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八章 抽他一把 (第1/3页)
内阁首辅刘健府上。 李东阳、谢迁、两人都在,内阁当中的四个人,也只有杨廷和不在了。 满朝文武都知道,刘健、谢迁、李东阳,三人的关系极好,是以,杨廷和没出现在这里,倒也算是正常。 “如今,满城风雨啊。” 谢迁叹了口气,满脸苦笑的看着刘健和李东阳两人,道:“你们两个,瞒的我好苦啊。” 李东阳赶紧在一旁赔笑,道:“这不是当时忘了吗?再者,这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希贤的意思是,能少牵扯人进来,就少牵扯,不然,真出了什么‘乱’子,总是要有人收场的吧?” 李东阳这一句话,就等于是把之前瞒着谢迁的原因给解释清楚了。 而且,还很是大义凌然,理由充分,不告诉你,是要留一个人不掺合进这件事,不招惹麻烦,日后,出了事情,好有人收场。 这个理由,让谢迁没法说别的。 “你们认为现在时机成熟了?” 谢迁看着刘健和李东阳两人,既然今天被邀请来了,且,给他说了这件事,那就意味着,这两个老家伙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了。 “差不多了。” 刘健点了点头,道:“想来,丁乔这些日子,也该听到了坊间的那些个传闻吧?” “现如今,整个京城内,谁不知道太监祸国?谁不知道,皇帝被身边的太监给带坏了。” “这已经是民心所向了。” 若是刘瑾在这里,怕是已经气的破口大骂了,什么狗屁的民心所向,还不是你们内阁散步出去的消息? “最好还是在等等。” 经过最初的错愕之后,谢迁已经冷静了下来,其实,这些天,坊间的传闻,已经让他有些奇怪了。 皇宫内的事情,竟然在坊间大肆流传,这本身就是不对劲的。 谢迁知道这肯定是有人在暗中推‘波’助澜,只不过,没想到,这件事,竟然会是内阁的两位大学士,其中还有一位首辅,亲自推‘波’助澜的。 也难怪,会有如此的动静。 若是内阁的两个大学士亲自推‘波’助澜,幕后‘cao’作还没这种效果,那才是奇怪了。 “丁乔认为咱们还能等下去吗?” 刘健的脾气,注定了他哪怕是年纪大了,也仍旧免不了雷厉风行的习惯。 “现如今,皇宫内被这群太监们给‘弄’的是乌烟瘴气,皇帝不思朝政,若是再等下去,只怕是会出更大的‘乱’子。” “宦官干政这等事情,也不是不可能出现的,一旦如此,到时候,更难收场啊。” 这些话,刘健说的痛心疾首,也的确是没有丝毫的‘私’心,在刘健看来,这些个太监们罪大恶极,若是不除,必定是一大祸害。 比之当初对曾毅的态度,还要坚决。 那时候,对曾毅,毕竟,曾毅还是朝廷臣子,而且,也没真的做过什么事情,只是预防他罢了。 可是,刘瑾他们和曾毅却是完全不同的,刘瑾是太监。 文臣们,原本就是很看不上眼太监的,对太监很是瞧不起。 现如今,又出了这档子事,自然是不能或者说,根本就无法容忍。 “正因为此事干系重大,咱们才要小心行事,万万不能出现丝毫的差错。” 谢迁摇头,盯着刘健,道:“希贤以为,此事,是咱们内阁一人或两人,就能做成的?” “当今圣上的脾气,咱们都清楚的很,玩略无比,那刘瑾等太监,所行之事,在皇帝看来,那都是好事,都是讨他欢心的。” “甚至,相比之下,咱们说的话,还不如那几个太监说的话在皇帝跟前有分量。” “如此情况,就算是咱们如实禀告了京城内万民对刘瑾等太监的怒骂,怕是皇帝也未必会信的。” “此事,事关朝廷,事关社稷,非是一人之事。” “内阁虽能代表满朝文武,希贤又是内阁首辅,百官之师,可在这世上,分量,却还是不够的。” “咱们必须要记住,当今的陛下,可不是先帝了。” 谢迁的一番话,虽然很直白,甚至,有些打击人,可是,说的,却都是实话,分析的条条在理。 “依丁乔看,咱们该如何行事?” 刘健急声询问。 “召集百官。” 谢迁沉声,道:“此事,事关朝廷,事关社稷,不能由咱们内阁的大学士们冲在前面,必须要百官和咱们共同进退。” “召集百官。” 刘健沉‘吟’,谢迁的话,已经够明显了,这是要让刘健,召集满朝文武,共商此事,然后一同上奏皇帝。 人多势大。 若是百官能够一同上书,自然要比内阁几个大学士孤零零的上奏要强的多。 内阁大学士的地位虽然特殊,可是,却还是抵不过百官一同上奏的。 虽说百官现如今,等同于是被内阁领导,可是,却还有声势浩大一说。 “这怕是不妥啊。” 李东阳在一旁沉‘吟’着,开口,道:“召集百官,共议此事,自然是好,若是百官能齐心上书,的确比咱们内阁的大学士们上奏要强。” “可问题是,百官当中,总有那么几个龌龊小人。” “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