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九章 各方反应 (第1/3页)
而且,此圣旨一旦传出,百官又不是傻,都知道,前一次的圣旨,虽然没经过内阁,是中旨,可是,又能如何。,最新章节访问:.。 中旨,那是官员们来说的,没经过内阁,谁接了中旨,是要被人看不起的。 可是,中旨,只要有人接旨,那就还是圣旨,旁人看不起,又能如何?谁也不能真的如何他?至多,也就是排挤了。 中旨下发,皇帝岂会真的不知情? 且,就算不知情,岂会过了这么多天,才追回前诏的。 明显,这是曾毅在里面周旋了,这个时候,谁也不会不识趣的追究刘瑾的麻烦,说到底,皇帝不追究刘瑾,旁人追究也是没用的。 而且,这事,明眼人,都知道,是曾毅周旋的结果,最好,就是顺势走下去,裁撤诏狱,皆大欢喜,不然,一旦追究刘瑾,指不定,最后,皇帝为保刘瑾,又要出什么差错了。 比起诏狱来,刘瑾,就不重要了。 “老夫替百官谢过曾大人了。” 就算是一向自傲的内阁首辅刘健,听闻此圣旨,也忍不住冲曾毅拱手。 追回前诏,就算是曾毅,也不那么容易就能让皇帝如此行为的,要知道,旁边,还是有刘瑾在那的。 若说为了名声,那,曾毅之前也赚足了名声,此时,还如此的做,只能是一心为了朝廷。 “这都是下官该做的。” 曾毅笑着,将圣旨双手捧着,递给了刘健,然后,冲着内阁站着的几位阁老拱了拱手,道:“诸位阁老,圣旨以下,应速速抉择,不可拖延,以免夜长梦多啊。” 这话,是曾毅故意如此的,总是要让人联想一些,然后,才能体现出他曾毅的为难之处不是! 刘健侧脸,看向了内阁次辅谢迁。 不用刘健开口,谢迁就道:“这就去让人同知各府衙官员议事。” 说完,谢迁冲着曾毅拱了拱手,就大步离去了。 曾毅既然说了,夜长梦多,且,有了上次经历,此次,自然是要立时拍板了,虽说这事,百官肯定同意,可是,该有的程序,不能少。 一旦这次圣上下旨,总不能一件事上连续两次追回前诏吧? 不说借口没法找了,就算是为了朝廷威严,也是万万不能如此了。 皇帝下旨,追回前诏。 此事传出,京城震动。 或者,可以说是整个京师为之欢腾。 不过,伴随着这个消息的传出,却是还有一个值得歌功颂德的人物,那就是曾毅。 若说之前,此时,此刻,曾毅的名字,却是挂在了百姓的口上,甚至,随着时间的流逝,还会传遍整个大明朝。 可以说,曾毅此次行事,非常符合后世的一种方法,叫做炒作。 谁都知道,想让皇帝收回成命,追回前诏,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哪怕是皇帝的宠臣,也不成。 圣旨一下,代表的是皇家的威严,代表的是天子的威严,岂能随意追回的? 有些时候,明知是错,也必须要坚持下去的,因为,圣旨,就是天,天意岂能随意更改? 是以,哪怕曾毅是当今圣上跟前的红人,在百官看来,圣旨还未下达的时候,想要劝阻皇帝,稍微有些余地。 可是,一旦圣旨下达,却劝阻皇帝追回前诏,这里面的艰辛,可想而知。 哪怕是内阁的几位大学士,明知曾毅有先帝所赐金牌在身,可是,却也认为,曾毅劝解皇帝追回前诏,是废了无数心神的。 若非如此,岂会过了这么多天,皇帝才会下旨追回前诏的。 可以说,经过这次皇帝追回前诏,曾毅的名声,更是坚定了不少,原先,还只是有一部分人称其为贤臣,旁的,甚至,有些人,还会在暗中诋毁曾毅。 可是,现在,却是没人敢在诋毁曾毅了,不论是何态度,但是,对曾毅劝解皇帝追回前诏,彻底裁撤诏狱一事,在没有丝毫的闲言片语,说什么曾毅是沽名钓誉之辈。 可以说,经过此次,曾毅劝解皇帝追回前诏,是彻底的让曾毅坐实了贤臣之名。 以曾毅如此不及弱冠的年纪,坐实贤臣之名,此,可以说是古来少有。 当天正午,内阁就已经具折上奏,后面,还跟有各衙‘门’的请命折子,请求彻底裁撤锦衣卫诏狱。 折子刚送进宫,没多久,就有圣旨传到了内阁,让内阁通传天下,裁撤锦衣卫诏狱。 圣旨下达。 百官欢腾,京师欢腾。 祸害数百年的锦衣卫诏狱,终于裁撤,是彻底的裁撤,而非是移‘交’东厂。 甚至,有些官员,掩面而泣,‘激’动无比。 虽说百官都敌对锦衣卫,可是,其实,最主要的,还是敌对锦衣卫不经大明律,凌驾三司上,可以肆意抓捕审讯百官的权利。 现如今,锦衣卫的这个权利没了,那,百官,也就心满意足了。 这是多少代臣子们的期望了,任谁都没想到,会在他们这一代朝臣中实现。 “诏狱裁了。” 刘健拿到圣旨的时候,这个平素刚硬的老头,却也是双眼含着一丝浑浊的液体的。 就算是他这个内阁首辅,也没想到,这一刻,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