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镜头78 浅谈书剑气金大 (第1/2页)
最终,香香公主还因为给陈家洛示警而自尽了。一个大男人最后还落得要被一个弱女子保护,陈家洛真是太窝囊了! 天子的第二段论断倒是大家都赞成,毕竟男人对把自己喜欢的女人拱手送人都是唾弃的,但对日本人呢就很宽容,要是日本人把女人都送给我们,让日本男人玩基情就更好了。 陈家洛他太优柔寡断了,没有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好。 从他继位红花会总舵主后,他的一些行为的出发点都应该围绕着反清复明的大业而进行。可他倒好,一要维护大业,二要顾及兄弟手足之情,三要涉及儿女私情,而且每一面都没有兼顾好。 所以说,他只能是个英雄而非枭雄,因为他做不到理性地舍弃一部分东西,在这一点上,乾隆、木卓伦都要强过他。 乾隆,虽说是书中的反派人物,但作为一个帝皇,他绝对是合格的,因为他可以为了自己的目的而不择手段,翻脸无情。为了自己的江山稳固,他可以放弃兄弟感情、儿女情长,做到绝情绝性。 而木卓伦呢,为了麻痹乾隆,让他以为他们木卓伦部是真的投降乞和,甚至可以把自己心爱的女儿香香公主嫁给乾隆和亲,争取时间去准备反抗。虽然最后木卓伦失败了,他的部众全部壮烈牺牲,可是他的行为也不失为一代枭雄。 相比之下,陈家洛就差了不止一筹。优柔寡断,成不了大事!” 看到文轩这么写,安文章、沈墨浓、林倾霞、林凤姣等在场的人都被安文轩“惊世骇俗”的观点给惊到了,米雪儿有点不甘地问道:“这不显示出了陈家洛比乾隆、木卓伦更有人情味的一面吗?”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是!”安文轩双手一摊,“你要知道,陈家洛他是红花会的总舵主,肩负着反清复明的重大使命,肩负着红花会上上下下几千人几万人的身家性命,他的身份决定了他不能过于感性!红花会在乾隆反水后,差些在雍和宫中全部被毒杀,幸而抓住了乾隆的宠儿福康安作交换才脱险,不过反清基业已全部葬送,剩下的人也大都心灰意冷,最后退隐江湖。 可以说,因陈家洛一人,把整个红花会上下几代人努力的心血都浪费了,最后还自欺欺人的对自己说‘乾隆是汉人,他的王朝也是汉人王朝’。这不扯吗!” 米雪儿张了张嘴,说不出话来。 这时,沈墨浓却忽然鼓起掌来,赞赏地说道:“精彩!文轩,你虽然色点,但是这观点很精辟嘛,怎么能说只看了个大概呢?那你觉得这本书还有什么可取之处吗?” 说到这里,安文轩索性也就豁出去了:“那是当然,虽说我个人看不上《书剑恩仇录》这本书,但它的确还是一本经典的武侠小说。作为金大开山之作,金大成功地在书中突出描写了自己所崇尚的侠文化。 一般的侠,体现在以武功来扶善锄恶,扶危济困,打抱不平。这虽不及大侠的旨归宏远,但本质上仍然是入世的,呈现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不过上古时代中国的侠似乎并不具备后来的、其实只有在文学中才完备的道德理性。 司马迁的《游侠列传》中的人物,主要是感恩知报,重然诺,轻死重义。他们的人生纯粹是为私人恩怨的,不怎么计较是非。其中许多人,成了私债的奴隶,只好以死偿之。 这种侠,很个人化。大约他们对个人的尊严看得十分重,收受了他人的恩惠就会觉得自己的人生有了亏欠,要不惜一切代价把心理的亏欠摆平才安心。以私人的方式武力干预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即韩非子所谓“儒以文乱纲,侠以武犯禁”。 后世的侠,要普遍地助危济困,并不限于报答和自己有特殊关系的人,所以更有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色彩。 金大创造的武侠就属于后一种,不管到了哪里,路见不平,就需出手干预,不管和自己是不是相干。 用金大小说中人物的话来说就是“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种武侠形象的形成和普遍化,大约与清官一样,是由于现实社会中人们对于不平等现象的无能为力,因而寄希望于那些具有特殊人格、能力的人们。 陈家洛这个人物,虽然我看不上,但他身上还是有着金大笔下的侠之美德。即任重道远,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富贵不能yin、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气节,托孤寄命、临大节不可夺的cao守。 而且在小说中,我们还可以看到金大对中外各种古今文化的交融。这体现了金大对古老中华传统文化的迷恋,包括对琴、棋、书、画、医、武诸艺,儒、道、佛诸学的倾倒,但也不乏对新文学以及西方艺术手法的借鉴。 如金大对小说中人物的描写,便吸收了许多古典长篇名作的手法,形成了他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