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亲王_第三百八十四章 刁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四章 刁民 (第2/3页)

,虽说不能扰民,可,却也不能太过偏僻了。”

    “然,那些个商贾富户们,借此,手中捏着地契,却是刻意坐地起价,着实的一副‘jianian’商模样,实在的让人可气。”

    提到这些,上官怀的脸‘色’也都随之变了,可想而知,他此时心中有多恼怒。

    圣旨既然下达了,是要修建学堂,那,要么是各县,在城中找无主之地修建,无主之地,各县城中,肯定是有的。

    只不过,到了,府、布政司,这可就不一定了,这样的城池,都繁华了起来,尤其是杭州这样的地方,那地契更是珍贵。

    可,既然圣旨下达了,那是什么意思。

    可以在城中,选出一块不繁华的地方,按照市价,购走地契。

    这,看似是要让有些人无家可归。

    可,其实,却不尽然,哪怕是县城当中,也有那些富户,有不小的园子的。

    这些园子,只要一座,绝对足够兴建学堂了,而且,甚至还要多,而这样的园子,一般都是兴建在城中不太偏僻,但,却又不是繁华的地带。

    只不过,这话,圣旨上自然不能说出来的,但是,这里面的意思,想来,能明白的,可不少。

    而且,随后,内阁还有文书传下,写了不少的内容,可,意思,却只有一个,就是尽量以这些园子为目标。

    只要是如此,曾毅相信,就算是吃亏了,那些富户们,也能落下个名声的,且,此种事情,也是没地申诉的。

    当然,在曾毅看来,也只能委屈一部分人了,不是说曾毅看不惯这些富户商贾,而是,只不过牺牲他们一个园子。

    比起穷苦百姓的家而言,那,只能选择牺牲他们的园子了。

    至于什么所谓的公平,这世上,哪有真正的公平?

    是以,在曾毅听来,汝宁知府上官怀这话,本身,就有矛盾,征收一座园子罢了,他却说碰到了不少的刁民。

    好嘛,修建一座府堂,按照户部的规划,可是没占地多少的,难不成,他还想拆几座园子什么的,‘弄’个巨无霸不成?

    还是说,想给学堂修建什么‘花’园之类的?

    这,若是朝廷有那实力,日后,也未必不可,在学堂周围修建一些园子,但是,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日后,大明朝的国力昌盛了,却绝对不会是现在。

    “不少的刁民?”

    曾毅笑眯眯的看着下面仍旧显得有些气恼的上官怀,道:“这兴建学堂,也用不了多少地方吧?上官知府想要修建多大的学堂?难不成,没有收到户部发来的图样吗?”

    曾毅这话,却是没有让上官怀有丝毫变‘色’的。

    “下官无能,那些个刁民不愿将地契卖与官府,下官只能在寻其他的地方。”

    上官怀满脸的惭愧模样,低头道:“好在,下官已经寻得了地方,定然不会耽误了工期的。”

    “恩。”

    曾毅点了点头,似笑非笑的看着上官怀,倒是一副好模样啊,若是在后世,怕是能去演电影了。

    虽都说官要爱民,可,曾毅还真没见过,哪个官员会惧怕百姓的。

    甚至,有皇帝圣旨,要平价收地契,曾毅就不信了,在这皇权至上的朝代,会有百姓商户敢在这风口‘浪’尖上违逆圣旨。

    或许,有一两个实力强大的,敢于刁难地方官府,可,这也必定是上面有高官撑腰的。

    但是,就算是这样的情况存在,也不可能有几家吧?

    而且,难不成,那满街的商户,都是如此有能耐?若是如此,还何苦给他这个汝宁知府行贿?

    “那些商户倒也不识趣。”

    曾毅笑着,一手把公堂案上的惊堂木拿在手里,把玩着,也不知道这惊天木有什么好玩的。

    “是啊,这些个商贾……。”

    上官怀赶紧顺着曾毅的话往下说,只可惜,一句话还没说完,就被曾毅给打断了。

    “只是可惜了,那些商户也太不识趣了。”

    曾毅略带调侃的语气,让上官怀有些吃惊,忍不住抬头,正巧看到了曾毅似笑非笑盯着他看的模样,不由得心中大惊,却是不敢吭声。

    “若是这些刁民商户,能够早日给上官知府你送来些金银特产什么的,他们也就不用背负这刁民的名头了,何苦来哉?最后,东西也送了,刁民二字,也背在了身上。”

    “大人。”

    曾毅的话还没说完,上官怀就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下官从未收过什么贿赂啊,大人切勿轻信那些商家刁民之言。”

    “他们乃是因为兴建学堂之事,记恨下官,才会如此污蔑的啊。”

    上官怀说完,已经是双手撑地,浑身大汗了。

    曾毅既然说出了这话,肯定是微服的时候,在下面,了解到了什么情况,可,明知道如此,上官怀也不能松口。

    曾毅的名声,太吓人了。

    曾毅或许会顾全大局,可是,在这件事上,上官怀却是知道的,他不能松口,一旦松口,那可就真的是没命了。

    “污蔑。”

    曾毅呵呵笑着:“或许吧。”

    “只是,本官从来都只是听说朝廷命官受贿行贿,冤假错案,可却,好似没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