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113游戏业霸主雅达利 (第2/2页)
)、《脚力大战》(FootFight)、《滚球大战》、《弗莱克达鲁斯拯救行动》和《田径赛》(Track&Field)。 雅达利公司是198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1984SummerOlympics)的赞助商,准备在当年的圣诞节突击性发售雅达利7800。 1个月后,华纳公司分割雅达利的顾客服务部出售给了杰克特拉米尔,他不愿意让新改组的雅达利公司发行新的电子游戏主机,为了开发新的16位电脑生产线(成品为雅达利ST)他把雅达利的所有游戏主机项目全部推辞,使之集中精力到电脑生产线上来。 雅达利7800因此在仓库里变得很憔悴,直到1986年夏天任天堂娱乐系统证明了电子游戏市场是有生命力后才被重新介绍。 特拉米尔的市场缓和策略比华纳公司预先计划的还要延缓,取消键盘和高分卡带,后来的主机扩展槽也取消了。特拉米尔重拾了1984年原来发行的带有彩色标签的游戏并将其标签替换成了廉价的黑白标签。特拉米尔在广告上的忽视,让主机只有30万美元的盈利在任天堂和世嘉数百万的盈利面前相形见绌。 主机大战之后的1986年内部发行的游戏在市场上已无法占有地位。杰克特拉米尔最初打算推辞掉主机大战前的游戏库,而不是研发更多有竞争力的游戏。这些游戏似乎已经过时,比不上《超级马里奥》更细致,不再被主流媒体所响应。 雅达利7800改制并发布了《双截龙》(DoubleDragon)、《突击队》、《毁灭金刚》(Rampage)、Xenophobe、《怒》(IrakiWarriors)和《功夫之王》(KungFuMaster)。 雅达利不像世嘉和任天堂,他不希望给7800开发过多周边。
雅达利7800从1986~1991年一直在市场上挣扎,1992年1月1日,雅达利正式宣布7800停产,雅达利2600、雅达利8位机、雅达利XE游戏系统也同时停产。停产时,任天堂的NES已经完全占领了市场,高达80%的北美市场成为了任天堂的天下,雅达利只有可怜的2%。 雅达利7800的一生都在迫于奔命和其他机种作斗争,任天堂和世嘉在销量上都远远超过了它,但雅达利公司在这部主机上体现了创新和冒险精神和独创的2600兼容性。利润是很诱人的,但市场、技术和用户说了才算数。 雅达利猛虎是雅达利公司1993年发售的游戏平台,是该公司为了超越MD/Genesis和超级任天堂(SNES,SuperNintendoEntertainmentSystem)而作出的最后努力。和较早发售的3DO竞争所以叫做第五代cao作系统。主机1993年11月在部分美国城市首发,1994年全美普发。尽管公认它是世界上第一台64位游戏机,猛虎宣传策略惨遭失败促使雅达利离开了游戏机行业。但正因为如此,猛虎成为了稀有经典和少部分游戏迷们争相收藏研究的对象。 猛虎以250美元的价格在1993年11月发售,从IBM借了50万资金生产。游戏机最早只在纽约(NewYork)和旧金山(SanFransisco)地区发售,1994初年才普发。 该主机首发时的口号是“解迷题”,显然是在向16位机挑衅说他会在竞争汇总获胜。一开始卖得还不错,比同年假期发售的3DO更流行,销量更高;但是个别让人忧郁的垃圾游戏发售并没有引起雅达利足够重视。第一个游戏是《战将2000》(Tempest2000),随后像《毁灭战士》(Doom)和《德军总部3D》(WolfStein3D)也相继面世,最有口碑的要数《异形大战铁血战士》(AlienVSPredator)了,发售第一年就卖出了25万份。 1995年末,索尼(Sony)PlayStation和世嘉土星(Saturn)闯入市场,猛虎的命运已经注定了多舛。 雅达利的另一部分被孩之宝公司(HasbroInteractive)于1990年代末收购。 安文轩决定到美国硅谷去找诺兰布什内尔(NolanBushnell),并看看是否有机会入股那些未来的大公司。 安文轩早在香江就让堂哥安文乐,在日本和美国挖人,当然美国的MiltonBradley公司的技术部和日本的任天堂技术三杰之一横井军平是主要挖角对象。 而现在安文轩布置下去的20种游戏,也只有游戏俄罗斯方块了,只不过这一世被文轩改名叫《星空方块》,《吃豆人》《砸冰块》《小蜜蜂》4种有了实质性的进展,而安文轩的目的是根本就不给日本发展的机会,只要他找到诺兰布什内尔,完全可以在游戏业铸造辉煌,何况现在的诺兰布什内尔也只是刚刚有点创业的想法。 安文轩找到诺兰布什内尔提出共同成立游戏公司,而且由自己出50万美金的资金和创意,诺兰布什内尔以技术入股占10%的股份,横井军平技术入股占5%的股份,堂哥安文乐负责管理公司占5%的股份,另外招聘的技术人员也将在未来有20%的股份奖励给有功之臣,成立《星空雅达利》游戏公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