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好小子_第一五十章:董卓豺狼 西北平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五十章:董卓豺狼 西北平安 (第2/2页)

说1个月前与叛军决战胜利后,感觉到即将离世的皇甫节就上奏折请求告老还乡,并推荐了里克接任,只是皇帝陛下一直拖着不吭声,一直拖到了袁术大败,皇甫节离世才下旨批准,所以里克对朝廷的这次提拔倒也没有什么感激之情。

    但对于多次提携、保护自己的皇甫节逝世,里克真是悲痛欲绝、满腹悲怆啊!麾下众将也一个个哭得眼泡红肿,面色腊黄,真心怀念这位慈祥的老人,回军的路上,正好迎来了并州大地的一场大雪,所有人、马、车上瞬间就被簌簌飘落的雪花落下了薄薄的一层,连脚下的路也变成了白色的,入眼的一切仿佛都在给皇甫老大人披麻戴孝一般。

    在雁门郡回程的大道上,这支军队出发时的多少人马,回来几乎还是多少人马,在外人看来,这一趟似乎真的白走了。

    路过晋阳的时候,里克专门去拜访了并州都督吕布,亲手奉上了一份大礼,就是当初害得里、董两军大火并的那匹汉血马王,通过查阅使团礼单发现这匹宝马叫做赤兔。

    吕布看到这匹赤兔的第一眼就惊呆了,他和所有武将一样,最爱的就是兵器、战马和盔甲。现在他兵器和盔甲都有了,手中方天画戟,身穿兽面吞头连环铠,两样都不是凡品,可就是称心如意的战马一直没有着落,此刻这匹赤兔正是他多年来梦寐以求的,以至于他的眼珠子几乎就像被粘上一样,再也挪不开了。

    本来对这匹宝马,不少将领都是打了注意的,可惜这马待人非常不亲善,无论谁走近都会暴烈地斜目长嘶,长鬃怒竖,前仰后踢,张口乱咬,根本就是一匹桀骜不驯的顶级烈马。

    里克本来非常有信心征服这匹烈马的,可每次拉着马缰绳,却又实在不忍心骑上去。可这是侯成用自己的命换来的,每次一看到他,眼前就出现侯成那憨厚的音容笑貌,心里总感觉对不起他。

    再说了,自己搬空离石要塞,带出来的侯、宋、魏和3千狼骑都是吕布的心头rou,现在3员大将1死2伤,狼骑也损失过半,如果没有拿得出手的补偿,估计依照吕布的脾气,见面说不了两句话就会刀兵相见。

    现在这宝马奉上了,吕布果然忘记了所有的不快,马上就眼前一亮,身手矫健地纵身一跃,上了马背,双腿夹紧,双手紧紧揪住马颈部长长的鬃毛,任它一个劲儿颠踢仰翻,吕布的双腿都像熔铸上去的两根铁柱一样紧紧连在它的双肋之上,大半个时辰交锋下来,这匹汗血马王终于低下了高傲的头,彻底的降服了,周围围观的人无论北营军还是狼骑,都拍着巴掌、竖起大拇指叫好称赞。

    骑上这匹心仪已久的千里良驹,风驰电掣一般,又十分沉稳,蹄子撒开以后,仿佛腾云驾雾一般,吕布的心中前所未有的畅快,比当上了皇帝还高兴。

    兴奋之余,对里克提出的送宋宪、魏续到雁门关养伤休养的提议想也不想就答应了,最后干脆一溜烟跑着试马去了,连句告别的话也没有顾上说。

    尾声,里克帅军离开了,西北的战事也没有再持续太长时间在董卓大军的威逼下,叛军内部分裂成了北宫伯玉为首的主战派和韩遂为首的主和派,双方矛盾逐渐尖锐,终于导致火并,结果还是心思更加缜密狠毒的韩遂获胜,捧着北宫伯玉等人的脑袋投降了董卓,的确是投降了董卓,因为这家伙自始至终没有提效忠朝廷之类的话,只认董卓当了主公。

    尽管如此,依然滞留董卓军中的张温仍然大喜过望,立即腆着脸上去凑热闹,主动向朝廷上奏疏,报称什么西北叛乱已平,韩遂等人身在贼营,实则心向朝廷;还有董卓平叛有功,实在是国家干城,西北多事之秋,还需多加倚仗云云。

    最后,张温因平西北叛乱有功,挤走了治境有方的皇甫嵩,跑到长安城里兼任起了京兆尹,还就在这长安城里被拜为太尉,成了一位不在朝廷的三公,整日足不出长安西门,嘴不离珍馐美味,享尽了太平富贵,却给西北大地带来了更加深重的灾难,为了********,他对董卓及其麾下的诸多丑事恶事,想方设法庇护遮羞,任由各类草头王们比赛一般鱼rou百姓、胡作非为。

    董卓被委任为凉州刺史,统领了凉州十郡不说,护羌中郎将的职权仍没有丝毫放松,还继续大批驻军长安三辅地区。

    由于凉州刺史的职务之便,更多羌胡豪帅率领彪悍族人加入董卓麾下,让这支抢掠成风的队伍进一步变本加厉。为了解决军粮补充,他们动不动就屠杀绑架过往商旅,甚至在某地集市时突然将整个集市包围,女子全部抢入营中,男子全部砍下头颅向朝廷报功,一时间,三辅地区人心惶惶。

    而投靠朝廷的韩遂,批着官军的外衣,顶着朝廷命官的头衔,也更加有恃无恐了,除了顶头上司董卓的地盘以外,他肆意威逼州郡、血洗村镇,甚至越境到并州等地杀人越货,视人命如儿戏一般,被他裹挟入军的精壮百姓也与日俱增,反叛的暗流已经开始再次涌动。

    可在这批土地最高父母官张温的奏折上,一如既往的还是在奏报——西北平安无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