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传奇_第四十二章 古怪老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 古怪老者 (第3/3页)

?”长孙彦登问道。

    “读书是为了明事道、知礼节,习武是为了强体魄、扶困弱,请问晚辈的回答,老前辈十分满意?”易丹说道。

    “好好好,很好。我就喜欢你这样,明事理知礼节的好孩子,才不像那些调皮捣蛋,不守规矩的人”长孙彦登说道。

    “多谢长孙老前辈夸赞,晚辈受宠若惊了”易丹连连点头。

    “我瞧你的骨骼,应该有二十了吧?但你这发饰没有盘起来,不知可否婚配啦?”长孙彦登问道。

    “回长孙前辈,晚辈的确已虚度二十载。还未曾婚配”易丹恭敬道。

    “不行,为何这般年纪还不与婚配啊?”长孙彦登略带责问的语气问道。

    “多谢老前辈关心,晚辈还有些事情没办妥,愿望没有完成,所以暂时还不想想这些问题”易丹解释。

    “哎,女子书读多了,心就大了,便忘记了相夫教子,三从四德的本性。要我说,女子无才便是德,还是有道理的,生儿育女,多子多福,不应该学武,更不应该出来闯荡江湖…”长孙彦登喃喃自语道。

    易丹听了长孙彦登这话,无言以对。心里颇为难堪,但是又能如何。毕竟在这男尊女卑的世界里,人们都是这样想的。她心里虽有不服,但见这老人家年事已高,并且早已认定了这儒家之理,也就不便再与之争论,尽量顺着他就行了。

    “我们算是有缘,我也很喜欢你。可惜了,你是个女子。若是男儿,我便将这一身的功力都传授予你。也好有人来承继我的衣钵”长孙彦登说道。

    “多谢长孙老前辈抬爱!不过晚辈倒觉得,世间男女都一样,只要有一颗善心,有明辨是非黑白的慧心,即便天地虽大,也能找到心中的方向”易丹说道。

    “恩,你说得好像也有几分道理,道德善心才是第一。哎,不过还是太可惜了…太可惜了…”长孙彦登不住地摇头。

    这时,江素月从怀里摸出那本,被佑铭杜撰过书名的《芙蓉盆栽要诀》递到长孙彦登面前,说道:“师伯公啊,我知道你喜欢种花,这是我找到的一本芙蓉花的栽培要诀,特地拿过来送给你的,你看看喜不喜欢啊?”

    长孙彦登低头看了看,一脸严肃地责问道:“这又是从哪儿来的啊?我可不要那些来历不明的东西”

    “师伯公你放心吧,这是我从大街上买来的,专门孝敬您的”江素月说道。

    长孙彦登慢慢地接过书说道:“那好,既然是光明正大得来,那我就收下了。正好昨日通仙道长,带了一些芙蓉花的种子给我,我也可以好好琢磨琢磨了”

    “谢谢师伯公了,这下你就不会觉得无聊了”江素月高兴地说着,而那长孙彦登邹了邹眉头说道:“女孩子家,别大呼小叫的,你都老大不小了,赶紧找个如意郎君成婚成家了,别再这样嘻嘻哈哈的了,否则以后不准来我这麓雅居了”

    “是,师伯公”江素月低着头,耸耸肩说道。

    长孙彦登将书放到一边,对三人说道:“哦对了,时辰不早了,我这里没有地方住,你们早点回去吧,不然要走夜路了”

    “好的,师伯公,那我们这就走了”江素月微笑着说道。

    “哦对了,我听翁大江说,你们喜欢偷摘人家果子,有没有这回事?”长孙彦登问道。

    “这,不是…我…”江素月尴尬得不知如何是好。

    “做人做事,千万要走正道,以后不准再去偷摘人家果子,听见了吗?”长孙彦登说道。

    “知道啦师伯公”说罢,江素月伸出舌头做了个鬼脸。

    “好啦,你们都走吧,我要好好琢磨一下这芙蓉花了”长孙彦登说道。

    “那晚辈就告辞了,请长孙老前辈多多保重!”易丹恭恭敬敬地说道。

    三人告别长孙彦登后,从岳麓山下来。佑铭实在是忍不住了,便开口向江素月问道:“素月jiejie,为何你师伯公,特别计较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啊?锱铢必较,太古怪了”

    “我也不知道,不过听我师父说,师伯公就是因为看不惯别人的各种小缺点,才搬来这岳麓山,不与俗世的人往来。他种花、练功、画画、著书,还抱着那本功过格,记录自己的言行得失,对自己的要求也像圣人一般高。其实我也很少来这里看他,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和翁师伯在一起玩儿,嘿嘿”江素月说道。

    “他好像只相信自己,对别人总是挑剔,对任何人都不放心似的。真是奇怪了,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古怪的人啊?哦,糟糕。我这样算是背后讲人坏话吗?”佑铭瞪大眼说道。

    “哎,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我师伯公就是这样一个人,我已经习惯了”江素月说道。

    这时易丹开口道:“师弟,你还记得读过那管仲、鲍叔牙和齐桓公的故事吗?”

    “记得啊?怎么了师姐?”佑铭问道。

    “鲍叔牙将管仲推荐给了齐桓公小白,齐桓公封管仲做了宰相,管仲助把齐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可管仲弥留之际,齐桓公拉着他的手,问谁能接替他的担子?鲍叔牙行不行?管仲说鲍叔牙不行。齐桓公又问道:鲍叔牙为何不行?当初不就是他把你推荐给寡人的吗?你看他多能辨识人才啊,相信他也一定和你一样,能把齐国治理得很好…”易丹说着。

    “哦,我也想起来了。好像那管仲说:鲍叔牙做不了这宰相,不是因为他没有治国的能力,而是因为他道德过于高尚,恐怕容不下朝堂上的阴谋诡计、尔虞我诈。但治国安天下的人,必须要气量宽大,肚子里能撑船,任何人、任何事,都能容得下才行,对吧师姐?”易丹说道。

    “没错,宰相肚里能撑船就是这么来的。不过有时候锱铢必较的人,并不一定都是道德败坏,恰恰相反,有的人或许正是因为道德太高尚,所以不太能容忍别人小小的过失,变得容易愤怒,容易小气,处处给别人挑毛病。他们做事谨慎负责、亲力亲为,并且不相信别人也能做得好”易丹接话道。

    “师姐,我理解你所说的了。一个道德过于高尚的人,在他心底对别人的要求自然也很高。甚至是不能容忍别人的一些小缺点。可金无赤足、人无完人,这世上有哪有人,会没有一点缺陷呢?就算是圣贤,也还有不完美的地方啊”佑铭说道。

    “不错,道德高尚到了近乎苛责之人,就像长孙老前辈一样,若是没有人能达到他心目中的道德高度,他自然就会感到曲高和寡、知音难觅。只好隐居在这闹市之郊,明着不与世俗人结交,可实质还是暗自盼着有知音来寻。那鲍叔牙道德崇高,但尚且能容管仲的一些小错误。但这长孙老前辈,算是做到了极致了,容不下别人的任何小过失。或许,在长孙老前辈的心里,早就已经建造了一个非常完美的世界。只可惜,在那个世界里,只有他孤独的一个人。真是可敬,又可叹啊”易丹说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