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章 结盟魏国公府 (第2/3页)
不然,以后,谁都如此效仿,那还了得? 十年寒窗苦读,金榜题名,为的,不就是身居高位? 一旦到了三品上的朝廷大员,轻易,是没有死罪的。 至多,也就是让其告老还乡,这也等同于朝廷给予的一项优厚了。 而南京兵部尚书和镇守太监的罪名虽大,罪不容赦,可是,却也必须要押送京城,经过三司会审方可。 毕竟,这是大案,是重案,而且,案犯身份还是南京刑部尚书。 也只有三司会审,才有资格定下其罪名。 而曾毅如此,这是怀了规矩的,岂会不招来百官的攻击? “只要有南京四十九卫的供词,百官,相信该是能理解本官的。” 曾毅却是满不在乎,京城里的诸位王公大臣们,现如今,怕是根本没心思来官南京的事情了。 身边有司徒威跟着,借助锦衣卫的渠道,曾毅虽然身在南京,可是,对北京城内的情况,却也是了如指掌,皇帝罢朝,宫内被‘弄’的乌烟瘴气的,东厂重开的消息更是在京城内传‘荡’。 现如今北京城内的那些个王宫的大臣们,各个都是忧心忡忡,担心朝堂走向,担心阉党祸国。 谁还有心事来管南京的事情啊。 别说是曾毅现在杀了南京兵部尚书,就是他把南京六部连窝端了,怕是至多,也就是北京城内稍微掀起一丝的风‘浪’,随即,就会被淹没的。 是以,曾毅现如今,可是根本就不怕什么的。 曾毅可是把所有的事情和时间,都掐准了的。 借助京城刘瑾等太监掀起的风‘波’作为掩饰,把南京的事情给办了。 “南京四十九卫兵丁依下官来看,既然这么多年,一直虚报半数,想来,这半数兵丁,也是足够的,就不必在招募兵丁了。” “那些年迈的,也都给些银两,让其归家吧。” “至于那些个千户百户的……暂且不动,其手下多少人,就管多少吧。” “暂时先这么着,不知国公以为可行否?” 曾毅的这个办法,其实很简单,其实,南京是整个大明朝的缩影。 吃空饷的事情在大明朝比比皆是,只不过,南京,却又是稍微严重了些的。 大明朝的军队,现在,最起码有三分之一的空饷,甚至是五分之二的空饷。 而这里面,以边关为轻,内地为重, 是以,清理空饷,倒不算太过为难,只要查了以后,暂时不招新兵就是了。 然后,就是清理老弱兵丁了,这个,也不算太难,多给一些银两,也是足够的。 充其量破费清理亏空出来的那一年的饷银给做退伍之用,这些老弱兵丁必然是没有二话的。 毕竟,一年亏空出来的饷银,可是相当于大明朝将近一半的军饷了。 而清理出来的老弱兵丁,怕也就是十选一,换算下来,等于是给了其十年左右的饷银,让其归家。 这饷银,只要其不‘乱’‘花’,足够在家做个小生意了。 是以,老弱兵丁这一个层面,是不会出什么大‘乱’子的。 可是,各卫所的千户百户,却是一个难题了。 这些千户百户,都是有官身的,虽是武官,可却也是官身,可不会为了些许银子就舍了这官身的。 若是不管,直接给罢职归家,一个南京还好说,可是,整个大明朝,可就不好说了。 到时候,怕是要出‘乱’子了的。 是以,这些个千户百户,却是最为难处理的了。 现如今,曾毅也只能能暂时不动他们了,只不过,这些千户百户的,怕也都要名不符其实了。 而且,往常,那些空饷肯定有他们的份,现如今,怕是不会在有了。 只不过,这肯定不是个解决的方法,毕竟,兵丁都没那么多了,还要那么多的虚职做什么? 其实,曾毅心里,也是有所打算的,只不过,这个想法,现如今,还不大好实施,要等几年才行。 包括在南京,那一步,是暂时不走出来的。 那就是裁去这些千户百户。 但是,却不能光明正大的裁,只能是严卡。 现如今,千户死了,是可以‘蒙’‘阴’后世的,子孙可以有一个替补百户,若是有空缺的,当时可以补上,没有的,可以后补。 百户死了,若是有关系的,也可以‘弄’个小什长什么的。 在加上军功的提拔,才造成现如今千户百户泛滥,大多数千户百户其实并没什么实权的。 只不过,这么做,定然会遭到极大的抵抗,这些个千户百户的,谁不愿意给后世子孙留些好处啊。 而且,这又是长久以来实行下来的制度了,一旦改革,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了。 是以,现在,还不是时候,哪怕一个苗头,现在,都不能漏出来的。 这个苗头一旦漏出来,不比别的,定然会引起朝廷官员的注意的。 而且,这个方法受到的阻力注定极大,是以,在没有到达合适时间之前,这段时间内,曾毅还想尽可能的想出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 毕竟,改革,不可能大步的走,尤其是这种深沉度的改革,注定了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