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四章 回馈母校 (第3/3页)
v id='gc2' class='gcontent2'> 欧阳雅兰愣了下,才明白过来卫雄的意思。 后天晚上就是除夕夜。 ‘一起回家吃饭’,就是让她们三人一起倒卫弘道和林雪丽那里吃年夜饭。这让她有些措手不及。 “这样不好吧。” 卫雄拉着欧阳雅兰在沙发坐下:“有什么不好的,你们没有其他亲人,在这个世界上我就是你们最亲的人了。” “而且你说要做我一辈子的秘书。” “所以你也是卫雄的人。” 欧阳雅兰心里甜滋滋的,可一想到要到卫雄家里过年,她就忍不住紧张,就跟要见家长似的。 “就这样定了,到时候跟青姐和晴晴一起回家。” “霸道,人家还没答应呢。” 欧阳雅兰妩媚的白了卫雄一眼。 “嘿嘿,你已经上了贼船了,这可由不得你。”卫雄边笑,边抖了几下眉毛,一副猥琐的模样。 “你笑得好难看哦,不要嘛,人家那里有点难受。” “叩叩叩。” 就在这时响起了一阵敲门声,随后莫妮卡推开门走了进来。 “老板,您下午三点半要参加香港中文大学的捐赠仪式,现在应该启程了,要不然就要迟到了。” 卫雄抬头看了下墙上的时钟。 两点半。 确实该走了。 “啪,起来吧。”在欧阳雅兰越发丰满的臀部上拍了下,站起来接过莫妮卡递过来的外套穿上。 话说在一个月前, 香港中文大学就向卫雄发出了邀请。 邀请他到中文大学演讲,向学弟学妹传授成功经验。但卫雄哪有什么成功经验,纯粹是因为身怀作弊器。 所以都被他婉拒了。 不过他却表示将向香港中文大学捐赠1亿美元。 这是他对母校的回馈。 当然,他这1亿美元的捐赠是有附带要求的,那就是其中至少80%归工程学院,且必须用于科研方面。 这是他在为未来布局。 对此,中文大学方面自然没有意见。 半个小时后,几辆车驶入中文大学,停在了办公大楼前。 “呵呵,卫先生,欢迎欢迎。” 卫雄刚从车上下来,在楼前空地上等候的,一个看起来大约50岁左右的中年人就快步迎了上来。 后面还跟着几个人。 “高校长,抱歉,让您久等了。” 卫雄微笑的和中年人握手。 虽然这个中年人看起来身材略显矮小,面貌也不出众,但卫雄却丝毫不敢托大,不仅因他是中文大学的校长。 更因为他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 高锟,著名华裔物理学家,生于中国上海,祖籍江苏金山,拥有英国、美国国籍并持中国香港居民身份。 是光纤通讯、电机工程方面的权威,华文媒体誉之为‘光纤之父’、普世誉之为‘光纤通讯之父’。 2009年,与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埃尔伍德·史密斯共享诺贝尔物理学奖。 成为继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高行健及钱永健之后,第九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华裔科学家。 对于这样的科学巨匠。 无论你的权势有多大,给予一份尊重都是应该的。 “我们刚下来几分钟,不久等不久等。”高锟笑容满面,心情显然很不错,其实这也难怪。 他是去年10份接任中文大学校长的。 自称为校长的第一天起,他就在想怎么提高中大的实力和影响力。 事实上实力和影响力是相辅相成的。 实力强了,影响力自然就大了。而影响力大了,又可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实力自然也就强了。 于是他向卫雄发出了邀请。 在目前中大众多有所成就的校友中,卫雄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无疑是最高的。 而且卫雄在经济方面取得的成就也是最高的。 若是能加深中大和卫雄的联系,无疑对提高中大的影响力有积极作用。虽然被卫雄婉言谢绝了。 但却获得了意外之喜—— 卫雄将向中大捐赠1亿美元。 想要成为一所在国际上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大学,关键不在于学校规模有多大,而在学术研究实力。 比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斯坦福大学。 这些无一不是学术研究实力强大的学校。 而想提升学术研究实力,杰出的人才固然是首要条件,但充足的科研资金也是必不可少的。 有资金才能购买先进的科研设备。 有资金才能进行持续不断的科学实验,最后得出研究结果。 由此可见资金的重要性。 然而单靠政府拨款是远远不足的,哈佛、斯坦福等大学能有今日的成就,靠得也不是政府的拨款。 更多的是来自社会的捐款。 有毕业的校友,有商人,也有其他社会人士,世界各地任何国家的都有。 中大也接受来自社会的捐款。 包括很大一部分科研资金。 只是从来没有像卫雄一次性捐赠这么多而已。尽管卫雄要求这些捐款的80%归工程学院所有。 但工程学院也正好是最需要资金的学院之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