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九章 明信见心 (第1/2页)
吃过早饭,唐方与包拯有说有笑的向明信广场走去。 悠悠的钟声又敲了十二下,表示集合的时间到了,这时候无论是在干什么,都要立刻去集合,不然会被记录到违规之中。 中间遇到了相振宇、赵志鹏与黄越,大家匆匆的打了一声招呼,都向明信广场走去。 本来唐方他们以为,自己这一波是最先到的。 没想到来到明信广场上,几位老先生与教习在这里早已等候,老先生们一个个端坐在椅子上,或手里捧着一盏香茗,闭目养神。 对于老人来说,这本不用这样做的,但现在看到了,唐方也不免有些钦佩。 没有人说话,大家安安静静的站到昨天的位置上,等待几位先生的训示。 明信广场之上,新入学的士子越来越多,渐渐地,五百名士子都聚集在这里了。 “很好,大家都没有迟到,遵守约定,这是品质。” 张方平站了出来,扫视了眼下的五百名学子,郑重的开口道:“今天,是你们入学以来,做出的第一个选择,也是决定以后诸位能在岳麓书院学到什么的选择,大家切记,遵守本心,慎重抉择。” “我现在说明一下……” “还是让我来说吧!” 一旁的一位老先生站起来,不耐烦的开口。 张方平走到一旁恭敬地退下,这样,场面上站的最高的,就是这位老者。 那老者说道:“老夫是‘仁德堂’的院判,今日各位学子考入我岳麓书院,那证明大家都是精英嘛。” “但是,还请诸位选择,自己未来将要走一条什么样的路,选择好了,容易事半功倍!” “说过了!”一旁有位老者出声打断道,“学问一道没有捷径,我们问的,只是让在场的人遵循本心行事。” “好,是我乱语!” 说着,那老先生站到台前,朗声道:“我‘仁德堂’,为入世之道,历年来,多为朝堂输送优秀的人才,当今三家王朝,南唐偏安一隅,不足为凭;大隋磨刀霍霍,穷兵黩武;大宋朝堂之下暗流涌动,贪官不少,但我‘仁德堂’依旧初心为改,一切只为天下,一心皆系与百姓……” “自古以来,被jianian臣陷害的忠良者不在少数,尽管日此,我岳麓书院依旧会为朝廷不断的培养输送人才。古诗有云,‘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益?’如今朝堂状况堪忧,我‘仁德堂’自当明忧安之理,取信义之道,辅佐与当今圣上。” 说着,他扫视台下的五百学子,继续道:“我来问诸位,可否愿意踏上一条辅佐君王,匡扶社稷的艰难道路。” 听到他说完之后,台下不少人都被说的热血沸腾。“学的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自古就是不少青年俊杰的首选。 唐方静静地听着,旁边的包拯差点就攒着拳头表忠心了。 走了上去,将他一把拉住。 说实话,他对三家王朝都没有什么好感,大隋穷兵黩武,杨广一心想要用军事手段消弱世家对于朝堂的影响力,但却忘记了百姓们的疾苦。 大宋君王深的“帝王心术”,能官、贪官、庸臣、jianian臣济济一堂,没有人能打破这其中的平衡,年轻人无法施展心中的报复,只能在案牍之间消磨岁月。 南唐,呵呵,你要是诗词歌赋有上那么一手,那在南唐混个高官绝对不是问题。 都是毛病一堆呢,叫我如何有心思入世,辅佐这些家伙。 接着,又有一名老先生站到台前。 他以无限美好的口吻描绘道:“‘诗酒棋画曲生辉,六艺七弦古意威’秀水名山,竹林环绕,当今天下纷纷扰扰,我等学子不知谁是天命所归,唯有隐于山水之间,修身齐家,静待真命天子的降临。” “学问之道,没有经年的积累,他日要是让你去当一方州牧,能有治下的能力吗?诸位,可否愿意随老夫隐居‘藏诸堂’阅览千宗万卷,静待云淡风轻。” 他的声音淡淡的,也没有之前那位老者说的那么有蛊惑性,但可以说是,这草草几句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