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一章 天降横财 (第1/2页)
唐方因为不愿意成为真正的儒家子弟,出列先去找自己的宿舍了。 中途他遇到了急急忙忙追来的相振宇,他是道家弟子,已将所有的信仰都供给给了三清祖师,即使是羡慕岳麓书院的士子,但在最后依旧坚持了自己的信念! 被仆役待到学子宿舍的的一个角落,这里虽然偏僻了一点,但环境还不错。围墙后面,就是山林。 五六米高的围墙看起来能拦下大部分的学子,但对唐方来说,一点问题也没有。在这里的一切尽快安顿好,他要去寻找陆小凤帮他了。 待到午时,一切都被安置妥当,包拯他们这才陆陆续续的赶过来。唐方是最后一号,大家被安排的宿舍也都不尽相同,距离有别。但黄越等人主动与其他学子更换了学舍,又与学监进行协商,这才全部被换了过来。 都是在周围一带,大家走几步路就到了,彼此间的往来,也不会显得有什么麻烦。 值得一提的是,包拯与唐方分到了一间宿舍之中。两人一间是这里的规矩,意味着同窗之间要互相促进,相互砥砺学问,勇攀高峰。 出了这么多事,偶尔来上一件不那么令他烦心的。想来也是不错的选择。 见包大人祭拜大典回来后,还背着包袱,唐方不解的问道:“包兄,你这些东西怎么不送给山长和教习呢?” 包拯尴尬的笑笑,一边打开包裹检查,一边说道:“刚才大家去祭拜孔庙诸圣贤之后,就一直是集会行动,我碍于避讳,也不敢当着那么多人的面送给各位宗师!” “咦,我包里怎么会多出两百两银子,怪不得刚才将将包袱背回来的时候重了怎么多。” “真的?” 唐方被他的话吸引住,探过头向他包袱里看去。 果然这一见之下,确实是有两锭尚好的雪花纹银,而且是那种官银,很少在市场上流通,十足的成色,足足的两百两。 唐方疑惑的问道:“包兄,这难道不是你娘给你带来的吗?” 包拯摇摇头,很是肯定的问道:“我虽是官宦家庭,但已经是家道中落,此次外出求学,已经是用掉了不少钱财。家中上不富裕,有何来的两百两银子作为游资呢?” “而且这是尚好的官银,全无破损用过的痕迹,应该是新铸的,我父亲就算是在衙门里还有些情面,也搞不来这样的上好官银。” 唐方脸色一沉,问他大概是什么时候感觉到这包袱里有银子的? 包拯回忆了一会儿,想道:“好像是祭拜孔庙之后,当时出门时人有些拥挤,应该是谁得银子不小心挤到我包袱里来的。” “你从进书院到现在就没放下过包袱?” 唐方吃惊的问他,眼里仿佛看到了一个异类。 “这有什么问题吗?”包拯挠挠头,其实自己也有些不好意思道,“这毕竟是家母的一片心意,我不忍让她的心血付诸东流,不拿在身边,我不安心!” “你还真是天真啊!” 唐方的嘴角微微抽搐着。 包拯不解,还以为唐方是在夸他,羞涩的问道:“那接下来如何,是等着这两锭银子的主人找来还他,还是直接拿给学监。” 你真以为我是在夸你啊,我……我……特么是在表扬你。 唐方无欲望青天,真不知道现在的包拯后来怎么能成为比贪官更jianian的官。 后来他得罪权贵,自己却能悠闲地安养天年。真不知道为什么被针对了那么多次都没死,这可不仅是因为他那能洞察事物本质的天赋吧? 但说到现在,却是毫无江湖磨练,以后的日子大概很不好过。 唐方拿起了两锭官银,仔细的捏了一下手感。 比较软,还好这两锭官银纯度够高,没有多少其他的金属在里面。 唐方从自己身上掏出今早剩下的三十五两,又转身问包拯道:“包兄弟,你如今身上带着多少银两?” 包拯愣了一下,东掏西摸,勉强凑出十五两的样子。 “唐兄弟,为兄现在身上的银两不多,但你尽管拿去用。”包拯带着诚恳的语气说道,“可你千万不要打这二百两银子的注意,不义之财,君子不取。” 喂喂喂,你想到哪里去了。 唐方无语的看着包拯——小爷自己都还没有七十多万两没花出去,这两百两可能是毁名声的钱我怎会打主意。 包拯还没有以后的能力,但冲他这态度,这朋友在唐方心中也算是可以抛头颅洒热血的。 这大概是包大人最后的一点游资了吧?虽然入了这岳麓书院,吃住包管,但要是手上一点钱也没有,也是寸步难行的。 唐方十分感动,能将自己所有都用来帮助别人的,这才是朋友。 “包兄放心,这点钱我还看不起的。” 说着,他接过包拯的十五两银子,放在桌上。 然后,他拿起一锭一百两的官银,双手用力。 就像是在捏泥团一样,难以想象一百两的白银是何其坚固,但被唐方如此一撇,这官银就被一分为二。 “这是假的?” 包拯眼睛睁得老大,这官银刚才自己拿在手中时,却实是十足的白银。但为何现在在唐方手里,就像假的一样呢? 唐方微微一笑道:“真的!” 说着,将手中的一半掷给了包拯。 包拯接过,有力的捏了捏,还放在牙齿边上咬了一下。 只感觉他手中的银子依旧那么坚硬,但刚才仅仅被唐方是一撇,就见它一分为二,而且一边都是五十两,不都不少刚刚好。 什么锋利的武器都没用过啊,这白银怎么会在唐方手里显得如此脆弱? 他不解的看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