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五章 实现工业转型 (第3/3页)
='gc2' class='gcontent2'> “呵呵呵……” 伴随着一阵轻笑声,台下放下看去,全是举起的手,主持人扫视了一眼,说道:“第三排的那个女生。” “对就是那个穿蓝色条纹上衣的。” 随着主持人的声音,立刻有工作人员走过去,把话筒递给那个女生。 被点名的女生看起来似乎有点紧张。 或者说是激动,只见她双手握着话筒,说道:“校长好,卫先生好,主持人好,我想请问卫先生,” “我是哲学系的。” “哲学系是出了名的难找工作。” “您能给我一些将来求职方面的建议吗?” “你是今年的毕业生?” “是的。” “其实,哲学系难找工作是个误解,哲学系的学生有语言和文学功底方面的优势,职业选择很多。” “可以做编辑、老师、公司行政,还可以考公职人员。” “那我将来可以进你的公司工作吗?” 卫雄微微一笑。 “当然没问题。” “啪啪啪……” 台下响起了一片掌声,接着一个戴眼镜的男生被主持人点名:“第二排中间,那个穿红色衣服的男生。” “校长好,卫先生好,主持人好。” “我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系的学生,听说卫先生这次捐的1亿美元大部分都将用于工程学院的科研。” “好像是卫先生要求的。” “我想请问卫先生,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要求?” “谢谢。” 看了眼坐下的男生,卫雄微笑的说:“这位同学问得很好,其实这个问题也是我一直想说的。” “在六七十年代。” “香港经济以低技术含量,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制作为主,像大家都熟悉的李超人就是以塑料花起家的。” “进入八十年代后。” “香港经济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金融业、娱乐业、航运、旅游、房地产等等,可谓是百花齐放,在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而传统的轻工业却面临工资上涨、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下降的局面。” “就现在的情况而言。” “香港的人工成本还会继续上升,也就是说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将不再适合香港经济发展的新形势。” “最近我听到了一些声音。” “说是要香港去工业化,意思就是让香港成为一个纯服务型的经济结构。对此我不敢苟同。” “或许依靠金融业、娱乐业、房地产、旅游等产业, “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能让香港在短时间在保持较为快速的经济发展,但这种发展很难持续。” “目前香港与韩国、台湾和新加坡共称为亚洲四小龙。” “在这四个经济体中。” “新加坡和香港是最像的,都是以转口贸易的经济模式起步,目前的经济结构也与香港很像。” “但就地理位置而言。” “新加坡并不比香港逊色,甚至更加优越,这就意味着,未来新加坡将和香港展开激烈的竞争。” “因为一个区域内,不可能拥有两个金融中心。” “另外,我们再看看新加坡的工业。” “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陷入困境时,新加坡政府没有提出去工业化,而是积极发挥地理位置的优势。” “大力发展石油化工业。” “除石油化工业,其他工业类型的发展力度也不小,比如裕廊工业区,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 “这是新加坡最大的工业区。 “里面工业种类很多,包括造船、修船、炼油、钢铁、水泥、化学、汽车装配、电缆和食品等。” “根据新加坡刚刚出-台的经济报告。” “新加坡全国15个工业区,去年对gdp的直接贡献率达31%,雇佣了全国约三分之一的劳动力。” “在这种情况下,香港应该如何在竞争中超过新加坡?” “很简单。” “在大力发展金融业的同时,转变工业类型,而不是去工业化。” 说到这里,卫雄听了下。 台下也在这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卫雄微微一笑,举起手示意了下,台下的掌声立刻停止。 “其实香港也有独有的优势。” “那就是背靠内地这个拥有10亿人口的庞大市场。在现场大部分人眼中,内地是贫穷的代名词。” “但你们别忘了,30年前,香港也很穷。” “现在内地正在进行改革开放。”, “当然,有些人对这项政策的持续性很怀疑,不过我们可以假设它会持续下去,这完全有可能。” “到时候香港将背靠一个庞大的市场。” “而未来,以电子和信息业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将会是科技发展的主流,这些都是技术密集型的产业。” “也是香港工业转型的方向。” “这就是为什么我会要求把大部分捐款用在工程学院的原因,香港这方面的人才实在太匮乏了。” “要想顺利实现工业转型。” “大量相关的人才和技术储备是必不可少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