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爵本纪之温情江湖_第104节 沧桑之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4节 沧桑之岛 (第1/2页)

    白色的小船在蓝天碧海之间行进。

    远远的海面上,一条轮廓逐渐清晰。朦胧的、浅绿的,蜿蜒于海面之上的山脊越来越清晰,远看像一条游龙正浮游于海中。越接近,那些山的颜色就越苍翠饱满,越显得生机勃勃。

    再接近,便可见这蜿蜒的山脊正中,一道白线将之分为东西两面。当然,那其实并不是一道白线,而是龙月岛人最骄傲也最喜爱的的白津。

    白津一直以来就被奉为龙月岛的神迹,它雄壮而美丽,全由白石铺成。它起始于龙月岛正中央的天断山顶的玉龙广场,沿着山坡铺成下山的白色石阶,一路穿山过河,经过山下的绿色平原地带,最后延伸出海滩,向海面又延伸了三里多,因此又被称十里白津。

    白津将这个狭长的新月型海岛从中央细细地划分为了东岛和西岛。在地面上它只是一段由白石铺成的路,除了平坦,并无什么突出的特色,称得上美丽的是它在海中的那一部分,秀丽多姿,清雅无比。

    白津延伸入海的部分修长笔直,宽度够两辆马车并行,两边有廊柱,搭建了七彩遮阳顶。入海一里之外开始向两侧分修出许多十丈长的小型泊船码头,俯看下去,白津和小码头连在一起,就像一棵白色的棕榈树。平日里渔民们将自己的船都拴在这里,余下的路程则通过白津步行回家。

    白津的最末端,则必须用震撼来形容:一座白色圆形石塔高高耸起,二十余丈高,坚固而雄伟,顶端是一个圆形小室,这里既是灯塔,又是瞭望塔。每夜,那塔顶都会燃起通明大火,有人彻夜看护,为的是让夜渔的人们能随时看到渡口的位置,免得迷失方向。说到白津的宏伟壮丽,多半是源于此塔,这么高的灯塔在当时也是绝无仅有的一座。

    更为难得的是,白津的建立并非是先皇的旨意。

    当年龙月附近海面离岛五里水域内洋流复杂,风浪不平,时常有渔民夜间出海时迷航遇难。段延俊在此修建行宫,见此情景总是于心不忍,他和同来建行宫的好友便节衣缩食,从自己俸禄中省出钱来建一座灯塔,岛民们也自愿来帮助修建,克服重得困难,五年方才建成。

    从此以后,龙月岛的人都有了回家的方向,白津也成了欢迎子民回家时的第一道门,它像是母亲一般向众子民永远敞开着胸怀,目送着他们出去,又迎接他们平安回来。

    因此,龙月人对于白津的这一种情感,外人难以理解。

    总之,段延俊在这个岛上倾注了多少心血,白津还只是其中可见的那一部分。也因如此,他在这里深受人们的爱戴。

    现在,那白色的巨塔还岿然立于海浪之中,洁白一如往昔,静静地仍在等待它的子民们平安归来。

    当船越走越近时,段延俊和妻女忍不住来到船头,一家人仰头看着灯塔,心中万般激动,碍于有朝廷官兵在此,他们无法开口讲出此刻心中的激动,只是互相默默地握着手。

    “回来了!”段延俊在心中说道,他伸手轻轻揽住了妻女,三个人都没有说话,喜悦激动之情却溢于眼中。

    少顷,船靠了码头,一行人沿着白津向岛上步行前进。此时已近中午,头顶骄阳如火,白津已没有行人,相反每隔十丈便有一处帐篷,下面坐着两个士兵,个个手执兵刃,对于经过的人都报以不友好的逼视。

    段延俊在想:看来这么多年来,这里一直被朝廷严加看管起来了!幸好这些年轻的官兵只知镇南王早已死了,并不认得他,又有族长霞光大人从中协助,不然自己今天真是插翅也难飞得进来。

    果然,接近陆地的地方,白津上新修了一座小小的石头城楼,城楼修得丑陋粗糙,就像一堆巨大的烂泥堆在了美丽的白津之上!那城头上还挂着一面猛虎旗,旗上的猛虎在风中摇摆,呲牙咧嘴,甚是凶恶!城墙上站着两排士兵,各自手持长枪和弓箭,见有人来,全部都是蓄势待发。城墙下的拱门极小,仅余三人并排通过。

    段延俊不由得心想:原本修这白津便是要方便大家自由通行,现在却弄了这么个东西在这里阻人进出,实在是令人心中生堵!

    他们通过小门来到城墙内,这里有一通行的房子,设了一道小门作为通道,通道前站着两名兵刃出鞘的士兵。一名将军装束、身形高壮的青年正趾高气场地坐在一旁,轻蔑地看着刚刚走进来的几人。

    随段延俊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