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京中 (第3/3页)
呢,这些年来读的书却不知道是不是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这,是七月十八晚间,刚刚得知夏霜寒逃婚离京的徐氏,一边愤怒不已地砸茶杯,一边呵斥出来的话语,“yin奔无耻这样有辱门风的行径,都能被那夏敬之说成是追求真爱的勇敢行为,他这莫不是疯了不成?!”
对于徐氏这样,认为旁人的所作所为都应该顺着她的心思来的女人,她是不会去反思,自己当初“明明瞧不起夏霜寒,却还要将她娶进门来,好让她给陆绍云当遮羞布”的行为,究竟是有多么无耻的。 在她的眼中,世间的伦理道德,那都是“合则用,不合则弃”的。所以,面对夏霜寒的逃婚,始终认为一切过错都是源于夏家的不识抬举的徐氏,便连带着把夏敬之也给一起恨上了。 “桂嬷嬷你说说,若不是那夏氏逃婚,庭轩又怎么可能会打着‘情伤过重’的旗号,坚持在接下来的两年内不谈婚事,还跑到南边去找那个林熙然?” 闻听此言,碍于曾经在五月中旬听陆茹倩抱怨过夏霜寒女扮男装随意上街一事,因而怀疑夏霜寒之所以会逃婚,完全是因为她无意中在某处撞破了陆绍云和林熙然那层说不得的关系的桂嬷嬷,开解徐氏道:“夫人啊,其实,五少爷这假借夏氏逃婚一事而离京南下的做法,委实也算不上太糟糕嘛!” “毕竟,那夏氏若是真能对五少爷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她要是真进了门,还不得仗着夫君的宠爱,随时给夫人您添堵么?” “她敢!”徐氏横眉怒目道:“这定国公府的后院可是我掌家呢!想在我的地盘上玩花样,她还真当我是死了不成?” 对于现如今还始终认为陆绍云的婚事完全就把握在父母的手里的徐氏,是不可能料到自己的儿子会在日后为了夏霜寒而入赘夏家的。现如今正在为陆绍云的婚事犯愁的她,一门心思想的都是“接下来究竟要让哪家的小姐成为我儿庭轩的妻子才好”这件事, 于是,那个认准了陆绍云,决心非他不嫁的裴娉婷的近况,就不得不说一说了。 自打六月十九那日,裴娉婷听说了夏霜寒与情郎一起逃婚私奔的消息后,一个多月来,她的日子就一直过得非常顺心。其间,虽然她的婚事碍于自己母亲的好意而有过波折,但就目前来说,绝大部分问题却都已经解决了。只是,要问那波折是什么,却还要从七月份说起。 七月中旬的某一日,面对着又一位意欲为某某公子保媒,因而登临丞相府,向她打探裴娉婷的婚事的夫人,裴娉婷的母亲陈氏,在送走来客后,将裴娉婷唤进了自己居住的正院,决定私下与自己的女儿好好谈一谈她的婚事。 虽然依照大夏汉人的传统,子女的终身大事都是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但是,在为儿女cao办婚事之前,提前问问儿女对未来伴侣的要求是什么,好比照着进行参考与筛选,却也是大夏为人父母者较为普遍的做法。 面对着母亲所说的“温文尔雅”、“挺拔俊美”、“年少有为”之类的诸多形容词,早就心有所属的裴娉婷鼓起勇气,大声说出了那个不再限于某个形容范畴,而是精确到了个人身上的名字——陆绍云。 “你说,你中意的是定国公府的陆五公子?”面对着女儿坚定不移的说辞,陈氏诧异了。毕竟,自打年头得知陆绍云已有婚约在身后,陈氏就将他从自己心目中的那份“女婿候选名单”上剔除了。 于是,颇为惊讶的陈氏追问道:“婷儿,你可想仔细了?你当真,就是看上了那陆庭轩,陆五公子了?” “是。”面对着由于太过诧异,因而暂时没能提出反对意见的母亲,决定先发制人,以争取将谈话的主动权牢牢掌控到自己手里的裴娉婷,以退为进道:“母亲,女儿深知自己方才的言论非但不合礼数、规矩,还辜负了母亲这些年来对我的殷殷教诲,可是,就算母亲生气,您可否给我一个机会,让我把话说下去?” “......”面对着从小到大都一直甚是乖巧、聪慧的次女,徐氏尽管就“裴娉婷对陆绍云芳心暗许”一事有些气恼,但她还是决定把女儿的说辞听下去。“好,你说。” 裴娉婷所说的话语,其绝大部分内容,陈氏都猜到了——无非就是些怀春少女情窦初开的小思量。只是,其中有一件事,却激发了深谙世事的陈氏的好一番思索,那就是裴娉婷所提及的——陆绍云对待夏霜寒的态度——这件事。 依照裴娉婷所说,对于夏霜寒这样各方面条件都不出众的女子,陆绍云都可以拿出温柔和疼惜真心相待,那么,换成比夏霜寒的整体条件好了不知道多少倍的裴娉婷,陆绍云又该成为怎样一个为人所称道的模范丈夫呢? 闻听女儿的言论,再一联想到自己成婚后的亲身经历,陈氏不得不承认,陆绍云这种不近女色,仅仅只对发妻一个人好的做法,确实对几乎每一个怀春少女,都有着很大的吸引力。毕竟,如果可以,哪个女子不想独占自己的丈夫,与丈夫一生一世一双人呢? 尽管,也许现如今陆绍云这种不近女色的表现可能会在将来的某一日发生突变或者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消失,但一想到如果当初不是因为夏霜寒的原因,自己本来也想将女儿和陆绍云凑作对的初衷时,沉思许久后的陈氏,最终还是决定在礼教上稍作让步,以此在婚姻大事上成全女儿的一片痴心。 至此,因着今生诸多与前世不同的改变,襄阳王苏淳风、定国公世子夫人徐氏以及大理寺卿夫人陈氏,都将在不久的将来搅和进陆绍云和夏霜寒的婚事里。只不过,此时此刻身在关外的陆绍云,却还对他那波折坎坷的未来一无所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