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31章 引火烧身 (第1/2页)
第三十一章引火烧身 这是大喇叭的声音,王老三反应极快,他知道自己的计划奏效了,只是结果过于激烈了。“好汉不吃眼前亏”,他哪是杜长富的对手,看到杜长富那凶神恶煞般的样子,他的心里就怕了,腿也软了,知道今天自己有难了。他撒腿就跑,没跑几步,不知脚底下绊到了什么东西,“扑通”一声,一个狗啃屎,摔出好几米远。这时杜长富挣脱了大喇叭和周涛等人的阻拦,几步追了过来。王老三此时刚爬起半个身子,被杜长富一把把他揪住,抡起拳头还没落下,这时李老汉正赶过来,他一把拉住杜长富的胳膊。 “长富,有话好好说,先别动手!” “李叔,今天我必须教训教训这个王八犊子。” “长富,看叔的面,你先放开他。” “叔,按理说,你的面子我不能不给,但今天侄得罪了。” 杜长富虽然怒火中烧,但此时他还是比较理智的,头脑还没有发昏到对什么都不管不顾的地步。他知道他要达到的目的,他的目的不是把王老三打成什么什么样,他只是为了出口气,只是为了找回自己丢失殆尽的面子,老爷们儿就要有老爷们儿的血性。无论怎么说,这件事都会传遍整个村子,因为大喇叭在江一帆家唱的哪一出已经被一些人听到了一些蛛丝马迹。与其被别人胡乱猜测,不如自己主动把事情澄清,到了这个地步与其藏着掖着,不如自己彻底抖搂开来,也可以证明自己,显得自己问心无愧、磊落与坦荡。再说,王老三也确实不是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对手,打他与其说是英武,不如说是懦弱。真要在拳脚上和王老三认真,也会被一些人耻笑的。但自己这口气不出是不行的,看到王老三的胆怯,听到他的哀求就是自己的目的,如果再给他两巴掌,自己的目的就算达到圆满了。 这时王老三在李老汉身后已经吓得面色惨白,浑身发抖,像一只小鸡一样被杜长富揪着脖领子,完全没有了平时贫嘴时的得意情形,样子很可怜,也很滑稽。 杜长富看到王老三那可怜兮兮的样子,他的目的已达到一大半。这时大喇叭和周涛也追了过来,拦住了杜长富。杜长富虽然仍死死揪住王老三,但也没有机会给对方一击了。其实此时看热闹的人很多,但没有几个人来拉架,不是村里人没有同情心,也不是人们丧失了那种古道热肠的侠气,只是他们想看看王老三挨打时的样子,也想让杜长富惹点事儿,因为今天这两个在村里都不是很有口碑的人,一个是嘴碎,讨人嫌,该打。另一个是心计多,好琢磨别人,也不咋招人待见。因此,他俩打架,那就是相当于狗咬狗,一嘴毛。假如杜长富真的把王老三打重了,村民们是绝对不会以看热闹的心态袖手旁观的。普通百姓的心态大都就是这个样子,农村人更是如此,不是很坏,但有点浓重的私心。他们心里有一杆秤,知道如何权衡,只是这个衡量的标准不是以普世的道德为砝码的,而是有他们自己内心的标准,是在满足自己的私欲和公德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其实村里的当权者高村长也知道了这件事儿,只是他早就躲得远远的了,因为碍于自己身份的缘故,明明想看热闹也看不上。他最恨王老三,王老三要是挨打,那他的心里是最高兴的,因为他早就想找机会教训教训王老三。他也很膈应杜长富,因为这家伙如果不是因为人缘不太好的话,不是因为和大喇叭是两口子的话,论个人能力,这家伙完全是当村长的料。自己倒不是担心杜长富有夺取村长宝座的野心,因为村子要动迁了,以后也就没有村长了。只是自家晚辈中没有一个如此有心计、有魄力的,没有一个能够和杜长富比上下、论高低的。村民打架,自己当村长的,不管不好,所以莫不如脚下抹油,溜之大吉。爱谁打谁就打谁,爱打啥样就打啥样,人脑袋打成狗脑袋,跟自己也没有一毛钱的关系,自己装作不知道,没有任何责任。因此他悄悄躲回了自己家,刚进屋他就兴奋地对老伴说。 “老婆子,杜长富去找王老三打架了,你去看看,回来给我讲讲!” “因为啥呀?” “不知道,你去探听探听不就知道了吗!” 他老伴儿也是个好事儿的人,她知道老头子的心思,也不多说啥了,趿拉上鞋就去看热闹了。 这时看热闹的人更多了,因为人多,嘈杂声也就更大了,也有因为王老三的狼狈样而起哄的,也有因为杜长富无法动手儿跟着焦急地,也有富有同情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