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亲王_第四百三十一章 分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一章 分歧 (第3/3页)

    若是如此,那,可就真的是在害曾毅了。

    “有些事情,若是可能,陛下或许会亲自开口的。”

    杨廷和双眼当中闪烁着睿智的目光,他说的没错,当今圣上贪玩,有些事情,不需要臣子们开口,只要有些暗示,或者,是某天,皇帝意外听到了什么,然后有了这念头,也未可知。

    而当然,这些意外,可就要有人刻意去做了。

    “此事,暂且不提。”

    刘健眉头皱了皱,内阁的几位大学士,都是朝廷的老臣了,自然都知道这里面的猫腻,朝堂当中,是没有所谓的恰巧的,所谓的恰巧,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人为的。

    但,在刘健看来,此事,还完全没有严重到需要如此的地步。

    君君臣臣的观念,已经深入这些个文人的骨子当中了。

    就如同现在,若说是单纯对正德,内阁怕是没有谁会把正德放在眼里,不过是他们看着长大的小孩子罢了。

    可是,正德的身份,却是君王,他们必须要去服从。

    君王的身份,注定了不能大权旁落的。

    这也是刘健内心的固执。

    是以,在刘健而言,除非是皇帝真的昏庸不看无可救‘药’,朝堂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若不然,刘健是绝对不会行此计策的。

    杨廷和心中叹了口气,却是没在说什么。

    相比起刘健而言,杨廷和绝对不算是保守了。

    在杨廷和看来,只要朝局能够稳定,这就足够了。

    又不是改朝换代又不是谋朝夺位,只是代管朝廷罢了,和现在这样,朝廷大权空置,几乎全都被内‘侍’钻了空子而言,岂不是要强的多?

    更何况,曾毅现如今,有先帝的金牌,原本就能代管朝廷。

    又何苦去刻意追求心中的那丝根本就不存在的执念呢?

    真若是论起来,现如今,皇帝的大权其实已经‘交’出去了,而且,是给了宦官,这,岂不是更加的不堪?

    而且,眼下的情形,让曾毅代管朝廷,那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曾毅有布局,想要让大明朝焕然一新,这是好事,若是成功了,那,大明朝将会重新昌盛起来的。

    若是让曾毅代管朝廷,那,自然对他行事有极大的帮助的。

    且,曾毅代管朝廷,刘瑾那边,自然是不敢‘乱’来的,一举多得,多好的办法啊。

    只是,杨廷和有他的想法,而首辅刘健,也有他的想法。

    或者,其实,杨廷和及首辅刘健的想法大概都是一样的,只不过,两人唯一的分歧,看似唯一,可牵扯,却是巨大的。

    在杨廷和看来,曾毅想要革新大明朝,也就是所谓的变法,这是好事。

    让曾毅代管朝廷,正好可以让他放开了手脚去干,减少阻力。

    可,恰恰和杨廷和相反,在杨廷和看来的好事,在刘健而言,却是最大的顾忌。

    曾毅今年才多大?不过是比当今圣上年长那么几岁罢了。

    如今,曾毅已经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了。

    且,日后,学堂修成,长年累月,曾毅的名望只会越来越大,甚至,十几年后的朝廷大员有一般都是出自这官家学堂之中,都要承曾毅的恩情,都是曾毅的嫡系人马。

    有庞大的名望,更有庞大的嫡系人马。

    若是在让曾毅代管朝廷,进行变法革新,一旦成功,曾毅的功劳更是撼天之功。

    到时候,还有什么能够封赏曾毅的?

    那个时候,怕是只有两个可能了。

    要么,是皇帝对曾毅戒备,所谓的功高震主,一旦如此,怕是曾毅‘性’命不保。

    而另一种,则是曾毅起了不臣之心,如同当年的陈桥兵变一般。

    这两种可能,都不是刘健所愿意看到的。

    是以,在刘健看来,有些事情,还是不让曾毅接触的好。

    只要不代管超纲,就算是日后曾毅变法成功了,皇帝对他的忌惮,也会少一些的,毕竟,代管超纲这意义不同。

    且,若是不代管超纲,曾毅怕也是难以兴起什么不该有的念头。

    若是真的代管朝纲了,指不定,反倒是会把曾毅的念头给吸引出来的。

    也正因为是这个分歧,刘健和杨廷和的念头,却是决然不同的。

    甚至,因为两个人的分歧,内阁当中,日后,定然会出现两种不同的声音,只不过,不是现在,要等一个加大分歧的点。

    一旦这个点到了,这个分歧,就会彻底爆发出来的。

    虽然如今内阁的几位阁老关系不错,可是,一些原则‘性’的理念,却是互不相让的,比如这次刘健和杨廷和他们两个的观念。可以说,两人都是站在了大明朝的角度去考虑事情的,都认为是为了大明朝好,是以,两人是不会退步的,只能是各凭本领,看最终如何了。至于两人的对错如何,段时间内,却是不可能验证的,甚至,他们有生之年,也未必能够验证。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