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目莲僧救母 (第2/2页)
清伸手执意要把念珠摘下来。 “哎呦!好痛啊,昙清!快来!”昙静突然叫道。 昙清只好放弃摘念珠,忙向昙静跑过去:“师姐,你怎么样?哪里不舒服?” 昙静一边咳嗽着一边朝念珠的方向看了一眼,见我还挂在昙清的脖子上,好像瞬间身子轻松了许多:“没事了,现在好多了。昙清,快给我剥些野果子吃,我现在又渴又饿……” “是,师姐。”昙清忙跑到刚才的地方,从地上把果子都捡起来,回到昙静旁边,仔细地剥着果皮。 唐探蝶现在又回到了篝火边去处理那只兔子。昙静吃了两个果子之后,朝唐探蝶问:“对了,还有一件事想请教唐姑娘。” 唐探蝶放下兔子:“小师傅有什么话请讲。” 昙静问:“刚才唐姑娘已经讲了这色……这位沈公子的来历。只是贫尼还有一事不明,那就是那群黑衣人为何要来争夺沈公子呢?住持在给我们的信上说沈公子的魂魄关系到天下的安危,这又是怎么回事?” 昙清最后补了一句:“天亮前天上出现的那两只大红眼睛是怎么回事?” 昙静不解:“什么大红眼睛?” 昙清解释说:“那个时候师姐你晕过去了,天上出现了一对巨大的红眼睛。” 昙静疑惑地看了看昙清,对唐探蝶说:“哦?还有这等事?不知唐姑娘能否解答我们的这些疑问?” 说句实话,这些问题也是我想知道的。我虽然已经回复了记忆,想起了自己以前和唐探蝶之间发生的事。可却完全不知道那群黑衣人为什么要来捉我,更是不懂自己怎么会关系到天下的安危。 唐探蝶索性把兔子扔到一旁不理了,坐在篝火边拨弄着火说:“这个,说来话就长了。不知道二位有没有看过一出戏?” 昙静、昙清一起摇摇头:“我们自幼在莲若庵出家,不曾看过戏。” 唐探蝶说:“这也是应该的,我本来不该问这么失礼的问题,只是要说到那群黑衣人为何要争夺寻秋的魂魄,和一出戏有关。”
昙清眼睛瞪得圆圆的:“和一出戏有关?” 唐探蝶点点头:“对,那出戏叫《目莲僧救母》……” 目莲僧救母!听到这几个字,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唐探蝶带着娇媚的笑容坐在我怀里,和我一起为戏台上的演员叫好的画面。原来我以前脑子里出现过这出戏的名字,不是因为我是一个唱戏的,而是因为我曾经和唐探蝶一起看过这出戏…… 昙静说道:“我们虽不曾看过这出戏,可这目莲僧救母的故事,本是出自《佛说盂兰盆经》里面的,我们年纪尚浅,所读透的经文不多,《佛说盂兰盆经》我参悟不深,但这个故事我却还是知道的。可我却看不出这个故事与沈公子的魂魄有何关联?” 唐探蝶认真地说:“那是因为佛经中本来的故事,和戏台上的故事虽然都叫做目莲僧救母,但内容却相去甚远。” “哦?请唐姑娘费心详细解释一番。”昙静说。 唐探蝶朝我的方向看了看,似乎在观察我听到目莲僧救母这出戏之后的反映,我赶忙装作和昙清一样懵懂的样子,唐探蝶笑了笑,继续说:“佛经中原来的故事,我就不复述了,二位小师傅早已知晓。我只说那戏台上的故事:目莲僧的母亲因对神仙不敬,被阎王抓到了地狱去,目莲僧为了救出母亲也下到地狱,最终目莲僧成功的救走了自己的母亲,却也无意间放跑了本来关在地府内的百万恶鬼。那些恶鬼从地府中逃出,投胎到人间作恶。由于出逃的恶鬼数量太多,阎王的人手根本不够回收,于是阎王便请地藏王菩萨的坐骑地听转世。地听投胎到人间之后化身为黄巢,黄巢天资聪颖、文武双全,只是面貌奇丑无比。大比之时,黄巢获得了文武双状元,可皇帝一见这位双状元面貌丑陋,嫌弃他有辱国体,便取消了他的状元,而且把他发配到边疆。黄巢心中愤恨,认为这个皇帝实在昏庸透顶、无可救药,便组织起义军揭竿而起,造反朝廷。起义军与官军展开了一场血战,在这场战争中被杀死的人,就是当年目莲僧放跑的百万恶鬼。” 昙静听完唐探蝶的讲述,依然不解:“哦?这便是戏台上目莲僧救母的故事?可这又和沈公子的魂魄有什么关系呢?” 唐探蝶眼睛盯着篝火停顿了一会儿说道:“那群黑衣人,就是现在正在北方起义的反军。” 昙清眉头紧锁,似乎在努力消化着这句话的信息。昙静却已经面露惊色:“你是说……那群反军想要……” “没错,他们想要借阴兵!”唐探蝶一字一顿地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