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太过任性 (第2/2页)
及待要揽权嘛?!” 这番指责,让黎池末冷汗簌簌坠下:“儿臣冤枉,儿臣不敢。” “滚!滚出去!”黎弥不愿看到黎池末躬身脚下的情形,高声呵斥。 黎池末犹豫了片刻,知道此刻不应再说什么,躬身退了出去。 高义见太子退了出去,重重叹了一口气,从袖中掏出锦帕为黎弥擦拭额上的汗,劝慰道:“陛下何苦和太子殿下宫那样的怒气呢,殿下也许只是无心一提,并不是真的有那样的想法。” 黎弥冷哼,“他就算没有那样的想法,他手下的那些谋士未必会没有那些想法,他招募贤士幕僚,朕本是赞许的,如今却有为虎作伥之意,你看看。”说罢也不避讳的将案上一卷奏折扔到了高义面前的桌角上。 奏折上上奏的是太子代厉王去穆府送聘礼发生的事情,参的是太子帐下幕僚言语挑唆,使得穆大人对厉王勃然大怒,穆夫人也哭晕当场。奏折上并没有说那幕僚说了什么,但想也能想得到,无非就是说一些厉王如何对天紫郡主钟情,如何不愿迎娶穆追云为侧王妃的事情。 怪不得皇上今日对太子的态度有所转变呢,原来是看过这奏折在先,有赶上太子上前来进言。 高义垂着脸,他跟在皇上身边十余年,天家手足相争,他多了,皇上子嗣众多,免不了使些手段争宠争权,“皇上,太子和厉王相交甚好,也只是一时糊涂罢了。” 黎弥长叹,叹息声中满是落寞心伤:“正是因为他和厉儿交好,他做出这样的事情,朕才更觉得痛心。他是太子,是南胡的储君,他争不争,这南胡的江山都会传到他的手上。朕还安在,他就这等心性,若朕归天那一天,他恐怕就要杀兄轼弟了。” “皇上切莫如此说,皇上还年轻,定能创下下一个南胡盛世。”
“你不用宽慰朕,朕是什么样的身体,朕心里清楚,正式因为清楚,才越心急。”夜咳次数越来越频,有时甚至咳出了血,黎弥就已经开始做归天后的打算了,南胡是他自先皇手中接过来的,南胡见过已有百余年,他不希望断送在他下一代的手上。 想到黎池末平日里狠绝的性子,神情怅然:“赤儿心性暴躁行事又狠绝,虽心地不算坏,但朕担心他耳根子软,听了幕僚的谗言,日后对姊弟们下手……” 黎弥此刻更像是一个寻常人家的父亲,越是老了越顾念亲情,黎弥年轻时也曾是战场上的骁勇男儿,争位时也曾是个不顾人伦亲情的狠绝之人,也正是因为他经历过那些,所以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他的后代身上。 “其他皇儿性子都像朕,喜欢争喜欢抢,就算不争不抢的,也都提前留好了退路,譬如漠临,费尽心思也要将西南军军权握在手中,漠岐掌管宫中宿卫,漠秦心性谨慎,自请戍守淮地远离皇宫。”说至此,黎弥喟叹:“唯独厉儿,许是继承了他母妃性子,做事随性,若不是朕将掌管宜城戍卫的差事交给他,他巴不得自己得清闲呢。” 听到皇上提及梨嫔,高义轻声道:“奴才在百花苑当差的时候,和梨嫔娘娘有过几面之缘,不清楚梨嫔娘娘的性情,但在样貌上,厉王殿下确是像极了梨嫔娘娘。” 皇上也回忆起了曾经的事情,记忆中的人总是美好的,尤其是梨嫔又死在了最美的年纪,“是啊,眉眼间像极了梨嫔,每次见到厉儿,朕总能想起梨嫔,这也是朕为什么宠他的原因,只可惜梨嫔出身太低,不然……”黎弥没有将不然说出口,因为这是一句会影响很多人命运的话。 高义清楚知道皇上未说完的话是什么,原来,皇上也不是没有想过要传位给厉王,只是厉王母妃出身太低,他就算有心要立他为太子,朝中众臣也不会答应的,况且,太子的母妃是已故高皇后,高皇后是高家嫡女,如今高皇后的兄长高参忠将军如今手握三军兵权。 “陛下也不要太过忧心,厉王殿下就算去了天紫郡主,他的侧王妃毕竟是穆大人的嫡女,日后有穆将军护着,不会有怎样的麻烦的。” 提起穆家,黎弥怒意又涌上心头:“朕之所以和太子发这样大的火,就是因为他纵容手下挑拨穆家和厉儿的关系,穆家原本就不甘心将女儿许给厉儿为侧王妃,这点朕确实对不起穆布泰,早应赐婚给穆追云和厉儿的,朕一直想等着厉儿收收心再提此事,万万没想到会横生枝节。好在穆追云对厉儿死心塌地,执意要嫁给厉儿。朕给穆追云几乎等同于正王妃的权利,就是想让穆家能全力支持厉儿,可太子这样从中挑拨,穆家和厉儿的关系怎么会好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