清楚,是肇启帝派人前往皇陵,将秘宝拿了出来。若非肇启帝的这个动作,晋王甚至一直没有想到秘宝的重要。

    这些日子,晋王的人一直在监视着浮云暖和雨翩翩,两人从来没有逃离过他们的视线,应该是不太可能与皇帝有什么接触的。看来皇帝是不知道浮云暖早就心怀异心了吧?

    “涂山城之事,虽然初丞相已经罢官,但是朕得知了一些有趣的事情,不知诸位爱卿是否想听听。”肇启帝实际上是一个很少为难大臣的人,但是现在他嘴角微挑,说的是问问,但是实际上是非听不可的。

    肇启帝将目光看向晋王,轻笑道:“从涂山城孩子失踪开始,武黎郡的郡守就上奏了共计二十三道奏折,这些奏折却并没有被直接送到丞相手中,而是在中途就被人给扣了下来。而且在涂山城失踪孩子的前两个月,涂山城传来的奏报就是一切正常。直到二皇弟你带来消息的时候,涂山城在中书省的奏折依旧是一切正常,朕甚是好奇,究竟是什么人从中偷换了奏折?”

    肇启帝的目光突然变得有些冰冷,将目光看向了几名大臣,实际上这几名大臣均是晋王的麾下。这几名大臣在肇启帝的目光下,开始有些心虚,然后立刻想了想了,自己的靠山毕竟是晋王殿下。晋王殿下在朝堂上嚣张跋扈这么久了,至今肇启帝也不能把殿下怎么样,况且晋王手握雄兵,肇启帝定然是不会动晋王殿下的。

    肇启帝收回了目光,转为一贯温和的笑容:“我想……兴许是中间出了什么差错吧?这奏疏上报的流程只要顺着查下去,不知道会查出什么?”

    “曌国已经很久没有人因为欺君而被治罪了。”肇启帝轻轻一笑。

    “陛下息怒!”当肇启帝说出欺君之罪的时候,大臣们心中都是一荒,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