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4章 大声呼叫我来了 (第2/2页)
弹被空气动力搓着转着前行了;二是,像蒙古人的响箭一样,响箭是个标签箭,是个号令箭。指到哪,打到哪。巴顿弹的内外螺纹,外螺纹主要是转动弹体的,而内螺纹主要是发声拉汽笛的。按说,射击,虽有枪声,这是无奈,所以,前世有研究消声器的,甚至暗杀中,情愿用弓弩而不用火枪的。军界,常言,兵贵神速。而这里的这个“神”,是很有点“神不知鬼不觉”的含义在内的。倘若,战争中,能出人意料,攻人不备,岂不很好? 王木木为什么要刻意的制造出巨大声响,放弃了突然袭击的突然性,这不是有点宋襄公之傻吗?当有人向王木木提出这个疑问时,王木木是这样回答的:各位,现在我们流求的军事力量,还用惧怕这个年代这世界上的哪个国家?作为练兵和测试,我们的大轮船、航母和铁甲舰,还有大小怪和飞艇,在地中海,在扈东西两女的指挥下,以一抵千,在海战、登陆战、反登陆战和反渗透反包围中,都取得了如意的战果,而且,在扈东的战略部署下,扈东西两女现己都成了两个不小的岛屿的女王,成了地中海的无冕之皇,影响着欧亚非的进程,在军事胜利的基础上,已经取得了刀枪所不能取得的效果。而在交趾和暹罗,在小海伦的指挥下,仅仅只是大量的使用了钢丝网,辅以一些火器,就以区区百人,把百万大军打得支离破碎,还收伏了大部分的敌人。所以,我们的武器,加上我们的战术和对大局的熟悉,我们早已所向无敌、战无不胜了。再说简单些,我们现在有百分百的制空权,什么百万大军,什么百战铁骑,什么多国联军,谁想打仗,我飞过去,精确打击,凌空斩首,你打不着我,我妥妥的收拾你。将军挂了,元帅死了,皇帝崩了,这仗还用打吗?所以,基于这种自信,我们其实真是没啥必要再搞什么火力猛烈的大炮大枪,更没必要去搞什么大规模杀伤武器,你们也知道我在研制非杀伤性武器上也投入了不少。所以,我支持机院搞电磁炮,不是要获得一门杀伤力特强的武器,而是想得到一门威慑力特强的武器。要得到一门威慑力特强的武器,不仅是要其本身够强够厉害,还得让它能高调地让人知道它的存在,否则,它又怎能威慑到人呐?我刻意的在巴顿弹上制造出了风洞风笛,刚才试射的事实已经证明,巴顿弹够能咋乎,高速且旋转的风洞形成的警报器般的汽笛声,真能声震环宇,呼啸天地。现在,我们的巴顿弹已经高调地在蓝天下大声呼叫:我来了!那么它来了后,战况如何,弹着点现状如何,待会我们让事实说话,那海中小山的地面下躲着的作观察哨的学生兵,会来报告巴顿弹的威力的,待会,我们看看,这巴顿弹,究竟有没有威慑力?……
电磁炮开炮后,巴顿弹刚才呜呜丝丝的,虽然一时视觉、听觉和心理、身体都是大受惊吓,冲击甚大,但其实总共也只持续了那么一二分钟。而这一二分钟时间里,巴顿弹可表现出色,精彩纷呈。 刚才,现场,那“呜呜”声,是巴顿弹的“内螺纹”的风笛效应,只是因为高速、高旋,那“呜呜”声才震耳欲聋,这是巴顿弹威慑的主旋律,呜呜呜的,吵死人了,从耳朵一直呜到心里,呜得人心慌。 刚才,现场,那“嘘嘘”声,是巴顿弹的贴着海面高速飞射时,八吨的体量高速移动,真空的反复出现和填充,使得海水嘘嘘地上扬,一条线,一条水线,像喷泉,自海面骤然窜出,嘘嘘作响,真是无风三尺浪,这是巴顿弹飞射的华彩,一道风景线。 刚才,现场,那“丝丝”声,是巴顿弹高速撕裂空气的啸叫,尖厉中,叫人焦燥,高音从耳膜中直刺神经。 刚才,现场,那“轰!”的一声巨响,是航母上发射的巴顿弹射中了小岛上小山的撞击声。撞击时,山石纷飞,树木燃烧,小山为之一振,小岛为之一摇,真是地动山摇了。飞沙走砾,尘埃落定后,望远镜中能清楚地看到,小山的弹着点上有个近大远小的喇叭洞!山表面的喇叭口直径有三四米大,往内,小处,应该就是“咕咕咕”的事了! 刚才,现场,那“咕咕咕”声,是巴顿弹第一时间轰击了山体后,余威尚在,动能不减。高速前行且高旋的巴顿弹就像冲击钻的钻头一样在往山体里面钻。而巴顿弹上的外螺纹,就******钻的麻花槽。钻头在咕咕咕的钻,被钻的石霄从麻花槽中哗哗哗的泄出。 刚才,现场,那“澎!”的一响,是那巴顿弹终于钻通了山体,从山体的另一头,半钻半推,还加上震动,“澎!”的一下,把山体的后面推出了个倒喇叭洞,这可是近小远大了。 巴顿弹打通了山体,让山体生成了个“X”形的贯穿伤,而“X”的中心那咕咕咕的钻出来的小孔,在这望远镜中望去,因为光的渗透性和人眼的趋光性,遥遥的,小山的山脚,喇叭口的中央,一个明亮的小孔赫然夺目。眼力好的,还能看见喇叭口的周围的小草小树,在被新生的小孔中贯穿出来的海风吹得张牙舞爪呢。 刚才,现场,那“澎!”的一响后的呜呜声、嘘嘘声、丝丝声,则是余威不尽,动能尚在的巴顿弹在贯穿了小山后,再接再厉,继续革命,奋不顾身,勇往直前时留下的尾声。这尾声渐行渐远,渐渐的,渐渐的,声音一点点的轻了下去,在大海的波涛中,在落日的余辉中,淹没了自己的身影。大声呼叫着我来了的巴顿弹,也在大声呼叫中远去了,消逝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